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3.1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2345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3.1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3.1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3.1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3.1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一、选择题1 【xx年湖南省长沙市】xx 年 12 月 16 日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长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宏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是有间隔的,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增大,当气体膨胀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易产生爆炸。选D2【xx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停她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答案】B【解析】A、分子很小,正确;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不变,但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正确。故选B。 3【xx年重庆市A】妈妈烘培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4【xx年重庆市A】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四位同学分别给出以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中子【答案】A 【解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而不是分子,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而不是原子,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而不是中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 5【xx年四川省成都市】下来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C一滴水中有 1.671021 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答案】A6【xx年四川省广安市】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离子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属于金属元素;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为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A是稀有气体原子,B是金属原子,C是非金属离子;D属于金属离子。选D7【xx年山东省枣庄市】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扩大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个数增多【答案】C【解析】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故选C。 8【xx年山东省临沂市】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D【解析】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氧分子之间有间隔,故答案选择D9【xx年山东省临沂市】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答案】D【解析】根据微粒中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可知,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故答案选择D10【xx年四川省成都市】右图是 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AX 为原子,Y 为离子 B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X 在反应中可失去 6 个电子D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答案】D11【xx年山东省威海市】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答案】C12【xx年山东省聊城市】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答案】B【解析】A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故A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观粒子。故B错误。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故D正确。13【xx年山东省德州市】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答案】C【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正确;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错误;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正确。故选C。 14【xx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A1 BH2O CCO2 DNaCl【答案】D【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A选项金属铝是有原子直接构成的;B选项水是有分子直接构成的;C选项二氧化碳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D选项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一起构成的;故答案选择D15【xx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停她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答案】B【解析】A、分子很小,正确;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不变,但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正确。故选B。16【xx年江苏省盐城市】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2个氢原子:2H B铝离子:Al3+CS2-的结构示意图: D氧化铁:Fe2O3【答案】C【解析】A2个氢原子:2H,正确;B铝离子:Al3+,正确;CS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 S2-,最外层电子数为8,错误; D氧化铁:Fe2O3,正确。故选C。17【xx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铁 D水【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B。18【xx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锌 B硫酸铜 CC60 D金刚石【答案】C19【xx年甘肃省庆阳市】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选项实验事实观点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B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分的C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微粒是不断运动的D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微粒间存在间隔【答案】D【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由反应前后没有称量到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B、电解水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由此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正确;C、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应小于10ml,错误。故选D。20【xx年湖南省邵阳市】下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答案】A【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氨气由氨分子构成,一个氨气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所以选A21 【xx年湖南省邵阳市】xx年4月22日,湖南省首届芍药花节在邵东县斫曹乡芍药花基地举行,引来无数游客,走近基地,芍药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答案】A【解析】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通过运动挥发使人闻到气味;选A22【xx年广州市】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答案】D2、 非选择题23【xx年重庆市B】(3分)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钙、镁和钾等指的是_(填序号)。A分子 B原子 C元素(2)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Mg2+的质子数为_。(3)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_。【答案】(1)C;(2)12;(3)CaSiO3.24【xx年天津市】(3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 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填数字)。(2) 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_(填“原子”或“离子”)。【答案】(1)3;(2)得到;(3)原子。【解析】(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2)D所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呈电中性,属于原子。25【xx年山东省临沂市】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 2个氮原子_; (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3)小苏打_; (4)铝元素_。【答案】(1)2N (2)3P2O3 (3)NaHCO3 (4)Al【解析】根据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可知(1) 2个氮原子表示为2N; (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3P2O3;(3)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 (4)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26【xx年四川省达州市】(4分)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3个磷原子 (2)铵根离子 (3)2个甲烷分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1)3P (2)NH4+ (3)2CH4 (4)2O3 27【xx年山东省菏泽市】(4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气分子_ (2)+5价的磷形成的氧化物_(3)硝酸中的阴离子_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答案】(1)2N2 ;(2)(3)NO3 (4) Ca(OH)2【解析】(1)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上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个氮气分子:2N2 ;(2)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5价的磷形成的氧化物。(3)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硝酸中的阴离子NO3 (4) 由金属或铵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Ca(O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