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风筝》教学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132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风筝》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风筝》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风筝》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风筝教学案 语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兄弟间的情感。 、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这种情感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 、结合实际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亲情观,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及严厉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及严厉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难点 3、理解部分句子的深刻含义。【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谱写了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像刚才同学们背的这两首诗,孔尚任在诗中描写儿童风筝飞不上天,急得怒骂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出欲出。可见,儿童对风筝的喜爱程度,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的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风筝。二、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16部三、预习检测: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肃杀笑柄恍然大悟苦心孤诣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4、整体感悟: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始终笼罩着的一个词语是?(悲哀) 五、合作探究:1、找处文中能体现“我”和“弟弟”对风筝不同的“态度”、“行动”、和“感受”的词语。2、用虚线“-”-划出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句子,体会作者在“风筝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小结要点:“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高兴得跳起来”3、在文中用波浪线“”找出在事件中体现作者内心活动的句子;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4、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小结要点:“惊异”的原因是: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二月,而北京的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而北京的是“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悲哀”的原因是:我见到风筝就想起儿时对于精神虐杀的一幕,而这一幕是永远无法补救的一幕。从结构上讲是引出下文。 六、精读品析:1、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小结要点:当年我认为小兄弟看风筝可笑可鄙,并且破坏小兄弟制作的风筝,无意扼杀了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现在“我”要讨小兄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弥补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样的悲哀,“我”无法摆脱。这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儿童天性一旦被伤害,是难以挽回的,留给当事者的只有遗憾。 2、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小结:全文回绕风筝事件写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课文开头写天空放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可弟弟却作出与众不同的蝴蝶风筝,这说明弟弟很聪明,可聪明的弟弟却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我”只能即将成功的蝴蝶风筝撕破、踏碎、那是恨铁不成钢,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个兄长对晚辈的关心;几十年过去了,“我”一心想弥补,讨弟弟的宽恕,可弟弟却全然忘却,这些都是浓浓亲情的具体表现。 3、学完全文,你了解了哥哥和弟弟的内心情感,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设计此题,帮助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多向性的理解,让学生从对话进入课文,完成角色转换,直白内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4、理解课文的主题提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哥哥的角度、弟弟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学生只要有一点感悟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收获。5、全文小结教师引导:本文的主旨含蓄而深邃。本文选取的是在小兄弟的心理早已忘却的儿时琐事,但在“我”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真挚的亲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另外文章首尾两次描写的肃杀的冬景,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是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象征。空中浮动的风筝既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更是美好理想的象征。一篇短小的散文诗,作者将深厚的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的精神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的加以结合,体现了含蓄而深沉的立意美。 七、拓展延伸1、文章第四段“我”撕破、踏碎弟弟的蝴蝶风筝,傲然走出小屋后,课文这样写到“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请你发挥想象,用精彩的文笔描写“我”从进屋到离开,与弟弟的对话,以及“我”走后弟弟的思想、举止。 2、练笔:在你的周围,一定发生不少的事,你与父母、兄长之间的误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渐渐明白长辈们的一片苦心。请你以“成长中的故事”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有真情实感,篇幅不限(一两句话或一篇文章均可)板书设计:做 风筝 放快乐、幸福、憧憬 找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非常相近的文章,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和伤心,感受童真童趣。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在学生已有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如,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憧憬”,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第四:多处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加以想象。使学生能够和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走到他们中间。反馈检测: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玩具是儿童的天使。2、 选出各组中加粗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嫌恶() 惊惶(hung) 模样(m) 憔悴(qio )B、伶仃(dng) 决别(ju) 可鄙(b) 丫杈(ch)C、什物(sh)似的(sh) 落枕(lo) 苦心孤诣(y)D、瑟缩(s) 既刻(j) 虐杀(nu) 掷出(zh)3、选出下列形似字组词有错误的一项( )A、联袂 抉择 决别 诀窍B、通牒 间谍 蝴蝶 谍报C、笑柄 彪炳 把柄 话柄D、倘若 徜徉 流淌 一趟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肃杀笑柄恍然大悟苦心孤诣5、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我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口婆心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B、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C、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去,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语言表达训练】6、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属于哪一种?试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7、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对于表现中心的作用。8、“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9、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10、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a把废墟变成城市。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b消失得销声匿迹。 改正:1、 略2、 C点拨:A“恶”“模”音分别为“w”“m”; B“丫杈”应写作“丫叉”; D“虐”音应为“nv”。3、 A点拨:A中“决别”应写作“诀别”。4、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5、A 点拨:A“苦口婆心”用词不当,可改为“苦心孤诣”。 【语言表达训练】6、本文属于在误解和冲突中表现亲情的一类。写的是兄弟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却是手足深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点拨:本文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的能力的检测,更在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事物,能够从事物的表象深入理解起本质,提高理解、辨别的能力。7、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句子如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作者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能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从而痛感自己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并把小兄弟喜欢入迷的表现视为“笑柄”看做“可鄙”的思想与行为,是对一颗稚嫩的童心的严重摧残,由此而自责和反思,袒露出严于解剖自己的心灵美。点拨:此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局部分析入手,体会文章内容的详略取决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的道理。8、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点拨:本题可以化成几个小问题来思考: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什么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不是局限在风筝事件上,有没有更加深广的含义? 9、略点拨:本题练习口语表达,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玩具可以是自己制作的,也可以是买的,主要说说是怎样一个玩具,怎样玩法,怎样好玩,怎样开心。10、a: “把废墟变成城市”改为“把城市变成废墟” b:删去“消失得”点拨: b也可把“销声匿迹”换成“无影无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