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教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45255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教案 语文版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鉴赏诗歌。(意象、意境、语言)一、解题淮上:即扬州。“淮上与友人别”点出了地点、人物,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明确:“君向潇湘我向秦”,分别+送别)。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二、作者简介郑谷(约848约909),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进士。曾任右拾遗,都官郎中等职,世称郑都官,又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有云台编三卷。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三、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离亭”扬子江:指今江苏仪征、扬州的一段长江。杨花:柳絮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离亭:驿亭。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所以又称“离亭”。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后来“柳”就代指两种事物。一杨柳树,另一就是折柳曲。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四、整体感知全诗第一二句给我们交代了离别的地点(扬子江头)、时间(春),人物(渡江人)。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千万缕嫩绿的柳丝随风摇曳,或拖在岸上,或飘在水里;千万朵雪白的杨花随风飘扬,或扑落江面,或飞向远方;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天色向晚,几声凄清哀婉的笛曲随风飘来,分别的时候终于来临了。你要去遥远的潇湘大地而我却要前往北边的京城长安。诗人在此并未写二人如何互道珍重或互诉衷肠,只是点出各自的去向,一去潇湘一入秦,南北异途,愈行相隔愈远,这样的分别不是更令人不堪吗?“君向潇湘我向秦”,看似平常,却极富意蕴;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在这句平易浅直的话里,可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五、品味语言“愁”本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在这里,“渡江人”的“愁”是被离别之时所见所感的客观景物引起的,所以它并不抽象。不是吗?两位亲密的朋友即将分手,依依的柳丝牵系着惜别的情感,四散的杨花撩乱着伤离的意绪。在这种场合用“愁杀”二字概括“渡江人”的心理活动,只会提高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而不会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离亭晚”中的“晚”字很重要。它既充分表现了惜别之情,又为下一句补景设色。两位朋友在“离亭”话别而不愿分别,直留达到天“晚”,终于不得不在暮霭沉沉、暮色苍茫中分手上路,各奔前程了。六、评价全诗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分别时的难舍哀婉之情。附: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