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 第一课《聚焦经济全球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1595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 第一课《聚焦经济全球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 第一课《聚焦经济全球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 第一课《聚焦经济全球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 第一课聚焦经济全球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准5-1 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和进行交往的事例,从多样和快捷的现代传播方式中,领会社会信息化的意义。5-2 举出当今世界各地经济相互依赖的实例,初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要求1.从历史与现实中,感受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体会它们给人类社会与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2.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3.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类面临的问题,说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4.思考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如何兴利除弊,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初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构分析本课围绕经济全球化的方方面面展开论述,层层递进。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天涯若比邻”从交通的便捷、旅游的发展、疾病的救治与工作范围的扩大等方面,描述了“地球村”时代人们的生活图景。在探究活动中安排了由于科技的发达使交通工具有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带来了国际旅行时间大大缩短,使跨国旅游大大便利;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交往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远程手术;以上变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出现了许多世界公民。整个内容都在说明一点就是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交往和联系大大便利了,最终使人们如同生活在一个“村”中,为后面的内容提供了基础。“地球村的生产与消费”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美国棒球手套与通用汽车的生产、安徽农民网上销售、麦当劳的遍及全球为例,概括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即生产经营世界化、经济活动全球化、跨国公司国际化等。该内容是在上一个内容的基础上,对地球村的经济活动进行介绍,主要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等现在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现象。“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从利弊两方面,列举了贫富差距的扩大、疾病的传播与治疗、环境问题的加剧等事例,说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应由人类共同解决。该内容又是在上一个内容的基础上的深化,通过世界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应对和发展的不平衡来说明全球化的利与弊,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观察问题的能力。总的来看,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地球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跨地区的经济活动是“地球村”的突出特点,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与人类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全球问题,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可以说上述三个子目互为因果,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过程与方法1、尝试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提高辨别重大是非的能力。2、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全球化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天涯若比邻”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问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来源于几个同学的议论:(可以由几个同学来分别朗读)小王同学:“你们说现在的世界和古代的世界比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小李同学:“我看是变大了!过去人们生活的世界是那么的狭小,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只是局限在家乡周围,古代希腊人能用上来自欧洲各地的物品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我们现在却能用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你说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变大了吗!”小张同学:“我看是变小了!你看徐霞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几乎用去了他一生,哥伦布航行到美洲也用了两个多月,可是现在你要完成环球旅行也是十分方便的。过去罗马人和中国人虽然生活在一个大陆上,但是他们之间的了解却是很少的,而今天世界各个角落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马上可以知道。你们说世界不是变小了吗?”小刘同学:“地球就那么大,世界怎么会变大变小呢?今天的世界和古代的世界只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世界并没有变啊!”小王同学:“他们每个人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啊,可是究竟谁说的对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助我吗?”学生讨论。教师导语:是的地球本来身并没有变,但是随着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交往大大便利了,人们活动的范围也变大了,这一切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通过学生讨论达成这样的认识,以上几位同学对世界的认识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地球的大小没有变,可是每个地方的人们生活的世界在变大,从家乡、从自己的国家、从自己生活的大洲走向了世界,所以认为世界在变大;人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人们交往的便利,从人们的感觉看世界是变小了。环节二说一说:环球旅行:教师导语:环球旅行,也许是很多人的梦想,春秋时期有孔子周游列国,可是他周游的范围没有超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郑和的庞大船队也只有到达非洲东海岸,新航路开辟以后,不断有人尝试做环球旅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的。出示表格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完成表格的内容,可以不准确。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表格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介绍。) 交通工具 花费时间新航路开辟前: 不可能(地理知识和交通工具的局限)新航路开辟时期帆船1519年9月20日到1522年9月7月工业革命后 火车、汽船等 80天现在 飞机 67小时飞行3.7万公里地球周长40076公里最快的飞机十倍音速,一般客机一倍音速。(音速 千米/小时)要求学生说说新航路开辟时期的麦哲伦、工业革命时期的“80天环游地球”的故事,出示美国百万富翁独自驾驶飞机做不间断环球飞行的资料。(或者播放电影资料)问题:是什么因素使人们环球航行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要求学生,说一说)教师导语:科技发展带来的交通的便利使环球航行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少数人从事的探险活动变成了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事。由此也带动了跨国旅游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的跨国旅游发展的统计图:你认为旅游业的发展除了交通便利外还有什么原因?其实现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决不只是交通的便利,还有通讯方式的变革等等。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不同历史时期(古代、近代、现代)人们通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并通过小组合作列出相应的表格。通过不同时代的环球航行(旅行)的时间的比较和交通工具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对世界的影响。环节三探究活动:科技改变了交通和通讯方式,它们到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一起来找一找、说一说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产生的影响(或者现在新出现的全新的交往方式)。(小组合作完成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要求有观点和具体的事例(可以利用书本中的三段材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面”的救治、“四海为家”的居民)。小组学习报告的题目是:便利的交通(或通讯)让我们的生活 。) 班级交流。教师总结。洲际旅行、全球化的生活、可视电话、网络购物、无纸贸易、电视会议、居家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知识点播,这一切已经都不再是人们的梦想,它们正实实在在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地球村”这个我们共同家园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我们该如何与生活在这个“村”中的人们相处呢?这是我们后面需要大家来探讨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对课本中的专题探究的材料进行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学目标的认识第二课时“地球村”的生产和消费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出示一种商品的图片(最好是当地生产的,或者是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世界名牌如耐克等),你知道它是哪里生产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该产品的各个部分或各个生产阶段的生产地。问题:如果这一产品遭到抵制那结果会怎么样呢(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学生讨论。(联系前段时间在网上盛行的“抵制日货”的说法,认识到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产品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企业完成的了,世界的经济越来越多的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在抵制某一他国生产的产品的时候,也许同时也抵制了我们自己的某些产品。)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件入手,充分利用学生课程资源,便于学生理解一些与他们生活距离比较远的问题。环节二无处不在的跨国公司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接触到哪些跨国公司?他们为什么被称为“跨国公司”?阅读书本P146“国籍”模糊的通用汽车、全球跨国公司数量以及投资额(图)讨论: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你是一个消费者、企业的员工、企业的管理者、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你会如何看待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如果你是一个旅行者,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愿意看到你熟悉的情景、吃到你熟悉的食品还是愿意看到新鲜的事物,品尝到新的口味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麦当劳等全球性食品企业。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切入跨国公司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同时从不同人的立场来看跨国公司,有利于对这种经济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环节三网络时代的商人:出示链接的“阿里巴巴”网站,播放“阿里巴巴”网站的广告和介绍材料,共同探讨网络贸易以及网络在经济交往中的作用。介绍我国关于电子签名的相关规定,认识网络经济的普及。如果你有一些商品需要出卖,或想购买一些在本地不容易买到的商品时你会怎么做?你认为网络给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什么深刻的影响?(会带来什么好处?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风险?)网络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通过对网络贸易的了解,使学生加深对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第三课时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京都议定书的资料,并且完成自己学习课件,内容涉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上不能做到积极合作?。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出示图片和说明:WTO部长会议讨论世界经济一体化,场外大量的抗议人群反对经济的全球化。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政府部门的意见与人民群众如此大的反差?创设情景,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大家都赞成的,也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利的,它是一种经济现象。环节二我们如何面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出示材料:材料一:xx年,世界上三位最大的亿万富翁的资产超过了最不发达国家六亿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说三个人的财富等于六亿人的GDP。材料二:有人说:“在经济全球化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 材料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1994年的62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在1992年36个,1997年为42个,xx年上升为48个。上述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讨论完成后,出示材料:材料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贫困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只有发达国家援助达到xx年的两倍,到xx年,贫困人口才会减少一半。 材料二:早在1970年,联合国就要求发达国家官方外援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但作为世界首富的美国,每年外援只有100亿美元,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0.1%;发达国家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54万美元,而政府外援每年人均仅 64美元,可谓微不足道。材料三:全世界都在反思贫困与恐怖、贩毒等恶性犯罪之间的联系,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转而比较积极地参与和支持解决贫困问题。问题:你认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是什么? 上述材料中为什么要求发达国家帮助解决贫困问题?了解当今世界的贫富分化,理解造成世界贫富分化的原因。理解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帮助发展中国家。环节三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前我们的选择:“SARS”和全球变暖利用学生都经历过SARS的情况,并阅读课本材料讨论:为什么SARS会迅速的传播开?迅速得到控制又说明了什么?总结:人类在面临疾病的传播时,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努力,疫情就能及时的控制,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人类都能够这样做的。出示材料:材料1:气候变暖首先导致非洲气候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在南部非洲,莫桑比克、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和马拉维近年来的降雨量接连创历史新高,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甚至还遭受了罕见的热带旋风袭击,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而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却常年干旱少雨,许多珍稀植被濒临灭绝。撒哈拉沙漠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北非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趋势日益加剧。材料2:印度往南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包括1200多个小岛,这些岛屿只高出海平面一点点。海水的细微升降对于它们来说都是大问题。在接受电话访问时,哈利勒说道:这是关系着我们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他还说,一旦海平面升高,将有26.9万人将被迫迁离祖国。马尔代夫80%的地区只高出海平面1米,岛上的最高点也只高出海平面3米。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主要工业国废气的排放量,避免全球环境变得更糟。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我们共同来探讨几个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上不能做到积极合作?学生将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交流。总结。通过比较来说明由于各国的利益不同,在不同问题上为了自己的利益,各个国家并不能很好的协调一致,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挑战。同时这个内容资料相对比较丰富,也比较容易让学生找到,因此通过学生事先的学习活更有利与理解,课堂的讨论也比较有实际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