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道德修养 第10课《陋室铭》练习题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2231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道德修养 第10课《陋室铭》练习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道德修养 第10课《陋室铭》练习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道德修养 第10课《陋室铭》练习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字。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 ( )惟吾德馨( ) (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 )可以调素琴( ) ( ) (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 ( )无案牍之劳形( )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 ( )二、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_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_9、孔子云:“何陋之有?” _三、课文内容理解1.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我的理解: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我的归纳: 3.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我的畅谈: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 5. 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_。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_。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_。运用类比的目的是:_。6.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7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8. 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9.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0. 文章是从_、_、_三方面描写陋室的。11. 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_的节操和_的情趣。12.试简要分析加点字的妙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3.有人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已经告别了居住“陋室”的时代,因此,今天再学习陋室铭,已经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陋室铭中刘禹锡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1. 文眼是“德馨”二字,因为全文是围绕品德问题展开,同时“馨”字统领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2. 通过对环境、交往和情趣的描述来表现“惟吾德馨”,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3. 如:以兴国为己任;诚实守信;谦虚礼让等(言之成理即可)。4.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5. 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6. A 7. C8.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9. D 10、文章是从环境、交往、情趣三方面描写陋室的。11. 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2.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的情态,给人以动感。13.不同意。这种看法太肤浅了,陋室铭一文突出的是室主人志趣高雅,无论是否身居陋室,品德高尚室是永恒的追求,学习陋室铭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此,因此,这篇文章永远都不会过时。14.在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了美好的品行,不能为了利益而做损人利己的坏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比物质更可贵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