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心声》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576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心声》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心声》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心声》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心声教学设计 语文版教学目标1品析小说题目“心声”的内涵,能正确理解、评价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2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把握形象的性格特征,并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3通过学习本文,掌握文学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题目的深刻涵义,把握小说主题。2引导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策略及手段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置学生于现实的阅读情境中,教会学生质疑、解疑、探究“心声”的内涵。2教师设计对课文阅读过程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3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一种想说、敢说、乐说的情境中诉说自我“心声”,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首页,引发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回顾要求:转换叙述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复述情节。鼓励学生加上自我生活体验,有创意地表达。二、探究“心声”内涵1引导学生质疑(1)抓住情节开端及结局的强烈反差,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示:程老师先前拒绝李京京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请求,在公开课上程老师却声音发颤地要求李京京把课文读完。面对这一强烈的反差,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2)引导学生将发散的问题进行整合,提出能关涉全篇的干问题。明确:李京京为什么执意要阅读这篇文章?他为什么能读好这篇文章?2师生探究、解疑,归纳“心声”内涵(提示: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请同学们结合李京京所处的学校、家庭环境进行探究)明确:在学校里,老师的忽视、同学的嘲笑,让李京京倍感孤独;家庭中,父母的不和更让他压抑、苦闷。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使他总沉湎于对乡下爷爷及儿时玩伴的怀念之中。小说中的万卡与李京京身世遭逢相似,在阅读万卡时,京京如遇知音,二人心灵碰撞交汇、融合,使得李京京感同身受地理解万卡,喜欢万卡,想读万卡,借以表达自我内心的渴望!出示多媒体课件,小结“心声”的内涵: 三、组织讨论,深化主题(多媒体分步出示讨论题)1你认为李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点什么?要求:二人切磋后,自由发言。(提示:李京京使你联想到自身生活中的哪些体验或见闻?)2谈谈你对程老师安排公开课的看法?要求:四人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结果。(提示:可以客观评价这一现象,也可以与文中的李京京、程老师进行换位思考,谈看法。)3从普通学生李京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你得到了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要求:师生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自身阅读经验谈启示。明确:四、小结主题思想学生总结归纳,教师点评,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思想。本文作者通过区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启事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个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批评了我们教育上严重存在的追求形式,甚至是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五、拓展延伸、诉说心声(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乐画面,烘托气氛。)教师导言:同学们,成长的路上有阳光,就会有风雨;有关爱,就会有孤独。生活中,被老师误解、被同学误会、与家人隔膜、与集体对立这样的事每天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困惑、苦闷、彷徨困惑中我们满含期待;苦闷中,我们充满渴望。今天,我们倾听了李京京的心声,那么让我们也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心声吧!(学生诉说心声,师生随机点评。)六、教师诉说心声,并作总结沟通从“心”开始,倾听了同学们的心声,我深受感动和激励。作为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与每位同学平等交流;也希望我们大家能用“心”对待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教学后记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1教师应结合文体特点,想方设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合理运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之中。心声是一篇儿童小说,选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备课时紧紧抓住主人公李京京的身份特点,多次选用“换位思考”,置学生于真正的现实阅读情境中,确保对话的顺利进行。“换位”的方式可不拘一格,如:复述小说情节时,让学生改换叙述的人称与文本对话;分析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将自己与李京京对比与主人公对话;探究本文所反映的教育现象,让学生站在程老师、李京京的角度讨论与作者对话;通过诉说心声,引导学生从小说中走出来,重新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2教学中让人惊喜地发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不可低估:在探究李京京形象特点时,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李京京没有妒忌心理、待人友善、勇敢、坚强、不怕挫折、不轻言放弃、执着、感情丰富等等,学生都能针对自己的某一缺点评价李京京身上的闪光点。让我意外的是有位同学大胆的提出了李京京性格中的弱点孤僻,认为我们应该摈弃。这种独特的眼光和感受力,我们应该珍视,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3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很薄弱,探究性学习要启发学生发问,但怎样启发学生提问,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编辑短评: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还有教学反思,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篇小说的把握是到位的。“小说主题思想”这个环节可以取消,否则学生又可能把它当作标准答案给背下来,这就与初衷背道而驰了。(温立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