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案27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9346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案27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案27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案27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案27 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一些词的古今义差异。2、了解曹刿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所表现的军事才能。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左传,学习课文第一节教学过程:一 作品的概况和时代背景: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二、 课文诵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明学生朗读,师注意学生朗读的节奏和字音,正音、正字三、学习第一节1、重点字词:师,军队。伐,公开出军进攻。请见:请求(庄公)接见。臣下拜见君王称为“见”,如朝见、陛见。肉食,以肉为食。这是当时的习惯用语,并没有对立或不友善的含义。间,间隙、夹缝,引申为“插到中间去”,课文中就是参与其间的意思。鄙,鄙陋,固陋不通;也作谦词,如自称鄙人。乃入见,于是入(朝)拜见(庄公)。小惠未徧,庄公分衣食,得恩惠的只是他左右亲近的,所以这样说。牺牲玉帛,都是祭品。现在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个意义是传统的用法,现在仍然使用,而作为“祭品”的意义则消失了。信,信实、诚实,指祝辞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忠,不仅指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更有尽己之心的意思。专,不能直释为占,原意是独享、专有。可以,可以用来。孚,为人所信服,所以说是大信。狱,案件。虽,即使。情,指合乎实际,合乎道理,不致枉屈。“忠之属也”这句承上文意思,“必以情”,就是想要利于民,能尽自己的心,忠于本职。2、分析这一部分(1)写曹刿与乡人问答,反映了曹刿什么性格特点?能认识到“肉食者”的鄙陋,表现了他的“远谋”。主动关心国事,具有爱国精神。(2)鲁庄公认为战争的条件有哪些?曹刿提出怎样的见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身边的近臣和神灵的保佑之上。可见他政治上昏庸无能。“鄙”。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谋,认识到要想取胜必须取信于民。(3)“战则请从”为下文张本。四、作业:背诵第一小节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3、4段,总结课文。教学步骤:一、 复习第一小节二、 学习第二、三小节1、 重点字词败绩,左传有一套习惯用语,大崩溃叫做败绩。驰之,驰车追赶齐师,之,指代齐师。“公将鼓之。”之,助词,无义。 再,两次、第二次视其辙,他们的,盈,2、 分析(1)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鲁庄公、曹刿各有怎样的表现?鲁庄公:“鼓之”“驰之”,动作描写曹刿:“未可”“可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语言、动作描写(2) 由“既克”,可以知道曹刿所采取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这样做?(3) 第三节曹刿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不能放在第二节,曹刿作战时呢?这是在战场上,战事紧张,不可能解释。同时也给文章造成了悬念。(4) 有曹刿、鲁庄公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鲁庄公:急躁冒进,不懂得战争中要考察敌情,驽钝、浮躁。“鄙陋” “既克,公问其故”更突出表现了鲁庄公军事上的无知,表现了他的“鄙陋”。曹刿:“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他懂得作战要抓住有利战机,战争中要注意敌方的意图,要考察敌情。充分表现了他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表现了他的“远谋”。三、 小结全文:1、 材料安排详略得当。作者把曹刿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的掌握战机、详察敌情以及战后论述战争原理,都写得比较详细。其余于表现曹刿的“远谋”无关的是如战争的规模、战斗的情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见、从战、克敌等,也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剪裁,对再现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2、 人物形象鲜明,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战前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身边的近臣和神灵的保佑之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战中急切求战,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曹刿:战前主动关心国事,具有爱国精神,认识到要想取胜必须取信于民,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谋。战争过程中,“未可”“可矣”他胸有成竹,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他懂得作战要抓住有利战机,战争中要注意敌方的意图,要考察敌情。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3、 文章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以曹刿与“相认”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保卫祖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沉着。4、语言十分精练。5、文章的线索:长勺之战的经过或曹刿的活动。6、本课的字词:(1)古今异义的词 师、间、鄙、牺牲、狱、可以、请、再 (2)词类变化 福、鼓7、成语: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彼竭我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