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9《谈生命》“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193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9《谈生命》“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9《谈生命》“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9《谈生命》“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9谈生命“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教材分析】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仙逝不久前重新发表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和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宏阔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文字精炼老道。全文是一篇“一段文”一气呵成,但是又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思,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和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重难点突破】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课时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趣导入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出示文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1作家作品(出示投影)冰心(1900xx),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诗人。五四运动爆发时,冰心是预科一年级学生,在奔腾澎湃的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去国等,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1923年,冰心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2写作背景谈生命发表于1947年的京沪周刊第1卷第27期上,京沪周刊是份小而冷僻的综合性刊物。其时作者正值中年。发表后便遗落50多年,任何选本都未曾选入,直至xx年才重新被有识者找出来,如同发现了一颗隔世重见天日的瑰丽明珠。三、积累生字新词1.生字挟卷(xi) 芳馨(xn) 怡悦(y) 云翳(y) 巉岩(chn)羞怯(qi)心魂惊骇(hi)休憩(q)骄奢(sh)枭鸟(xio)荫庇(yn)朔风(shu)丛莽(mng)2.生词一泻千里:指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比喻文笔奔放畅达。枭鸟:猫头鹰之类的鸟。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也用来比喻保护、照顾。芳馨:芳香。骄奢:骄狂专横;巉岩: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参差不齐的岩石海岸,尤指给航行造成威胁的。怡悦:喜悦;高兴。云翳:中医病名。眼球角膜疾病后所遗留的一层薄若云雾状翳障。本文指阴暗的云。心平气和: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休憩:休息。绯红:深红色。卑微:指地位低下而渺小出身卑微的人;衰微。四、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1.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全文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文章思路的起点,为下面行文展开作一铺垫,它独立于文章各层或各段之外,不好与下文联成一段。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应该独立成段,如果细分,这段的最后一句话还可以独立成段,以示这一句话的重要性。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段落特点和作用与第二段是一致的。第四层:最后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感受形象,体悟生命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我们看到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春水和小树它们体现了生命怎样的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思考回答。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明确:1.一江春水东流入海,一棵小树历经春夏秋冬,就如同生命的历程,生命有开始就有终结。2.生命开始是渺小和微弱的,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3.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是任何事物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它的。4.生命历程中,幸福与痛苦顺境和逆境总是相伴相随的。六、课堂小结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2.细读课文,初步分析孔乙己中心思想。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检查作业。1默写有关拼音和词语,指名学生回答词解。2回顾上节课内容,师生共同回顾文章的结构。二、精读课文,发掘课文的审美价值1.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教师总结: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美文。下面我们将从意境、哲理、语言三方面欣赏本文的美。2.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美在形象”赏析:(1)话说“一江春水”多媒体播放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的动感画面,雪山、峭壁、巉岩、平原、斜阳草树、夹岸桃花、激电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画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来,奔流激荡。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结合画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A.请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这个过程的欢乐和痛苦。B.品味相关词句,体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这个秒年时微度的形象。学生自主品评。成果展示:(2)话说“一棵小树”多媒体播放动漫FLASH,显示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长出嫩叶、开出繁花、凤蝶飘翔、小鸟欢唱、浓阴如盖、硕果累累、黄叶翻飞、叶落归根。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A.请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小树的生命历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时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体现特有的平静和温柔。B.品味相关词句,感受一棵小树鲜活的形象。学生自主品评。成果展示:“美在情感”阐释:教师提示: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学生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3.教师总结: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副副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三、品味涵泳,鉴赏语言美感1摘句交流请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归纳:美在灵动、蕴藉。集中表现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层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美在反复。“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庄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对死亡的畏惧、痛苦。语言看似平常,实则蕴涵邈远的情思,意味深长。“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否定生命“轮回”说,理性地对待生命,表现了作者高远的人生情怀。美在诗意。“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一句诗句,“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 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冰心老人诚挚地祝愿,希望我们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真正体验人生的美好。3仿句练习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另写两个句子。学生自由发言。示例:愿你生命中有丰富的色彩,来描绘一副壮丽的画卷。愿你生命中有动人的音符,来谱写一支雄壮的歌曲。愿你生命中有清洌的甘泉,来酿造一杯醉人的琼浆。四、总结全文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给我们至美的艺术享受。【板书设计】谈生命冰心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哲理美(生命生长,流动;感谢快乐、痛苦)语言美(灵动 蕴藉 反复 诗意)【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冰心的一篇哲理性的散文,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告诫人们要积极的、乐观的面对生命。本文无论从语言,还是文章所透露的意义,对学生来讲,都是值得学习的,所以这节课我主要从语言和文章的意义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命像,他经历,他是这样做得。”“我喜欢,(句子或词语)因为它采用了的写法(修辞),表现的感情,我从中领悟到了”这些开发性的问题,和自由式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文章。从授课效果来看,学生比较适应这样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