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规范专项练(八)岳麓版必修2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4758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规范专项练(八)岳麓版必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规范专项练(八)岳麓版必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规范专项练(八)岳麓版必修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规范专项练(八)岳麓版必修2角度一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1针对蒸汽引擎机动车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对机动车发展进行规范,其中两条主要规章如下:限制行车速度,市内不超过3公里/时,乡间不超过6公里/小时;还必须有一人打着红旗在前面带路。因此又被称为“红旗法案”,该法案在1896年被废除。“红旗法案”的实施 ()。A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B阻碍了英国工业化的实现C表明保守势力控制了议会D阻碍了英国新兴工业的发展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865年”分析,此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蒸汽引擎机动车”属于交通工具的新发明,而题干中的现象不利于这项发明的推广。答案D2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1年的漫画,它是以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为原型创作的。下列表述与漫画的主题不相符的是 ()。A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B垄断了美国整个石油开采和石油产品市场C新型的工业领域出现垄断组织D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解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高速发展,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即垄断的出现。B说法太绝对,与史实不符,A、C、D三项均正确。答案B3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对外掠夺 B主要靠其内在的发展C主要靠文艺复兴 D主要靠古罗马的法制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那显然忽视了欧洲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分析,应选B项。答案B角度二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角度命题4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C新航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解析由“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可知A项符合材料意思。由“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可知B项符合材料意思。由“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D项符合材料意思。由材料信息可知,作者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并未涉及对亚非拉地区的灾难,故C项不符合材料意思,符合题意。答案C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解析从材料“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强调的是“地区”应该是市场因素,B、C、D三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答案A角度三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6“如果朕把特许状赐给想循向西航的路线到朕所指定的地方以便探寻这些海中间的海峡的人你们从事上述的探险,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沿着我们的分界线,丝毫不得使他受到损害”。这是一份16世纪初某国王与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据你推测,这个水手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向西航的路线”,依据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向西方向的只有哥伦布、麦哲伦,而迪亚士和达伽马是向东航行,排除A、B两项。哥伦布是在15世纪,材料提到的是16世纪初,排除C。答案选D。答案D7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解析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它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力的重大发展。机器以煤作燃料,它所排放的烟雾也就成为工业文明到来的标志。答案D8据统计: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例,1750年为32.8%,1830年为29.8%,而相应年代的整个欧洲为23.2%和34.2%。其中,中西制造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数量 B原料C生产目的 D生产方式解析1830年正是西方工业革命开展并传播的时期,其制造业已采用机器生产,而中国此时的生产方式仍是手工生产,故选D。答案D专项二失分防范练防范点一不能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9“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说明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C D解析材料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新史观的视角,客观评价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是从对世界文明影响的角度来评价新航路开辟;“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从现代化角度来评价新航路开辟,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防范点二多种史观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0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来思考。“生态学者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故B正确。答案B防范点三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1119世纪世界强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分析下表,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17501900年)时间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英国1.9%4.2%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美国超过英国是在19世纪晚期,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大量采用新技术,经济飞速发展,而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殖民帝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市场,资本家不愿意采用新技术,经济发展缓慢。答案B防范点四不能准确把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阶段特征12“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C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解析工业革命后的欧洲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富的原料,这导致他们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对中国资源的客观描述,不是导致变化的原因,可排除。C项不属于“根本原因”,可排除。D项时间是在19世纪中后期,可排除。答案B专项三大题定分限字练13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摘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材料四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8分,限70字)(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限40字)(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4分,限35字)(4)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四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10分,限90字)解析第(1)问,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从社会财富分配、犯罪情况、社会矛盾来分析归纳。第(3)问,回答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第(4)问,只要抓住材料中的“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以及材料中中国当时的国情就不难得出作者的观点。至于启示,只要不偏方向就可以了。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体世界的出现,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2)社会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3)直接结果: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并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观点:太多的政治运动,太多的社会动荡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启示: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必须持续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不仅是要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使用好这种权利,为民众造福,否则就会不断出现“继续革命”。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xx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延起伏的山丘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钢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火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xx年10期看历史材料二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使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帝国主义侵入后被迫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材料三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定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响,简单化地罗列这种影响并不困难,诸如城市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扩大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失业增多、住房紧张、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对农村而言,它缓解农村社会的人口压力,分解传统的大家庭,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又有农村劳动力缺乏与资金短缺,农业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这几乎成为城市化国家的普遍问题。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中xx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8分,限50字)(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8分,限70字)(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10分,限90字)解析第(1)问,从xx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提取有效信息,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世界工厂”、“雾都”、“日不落帝国”等即可提炼。第(2)问,比较中英近代城市化进程,把握材料二“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浓厚的殖民地色彩”等信息,从城市化的原因条件、过程等角度分析。第(3)问,考查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我们怎么来减少弊端等方面分析。答案(1)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2)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较合理。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分布不均衡。(3)从以下三个角度答题:第一角度:城市化进程成为发展趋势。第二角度: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例: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三角度:认识到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