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29433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1(xx山东滨州二模14)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9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解析】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很多,不能体现出儒家思想轻科技特点,故A项错误;从图中数据无法得出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故C项错误;从统计中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和农学与农业相关领域发明比其他发明数量多,可知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D项正确。【答案】D2(xx山东德州一模38)(24分)出版印刷事业被誉为“文明之母”,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6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宋明理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得出印刷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根据“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说明在宋朝刻印儒、道、佛书籍是因为三教合一促进宋明理学的形成;根据“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说明教育的发展和科举考试的影响推动了印刷事业的发展;联系所学,在宋朝印刷术取得技术性突破活字印刷术出现,这也推动了印刷事业的发展。【答案】(1)因素:政府的重视;印刷术的发展(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三教合一潮流发展,理学兴起;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得6分。)3(xx山东菏泽一模文综38)(22分)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请回答:(2)据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8分)【考点】(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2)注意文明史的角度,据材料一中“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可知这是从经济角度,据材料二中“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可知这是从科技角度,据材料三中“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可知这是从人类文明角度,据材料四中“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可知这是从文化角度,概括说明即可。【答案】(2)说明:商品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高度发达;对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8分)4(xx山东临沂一模文综38)(24分)明末清初开始了以传教士为媒介的西学东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耶稣会士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他们充其量只是给几乎不可变更的中华文明,带来了一阵微微的颤抖而已。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致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此外,带来这种科学技术新知识的耶稣会士,本质上是一些宗教人士而非科学家与其说他们代表了欧洲文明的宽广前沿,还不如说他们只介绍了西方科学中少数一些恰好吸引中国人注意力的分支。即便是这种片面的介绍,也在十八世纪中随着传教运动被抑制而受到阻隔了。因此,耶稣会士所作努力的微弱、儒家士人所持的种族中心式的自满姿态,以及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对外来刺激之不可渗透性,阻碍了中国在此时出现任何现代化的进展。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西方教士在华活动的影响。概括阻碍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因素。(8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早期西学东渐;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明清之际西方教士在华活动首先传播了西方宗教思想;同时也“带来这种科学技术新知识”;但“充其量只是给几乎不可变更的中华文明,带来了一阵微微的颤抖而已”,未对中华文明产生变革性影响。第二小问“儒家士人所持的种族中心式的自满姿态”,“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对外来刺激之不可渗透性”,以及对外关系中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都阻碍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答案】(1)影响:引进了西方科技;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扩大了西方宗教的影响;仅将传播西方科技作为传教的一种策略,但未对中华文明产生变革性影响。(4分)因素: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文化的保守性;士人保守、自满心态等。(3分)5(xx山东泰安二模38)(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还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面对西学的冲击,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明,并不是这世间唯一先进优越的,这些耶稣会士“货真价实的代表了欧洲的智慧,迫使他们的东道主承认在自己的文明之外,还存在有一种假如不相等,但也是可以钦佩的文明。”然而,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因此,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当时的实际效果是很有限的。从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最初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僧侣在中国的地位并不怎么高,至少不如他们在欧洲的时候一般德高望重受人敬重。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正统儒家文化需要对中国社会保持一种极为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产生实际效用的原因。(12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早期西学东渐【解析】(1)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还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可以归纳为引入西方的某些自然科学技术;根据材料一“面对西学的冲击,但也是可以钦佩的文明”可以归纳为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根据材料一“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当时的实际效果是很有限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归纳为但实际效果有限,没有触动中国专制统制的思想体系。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归纳为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化时存在缺陷;“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归纳为中西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归纳为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归纳为统儒家思想的严格控制和排他性。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等角度回答。【答案】(1)影响:引入西方的某些自然科学技术,丰富了中国的传统科技,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但实际效果有限,没有触动中国专制统制的思想体系。(4分)原因: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化时存在缺陷:中西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的严格控制和排他性;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绝中西往来;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8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1(xx山东济南一模单科24)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 C元曲和傩戏 D风俗画和文人画【考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风俗画和文人画 【解析】该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汉赋和唐诗处于汉唐时期,早于宋元,故A项错误;话本和小说都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的表现,没有体现“复杂的二元性”,故B项错误;傩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并非宋元以后的“高雅文化倾向”体现,故C项错误;宋代以后,伴随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宋代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故D项正确。【答案】D2(xx山东济南二模16)后人在评价夏圭绘画时有诗曰:“但觉层层景不同,林泉到处生清风。意到笔精工莫比,只许马远齐称雄。”下列作品可能为夏圭所作的是()【考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夏圭山水画 【解析】夏圭和马远都是南宋的画家,他们的画反映了南宋偏安一隅的苦闷,被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A图中符合层层景不同、林泉、意到笔精的特点,故A项正确;B图中以竹表达正直,配以诗词,是明清文人画的风格,故B项错误;C图中的鸟孤傲清高,风格类似于明清的八大山人,故C项错误;D图中是仕女图,风格类似于顾恺之,故D项错误。【答案】A3(xx山东淄博一模15)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长987米,高03米,画中各色人物超过xx个,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等生活情致,天平山、运河、古城墙等地标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江南的山青水绿之美。仇英这幅画作是()A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B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反映C对两洋绘画技法的尝试 D明末进步思潮流行的体现【考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出现于宋朝,故A项错误;“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等生活情致”体现了江南工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中未有两洋绘画技法的反映,故C项错误;题中不能体现明末进步思潮,故D项错误。【答案】B文学成就1(xx山东泰安一模14)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元曲(世俗化趋势) 【解析】根据材料“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剧种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文学素养较低者也可进行文学创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元曲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2(xx山东德州二模15)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B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C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D通俗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普遍推广【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也就无从谈起两汉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的吸引力,故A项错误;明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反映下层人民情感需求的文化作品不断出现,材料中“明代”“通俗演义”“村哥里妇”“老翁”“童子”“详其姓氏里居”等信息综合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虽然反映了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但是具体内容并没有上升到民众对政治的关注,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明朝政府对通俗文化的支持,故D项错误。【答案】B3(xx山东青岛一模17)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这两部巨著的共同意义是()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矛盾C开创了新的文学流派 D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文学 【解析】红楼梦主要表现了封建婚姻、文化、道德、教育的腐朽、堕落,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衰落的必然历史命运,战争与和平主要描绘了拿破仑时期俄国各个阶层的状况,表现了俄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作用,揭露了俄国封建制度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并未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故A项错误;两部著作都揭露了封建社会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故B项正确;两部著作都是现实主义文学,并非新的文学流派,故C项错误;著作虽然带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色彩,但主要作用在于揭露和批判现实而非宣传人文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4(xx山东潍坊一模单科5)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世俗化趋势 【解析】依据材料“市井俗人,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可知,市民阶层兴起,对文化有了新的需求,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可知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但反应出的是材料的现象,并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井俗人”“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可知市民并不喜欢民主进步思想,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可知理学收到冲击,故D项错误。【答案】A5(xx山东日照二模38)(24分)白话文在古代有漫长的历史,在近代取代文言文成为主要书面表达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三巧被休后要自缢,她母亲这样开导她):“你好短见,二十多岁的人,一朵花还没有开足,怎做这下梢的事?莫说你丈夫还有回心转意的日子,你真休了,恁般容貌怕没人要你?少不得别选良缘,图个下世受用。你且放心过日子去,休得愁闷。” 明末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言两拍人物形象及人数统计表艺术形象财主及子女大、小商人及子女官宦之子女农家、船家及子女侠士皇帝、皇后、太子妃嫔出现人数2114252426258据赵兴华三言两拍的市民文学特色(1)据材料一,从形式和内容方面概括指出明末白话文学的特点,并据所学知识简析产生这些特点的时代背景。(10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末白话文学【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形式上白话通俗易懂,内容上母亲开导被休女儿改嫁,反映个性解放,从人物形象及人数统计表中可见,下层民众特别是商人形象居多。第二小问时代背景,结合明末时期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特征分析。【答案】(1)特点:形式上,通俗易懂,较为平民化。(2分)内容上,反映个性解放的观念,下层民众特别是商人形象居多。(2分)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受到质疑,批判思想的出现。(6分,言之有理即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1(xx山东滨州一模14)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路途堵塞,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舒其拂郁感慨之怀”,表达他们在那个历史时代的悲愤、苦闷与抗争,推动了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艺术成就是() A南戏 B元杂剧 C昆曲 D京剧【考点】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元杂剧 【解析】根据材料“文人,仕进路途堵塞”可推知朝代为元朝。南戏为宋朝,故A项错误;元杂剧为元朝,故B项正确;昆曲为明清,故C项错误;京剧为清朝,故D项错误。【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