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326129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一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一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里山,日月潭,东海岸,高雄,台北,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学习目标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2、认识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重点)。3、影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难点)。,枣庄八中北校王永平,资讯,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更多,一、屈辱往事-祖国统一问题的由来,回顾历史,讨论探究:香港是怎样离开祖国怀抱的?历史上台湾曾三次与大陆分离,两次回到母亲怀抱,你能说出来吗?,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抢走澳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失去香港,1895年马关条约,日占,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收回,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分离,台湾,资讯,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更多,二、跨越千年的思想传承,跨越千年时空,思想巨人“握手”,和而不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1、“一国两制”的思想渊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OneCountryTwoSystems,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资讯,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更多,三、荣耀与企盼-祖国统一进程,阅读教材,合作探究:归纳香港回归的步骤?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概括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概括归纳香港回归的步骤,2、紫荆莲花香满园统一的成功实践,2、紫荆莲花香满园统一的成功实践,阅读教材,合作探究: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及历史意义(重点二),原因:1、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实施。,意义:1、洗刷百年耻辱。2、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停止炮击,80年代以来,推动“三通”,扩大交流。,1992年,“九二共识”。,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促进和平统一,2005年胡锦涛分别会见连战和宋楚瑜,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台儿庄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古城城楼上,悬挂着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天下第一庄”匾额。这座城市原本有两张靓丽的名片:运河古城和抗战名城。现在,它又新添了第三张名片: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比较两幅图片,台湾,厦门,今日话题,实现台湾统一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难点),1、实现台湾统一的有利因素:2、阻碍台湾统一的不利因素:,(1)两岸历史血脉相连,统一是共同心愿(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3)“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4)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1)岛内台独势力(2)国际反华势力,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天,鸟,任,高,飞,练一练:,1.(2009年上海)“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D,2.(2010.3月苏州)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A、法律制度B、经济政策C、社会性质D、政治体制,C,3.(2010.东北师大附中)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贯奉行决不妥协的政策。“决不妥协”是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必须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ABCD,B,4.(2009、广东)2005年4月一7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民党主席郁慕民先后访问大陆,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祖国和平统一符台中华民族的心愿“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台独”缺乏政治基础国民党、亲民党、新民党官员访问大陆为两岸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A.B.C.D.,A,5.(2009.辽宁)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A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定期互访D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B,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国两制”的形成,“一国两制”成功运用,两岸关系新发展,过程,港奥回归的意义,香港回归的过程,港澳问题顺利解决的原因,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方针,两岸的交流与“九二共识”,江泽民“八项主张”,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霸占台湾。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还给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把台湾还给中国。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知识窗:台湾问题的由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9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与其展开了一系列的会谈,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英方开始试图续约,随即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坚持不妥协。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强硬的撒切尔夫人碰上了更强硬的对手。,于右任,第一次回家,1992年余光中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第一次回到了祖国大陆。当踏上这片熟悉土地的时候,他忍不住的哭了起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祖籍福建永春扫墓,接下来先后访问了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他的成行得益于_政策提出。这一政策是邓小平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大胆构想。,大江东去,五十年的浪头不回头浪子北归,回头已不是青丝,是白首常青藤攀满了北大楼是藤呢还是浪子的离愁是对北大楼绸缪的思念整整,纠缠了五十年铁塔铜钟,听,母校的钟声深沉像是母亲的呼声呼迟归的浪子海外归来缺课已太久,2002.5.20余光中南京,余光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1992年那个时候回到大陆,要得益于“一国两制”,但当时对“一国两制”依然不了解,而且还持怀疑态度。但是几年后的两件事情使我更明确和理解了这一政策。”,第二次回家,第二次回家,2008年夏,已经80岁高龄的余光中做客新浪网,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余光中及其夫人第三次回家,七子之歌你可知“妈港(Macao)”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1899-1946,【七子】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有一定的自治权,社会主义制度,项目,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设立目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享有权力,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设立区域,港澳地区,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比较,主要作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各民族共同繁荣,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初步酝酿,1981年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正式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立法保证,1982年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定为国策,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