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6《勇气》教学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611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6《勇气》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6《勇气》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6《勇气》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6勇气教学案 语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把握文章段落结构。过程与方法1、理清情节结构,理解勇气内涵。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语言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气意识【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段落结构2、如何培养勇气意识【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是勇气?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最值得欣赏和佩服的勇气? 同学们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想一想,有没有一件表现你非常勇敢的事情?然后给大家讲讲你那次勇敢的经历! 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老师小结:从刚才几位同学的讲述中,我认为他们确实是勇敢的,他们有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他们是有勇气的。不过,勇气的内涵远不止这些。那么,什么是勇气呢? 见义勇为是勇气,敢说真话是勇气,大胆创新是勇气,不畏强暴是勇气,敢于批评别人是勇气,敢于解剖自己更是勇气。在战场上为正义而战,浴血奋斗,流血牺牲是战士的勇气;为了人类的解放,为了自由、平等、光明、幸福的未来,不怕一切困难和危险更是一种勇气,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勇气。 今天我们就从美国作者狄斯尼的小说勇气这篇课文,来感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一位普通战士和一位普通妇女表现出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勇气。 板书:勇气 C.D.狄斯尼 二、走进作者: 狄斯尼,美国作家。狄斯尼 - 主题思想勇气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颂为和平,为正义而努力的人们的勇气和信仰。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珍惜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应是人类的共同职责。三、预习检测: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拘谨(jn);颀(q)长 ;熹(x)微 ;悉(x)意; 寥寥(lio)可数;绶(shu)带;怯(qi)生生; 着(zhu)陆;门闩(shun);呜咽(y)。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拘谨:(言语、行动)过于谨慎,拘束。 颀长:身材高。 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孔:很) 熹微:日光微明。 悉意:全心全意。 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段落结构。 勇气这篇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文章层次该如何划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老师小结: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开头第1自然段):偶遇美国伞兵,引出故事。(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 2至 18自然段):通过美国伞兵两次被救的故事,表现“两种勇气”。(讲述勇气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9至22自然段):通过“将军”对法国妇女的赞扬,揭示主题。(讲述“我”的感受。) 第一部分是引子,是文章的开头;第二部分是故事,是文章的主体;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是升华主题的部分。 五、合作探究:1、第一段写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对一次军人午餐会的叙述,由一位伞兵引出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从结构层次上来说,它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2、文中的重点人物有几个? 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有两个,即美国伞兵和法国妇女。 3、美国伞兵讲的故事从课文的哪一段开始到哪一段结束? 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到倒数第五自然段结束。 4、说一说,故事是怎样开头、发展、结束的? 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 开头:二战时,盟军进攻法国前期24小时在诺曼底地区空投伞兵,美国年轻伞兵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敌占区着陆。其中一美国伞兵空投地点错误,误入敌人控制区。 发展(情节发展采用了波浪式结构):这个美国伞兵遇到德国军队的追捕躲入一法国农家中,这个法国妇女救了他,但被德军发现搜出,法国妇女的丈夫被德军打死。这个美国伞兵在狱中侥幸逃脱,他跑进了树林里,德军继续追捕他,当时的情况又迫使他逃回到这个法国妇女的房子,这个法国妇女再次掩护了他。 结束:这个美国伞兵获救。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 5、小说的情节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读完第二部份后,同学们认为哪一段情节是本文的高潮部分?并简述你们的理由。 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这位美国士兵重返农家小舍求援,而这位刚刚因这位士兵的到来而失去了丈夫的法国妇女毫不犹豫地再次收留了他,这一情节是本文的高潮,这是最紧张的时候,是最意想不到的举动,是最能表现他们勇气的情节。 6、法国妇女的信仰是什么?(老师提示,在战争时代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 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老师小结:法国妇女的信仰是和平。 7、当美国伞兵第二次回到农家门前时,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个刚刚失去丈夫的法国妇女再次收留了他?她的勇气来自哪里?她前后两次回答说:“哦,当然啦。”这两个“当然”中所包含的意义是否一样?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 法国妇女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对和平的渴望与信仰,正是这种信仰,使她在刚刚因收留这位美国伞兵而失去丈夫后的惨烈环境中仍然保持着镇定与善良毫不犹豫地再次收留了他。 法国妇女的勇气来自她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坚强意志而迸发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和平是人类的一大主题,维护和平是人类的美好品质,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这位法国妇女的“反常行为”,才能领会她所表现出的勇气。 两个“当然”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第二个“当然”包含着更大的勇气,更加体现出人物的强大精神力量。 8、课文的第三部分(最后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 课文的第三部分(最后四段)写作者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9、文章标题叫做勇气,作者在本文中也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伞兵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两位主角的勇气各是怎样的?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这一重点和难点)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 我们先来回答两位主角的勇气。 美国伞兵的拼命勇气。 美国伞兵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重返这个最危险的地方,是因为他理解法国人民的信仰,他是智慧的,他懂得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他的勇气来自他的智慧。美国伞兵所表现出的勇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a、着陆失误,大胆求援勇敢; b、不幸被捕,越窗逃生机敏; c、身陷绝境,再返农家智慧。 法国妇女的不怕牺牲勇气。 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她的? 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只有简单的两句外貌描写:“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然而,正是这“善良而镇定”使其后来的一系列行为都有了依托。面对美国伞兵的求援,这位妇女只是简单地回答了几个字:“哦,当然啦。”然后就把他带到屋里。不假思索的回答,毫不犹豫的行动,充分地表现了这位法国妇女的坚定内心。 第二次出场时,这位法国妇女已经失去了丈夫,“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但面对美国伞兵的再次求助,她给予的是同第一次毫无二致的回答,是同样毫不迟疑的行动。到这一刻,法国妇女美丽而高贵的形象赫然而立。她的勇气和力量是对和平的信仰所赋予的,神圣而不可剥夺。作者对法国妇女的描写是含蓄而深刻的。 作者更看重的是法国妇女的勇气。 一方面,作者不厌其烦地引述将军的话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十分明显。另一方面,美国伞兵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个体的智慧与勇气的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出的是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则更多地体现出人类由于对和平的渴望而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法国妇女的这种勇气是人类向往自由、光明和幸福的美好愿望,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通过比较,法国妇女的勇气更令人敬佩,她的形象也更加高大。 10、勇气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勇气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颂为和平,为正义而努力的人们的勇气和信仰。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珍惜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应是人类的共同职责。 11、请同学们结合时事,各抒己见,畅谈对“和平”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却不断地发生战争,血腥和暴力浸透了人类的历史。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仍然需要警惕和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让我们记住:和平是一种信仰。 六、精读品析:请同学们思考和比较一下,课文的叙事角度和人称的使用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白描手法和第一、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叙述。这篇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故事的主体来看又是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用第一人称引出故事并结束全文,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感受,使议论和抒情更为充分。主体故事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则有利于更加完整、客观地叙述。 四、总结全文。 本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个法国妇女为了掩护美国伞兵,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的故事。赞美了为了捍卫世界和平,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的勇气。 七、拓展延伸:1、试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让学生讲 2、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的故事与课文原故事作比较,叙事角度和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 从叙事角度看:以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一个法国妇女两次掩护美国伞兵而牺牲了自己的亲人的故事。歌颂的主要对象是这个法国妇女。而原文则是从第三者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歌颂的对象不仅有法国女人,还有美国伞兵。 从表达效果看:以美国伞兵为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更显得真实感人。而原文则能从更广泛的视野,叙述美国伞兵所无法看到、听到的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板书设计:勇气 狄斯尼 高潮:第二次救援 人物: 1、战士:重返农舍,机智勇敢 2、妇女: 再次救援,形象高大 主旨:人类对和平信仰的产生勇气。和平是一种信仰! 教学反思 1、勇气是一篇典型的体现西方人文价值观的文章。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来追求。 2、勇气不失为一个引导学生探索人生意义、感悟生命真谛的上好文本,我们要好好开发它,利用它。狭隘只会让人封闭,包容才能促进交流。 3、以文章主旨为中心的开放、探究,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而且能让学生在体悟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情感受到陶冶,思想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反馈检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颀长()拘谨()熹微()咆咽()2、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他是第101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善良而镇定的开了门。、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一个是婴儿,坐在一张高椅子上坐在饭桌旁边、他刚跑进树林悉意经营的法国树林就听到周围都是追兵,互相吆喝着。3、用横线画出表现德军凶残的动词:转眼之间就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一个冲锋队员一拳打在他的嘴上。他就说不出话来了。德国人命令他站在院子里,把他当场枪毙了。4、文章标题是“勇气”,作者在文中也写了两种“勇气”:美国伞兵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5、“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在对付的这种人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德国兵不会说法语,无法进行交流。、德国兵没想到法国女人会把美国伞兵藏起来。、德国兵的嚣张在像法国女人这样勇敢的人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德国兵没想到美国伞兵这么聪明,居然第二次藏进法国女人的家里。6、文中说:“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对此分析恰当的一项是()、“我”喜欢听战斗故事。、作者狄斯尼是美国人,所以对美国伞兵的遭遇特别关注。、“我”被两位主角惊险离奇的遭遇打动了。、“我”被法国女人和美国伞兵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7、为什么说法国女人“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对此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法国女人因救助了美国伞兵而被人称颂,她是幸福的。、法国女人看到了诺曼底地区的解放,因而是有福气的。、法国女人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和平,甘愿为此付出一切,诠释了信仰的真正含义,她是幸福的。、法国女人因为自己的“勇气”没有被德国兵杀害,她是“有福气”的。二、同步解读这个美国兵又一次来到这户农家,敲响了房门。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哦,当然啦。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他在碗橱里躲了三天。法国农民的葬礼举行的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德国人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的这种人民。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智胜他们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女人的勇气她毫不犹豫地给了美国伞兵第二次机会。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我常常想到他们,并把这个故事多次讲给美国驻法国和意大利的战士们听。不过我缺乏口才,总也不能圆满地表达出我对这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8文中说:“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这一秒来钟无声胜有声,他们各自可能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9美国兵第一次来到法国女人家,带来什么后果?他的又一次到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10法国女人毫不迟疑地把美国兵藏起来的原因是 。11文中说:“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体现在文中两位主角身上的勇气分别是怎样的?美国兵:法国女人:12文中的“我”说“总不能圆满地表达出对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你认为是这样吗?1、略2、3、拖、推、打、命令、枪毙4、法国妇女的勇气。一方面作者多数引述将军的话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明显,另一方面,美国伞兵身上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个体的智慧、勇气和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的因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勇气和力量,更多地体现出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也更为作者所看重。5、6、7、8略9他第一次到来使法国女人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又一次到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再死更多的人。10痛恨战争、痛恨侵略者,渴望和平11因智慧而产生的勇气;由信仰而产生的勇气。12“我”为两位人物的行为所感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敬佩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