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9621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2、 理解本文提出的“取信于民”的主张。能力目标:掌握字词句的解释。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字词和句子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提出的“取信于民”的主张。教学方法讲读、讨论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一、课前预习:1、背诵课文第一段,并会默写。 2、尝试翻译课文第1段内容。(上课抽背)3、预习时发现的问题。_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1、指名读2、3段课文。2、掌握这两段中的重点字词含义。鼓之( ) 败绩( ) 驰之 ( ) 其辙( )登轼( ) 遂逐( ) 既克 ( ) 其故( )夫战( ) 作气( ) 再而衰( ) 彼竭( )我盈( ) 难测( ) 伏焉 ( ) 旗靡( )3、重点句子翻译: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既克,公问其故。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理解研读、鲁军在什么时候击鼓迎战?为什么? 、鲁军在什么时候追击齐师?为什么? 、齐读全文思考:你认为鲁庄公和曹刿各是什么样的人?在文中找出依据。 鲁国为什么能做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类似的战例?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二)课堂精练: 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子鱼论战(节选),完成1216题。(共13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曰:“可矣。”遂逐齐师。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注释】既:尽。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重(chng):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勍(qng)敌:强敌。 胡耉(gu):很老的人。 儳(ch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专也( ) (2)忠之属也( ) (3)遂逐齐师( ) (4)阻而鼓之( )2翻译下面句子。(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答: 4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三、课后巩固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邪(y):同“耶”。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神弗福也_ (2)彼竭我盈 _(3)明帝问何以致泣_ (4)元帝异之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3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4甲乙两文都主要以 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四、课后反思 批注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