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513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2.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课前预习】1.常见的酸有: ,酸溶液中都含有 ; 常见的碱有: ,碱溶液中都含有 。2.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酸溶液使_变红;碱溶液使_变红,使_变蓝。【情境导入】新闻链接2011年8月16日下午,在323国道某路段,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车上硫酸泄漏,腐蚀路面,并有泻入附近水库的危险,一时情况十分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来抢险。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中和反应【实验探究】课本P58实验10-9的拓展。探究活动一: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现象:_能否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_【实验2】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插入一支温度计量出溶液温度。2.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试管直至试管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停止滴加稀盐酸,量出此时溶液的温度。1.滴入无色酚酞后,溶液变成_色,溶液温度为_2.此时溶液的温度为_1.氢氧化钠溶液呈_性。2.该反应为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讨论】1.在【实验2】中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在该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3.在【实验2】中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溶液呈什么性?盐酸为什么逐滴滴入?4.在反应中不断振荡试管的目的是什么?探究活动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实验3】1.取实验2所得溶液分成一半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过量稀盐酸,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向该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的颜色由_色变成_色。此时溶液呈_性,pH_。2.再滴入过量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由_色变成_色。此时溶液呈_,pH_。1.当加入到溶液中的碱过量时,溶液就呈_性。2.当加入到溶液中得酸过量时,溶液就呈_性。3.当加入的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_性。结论:酸与碱反应的结果是_。探究活动三: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产物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实验4】用玻璃棒蘸取实验2所得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蒸干观察现象。【思考】能否从微观角度来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实质呢?稀盐酸具有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而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说明了什么?【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_和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中和反应的概念_。探究活动四:不溶性碱(氢氧化铁、请氧化铜)能否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实验5】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试管中有_色沉淀产生。2.试管中的沉淀_,溶液变成_色。1_2_【实验6】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试管中有_色沉淀产生。2.试管中的沉淀_,溶液变成_色。1_2_练习: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Cu CuO CuSO4 Cu(OH)2【归纳】一、中和反应:1.定义: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属于 反应)2.中和反应的本质:3.盐: 盐=( )+( )讨论:NaHCO3 和Cu2(OH)2CO3是盐吗?练习:根据概念判断下列物质属于酸 、碱 、盐 。HCl;Mg(OH)2;KCl;H2CO3;NaOH;Na2CO3;H2SO4;CaCO3;Ca(OH)2;CuSO4;【思考】中和反应是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呢?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自学】阅读课本P59P60,并交流讨论以下问题。【讨论】1.皮蛋味涩,如何做可除去涩味,亲自动手试试看。2.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3.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除去,原理是什么。4.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或酸性食物)?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丸主要药物应该是酸性还是碱性?治疗胃病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归纳】二、中和反应的应用应用生活实例化学方程式用碱中和酸,降低酸性 用_中和酸性土壤;用_中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酸性废水蚊虫叮咬后可涂稀_中和;胃酸过多可服含_的药物。用酸中和碱,降低碱性 用_中和被碱液溅到的皮肤;农业上可用碳酸水灌溉植物,中和碱性土壤。练习:1.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解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水 B、食盐 C、纯碱 D、食醋2.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铁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铜与稀盐酸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D、铁与稀盐酸3.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_(填“物理”、“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2)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_ _(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知识总结】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65.4.6.8.1.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烧碱pH 3971012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是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烧碱 D.食醋3.现有以下物质:NaOH;Fe(OH)3;HCl;H2SO4; HNO3;NaCl;KHSO4; O3;CuO; H2O; CO2; Na2CO3。(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4.Zn、Fe(OH)3、KMnO4、CaO、 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化合反应:_;(2)分解反应:_(3)置换反应:_;(4)中和反应:_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重点)。2.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难点)。3.了解溶液酸碱度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课前预习】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性,使酚酞变蓝的溶液显_性。【情境导入】我们吃成熟的苹果、橘子、杨梅等水果时,感到酸的程度不一样,那么,如何表示物质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呢?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自学】请阅读课本P60P61完成下列问题。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pH是表示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的,简称酸碱度。2.pH的范围:在 之间。pH范围溶液的酸碱性滴入石蕊溶液滴入酚酞溶液举例pH7溶液显 性pH7溶液呈 性pH7溶液显 性3.酸性溶液的pH值越 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值越 碱性越强4.浓度越大,酸碱性越注意: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是由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小决定的,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酸碱指示剂只能测溶液的酸碱性,而pH试纸可以测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实验探究】课本P61,“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测定方法:在 或 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1)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稀硫酸PH稀盐酸PH氢氧化钠溶液pH酸碱性酸碱性酸碱性(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进行实验)pH酸碱性pH酸碱性橘汁汽水糖水自来水牛奶醋番茄汁酱油肥皂水洗洁精【讨论】1.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酸溶液的pH,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 (大还是小?),若来测碱溶液的pH值呢?2.分别向酸或碱的溶液中加水,酸的PH会 ,(增大还是减小?)碱的pH会 。他们的pH会等于7吗?酸碱性会变吗?向酸或碱中加入酸碱性相通、pH不同的溶液,溶液的酸碱性 (会不会)发生变化,混合后溶液的pH加酸碱性相反的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是否可能等于7?若加入的酸溶液过量,原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碱溶液过量呢? 【归纳】二、测定pH值的方法:1.测定方法:见上。2.注意事项:不能将pH试纸润湿(原因: )方 法注意事项(主要原因)1.用玻璃棒取液滴在pH试纸上不能把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防止污染药品)2.立即读数(在10s内)准确读数(时间一长,pH试纸会变色)3.取整数值更符合实际【自学】自学课本P62内容。三、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 溶液里才能进行。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 的土壤中生长。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 ,酸雨的pH ),可以了解 。4.测定 或 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练习: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C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 D用玻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马上观察2.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选项ABCD物质玉米粥橙汁漂白液肥皂水pH6 .83.51210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NaCl (Na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BKCl(MnO2)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CO2(水蒸气)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DCaO(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将N2 、CO、HCl 三种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设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 )AN2、CO BH2O (气)、N2 CN2、CO2 DHCI、CO5.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 ) A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B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 (BaC12溶液) CKCl溶液中混有K2CO3(稀盐酸)DCO中混有CO2 (NaOH溶液)【思考】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标准吗?【实验探究】课本P63,“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在不同pH溶液中浸过后pH=1pH=4pH=7pH=10pH=13观察各束头发的光泽取一根头发,拉断的难易程度【结论】pH 和pH 时,头发受损最大。补充:用弹簧测力计更能准确地测出拉断的难易程度,用双股套在弹簧秤的勾上,另一端用镊子夹紧并绕几圈,再均匀用力,直到拉断。(可以取几次的平均值)pH1pH4pH7pH10pH13拉力(N)2.22.83.42.52.0【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应用】1.一般人洗发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弱碱性洗发液。2.正常人头皮及毛发显弱酸性(pH范围在4.55.5之间),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水时,头皮和毛发酸碱平衡会遭到破坏,有利于某些不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会导致头皮细胞的过度角化,引起头皮干燥,脱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容易开叉等现象。3.烫发或直发时,一般用到的试剂是碱性,如:氨水、氢氧化钠等,故做过此类美发的人最好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头,以便头发能恢复正常的酸性状态。4.在碱性环境下头发更易损伤,我们以后洗发时要多用水清洗几次。【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64.1.2.71.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汁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D.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3.若将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4.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_的方法。【中考直通车】5.“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武当山特区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 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农作物水稻茶树玉米马铃薯pH6. 07.06.07.07.08.14.85.5A.玉米 B.茶树 C.水稻 D.马铃薯6.用稀的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 A.白酒 B.纯碱 C.白糖 D.食醋7.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遇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无变化,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ACB B.CBA C.BAC D.BCA8.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