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导学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102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导学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导学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导学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导学案 鲁教版 【课题】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师寄语】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之灵魂,国家之瑰宝。 【学习目标】1、熟记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2、知道党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重、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导学步骤】 任务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自主探究 1、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 。 2、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 合作交流 1、你还知道哪些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小组内交流) 2、阅读课本P100材料,说一说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 任务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合作交流 1、阅读课本P101材料,讨论后面的问题。 归纳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 ,是中华民族赖以 和 的精神支撑。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恶劣的 ,抵御了 ,延续了伟大的 ;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争取到民族的 和 ,推翻了 ,建立了 ,实现了国家的初步 。 2、结合课本P103图片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为什么还要弘扬民族精神? 归纳 民族精神对内具有 和 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 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 强弱的重要尺度。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强大的 ,保持 精神状态; 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 建设和全面建设 社会;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 ,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 ,增强民族自信心。 【收获平台】依据知识提纲谈收获 1、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民族是 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_,也熔铸了伟大的_。 (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2、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发展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_和_了中华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为核心的_、爱好和平、勤劳勇敢、_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耀中华 1、地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_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 2、作用:民族精神对内具有_ _的作用,对_的功能,高昂的民 (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 祖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_的重要尺度 的精神支撑。 3、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意义: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 _,团结一致,不畏 _的精神状态不断夺 的胜利。 【自主训练】 1、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艰苦奋斗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在xx年的春节联欢会上,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的天衣无缝,美妙绝伦。广大观众都对这个民族特色浓郁、极富传统文化韵味的舞蹈作出了“震撼、感动、流泪”的评价。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 ) 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心肠 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人们对观音菩萨的迷信和崇拜 残疾演员不畏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动人心 A B C D 3、下列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A B C D 4、“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这句话说明( ) A只要人数多,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B只有中国才有民族精神 C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可以一帆风顺的完成任务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5.2008年5月12日14时,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次灾难中,也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这种精神是“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再次集中呈现。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根据胡总书记的讲话,提炼抗震救灾精神则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震救灾的精神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它使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1、面对巨大的灾难,中华民族总是在挫折中奋起,这其中的力量之源是什么? 2、抗震救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学后反思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教师寄语】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之灵魂,国家之瑰宝。 【学习目标】1、知道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现代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 2、明确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重、难点】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导学步骤】 任务一: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自主探究 1、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 、 、 三个方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 ,促进社会主义 建设。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 、 、 和“ ”重要思想为指导。 合作交流 1、阅读课本P105材料,议一议: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2、阅读课本P106材料和图片,讨论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节”说明了什么? 3、我们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任务二:火炬在我们手中 自主探究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 和 教育、 和 教育、 教育、 和 教育。 合作交流阅读课本P107材料,讨论后面的问题。 总结: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以 ,自觉接受 。在各科学习中,结合学科内容理解 的内涵,阅读优秀的 ,从中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其次,积极参加 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第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表现在 中。(说说我们应怎样做?)【收获平台】依据知识提纲谈收获 1、要以马列主义、_ _为指导。 2、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_ 在文化建设中弘扬 _。 和培育民族精神 3、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_。 (从国家的角度) 4、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 高擎民族精神 的火炬 _,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_的内容。 1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_。 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_、革命传统教育、_。 2、_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火炬在我们手中 3、我们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 (从青少年学生的角度) _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_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自主训练】 1、中国与美国首次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于当地时间2005年10月1日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开幕。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展示。这一活动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有利于我们吸收西方的一切文化成果 A B C D 2、2005年10月16日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论坛在临沂市举办,对开展“红色旅游”认识正确的是: 能够提高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水平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能够促进革命老区的环境保护 能够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A B C D 3、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人越来越热衷于“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当:全盘否定 全盘吸收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 B C D 4、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对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建设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建设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只要物质文化和政治文明搞好了,就可以建设好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并不重要 A B C D 5、2008年7月30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之际,下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请你谈谈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后反思 答案1B2D3B4A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