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492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基础知识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绊马索/搅拌机 狙击/越俎代庖 伦常/囫囵吞枣 疏浚/提前竣工 B老搭档/档案袋 纤巧/纤尘不染 开拓/落拓不羁 角色/群雄角逐C应声虫/应届生 竦立/毛骨悚然 憧憬/灯影幢幢 果脯/相辅相成D着眼点/着重号 亲家/亲痛仇快 关卡/卡住脖子 稽首/无稽之谈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C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在一部电影中一人分饰两角,所扮演的孪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D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选手们个个锦心绣口,演唱的歌曲优美动听,展示的才艺令人惊叹。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州亚运组委会自从发布招募志愿者消息后,应征者达到几万人,其中还包括许多海外华侨也前来积极申请。B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C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D. 深受欢迎的xx年亚运会吉祥物 “乐羊羊”与以往吉祥物相比,不仅更具时尚因素,而且还体现了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4.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锋芒毕露,正义在胸平和公正,循规蹈矩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A B. C. D. 二、古诗文阅读与默写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5 9题。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多知之。数相荐举,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更始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为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弥从。遂悉发其兵,引而南,与光武会清阳。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及汉至莫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光武曰:“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诸将皆惭。 明年春,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俱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建、茂出兵围汉。汉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齐鼓而进。建军大溃,反还城。汉长驱追击,争门并入,大破之。 明年,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冬,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击富平、获过二贼于平原。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渤海,皆平之。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亲信:亲近,信任 B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激怒:激起愤怒C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 突击:突然出击D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相率:一个接一个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B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C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 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D遂悉发其兵,引而南 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7下列的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汉“勇鸷有智谋”的一组是( )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为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在邓禹和诸将领多次举荐后,才得以被光武帝召见,并最终成为光武帝最信任的人。B吴汉打败幽州牧苗曾,收降了北方州郡并得大量的人马,其他将领纷纷要求分得一部分,被刘秀呵斥后,惭愧不已。C吴汉在于敌军交战时摔伤了膝部,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他振作精神,鼓舞士气,最后取得胜利。D鬲县五姓杀死地方长官造反,吴汉不但不攻打他们,反而向他们道歉。最后五姓感动一同出城归降。9断句和翻译 用“/”给下文断句。(3分)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及汉至莫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 翻译划线句子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3分)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4分)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流。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结合作品说说诗题中的“喜”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怒而飞, 。是鸟也, 。(庄子逍遥游)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 杨花落尽子规啼 , 。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苏轼赤壁赋三、现代文阅读 (必考)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 15题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吕绍纲 10月23日,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来百年庆典。 一个科系的历史,相对于国家史、民族史来说,似乎微不足道。但由于特定的机缘,却让其与民族国家的文化心路,唇齿相依。在百年纪念的特殊时日,循着这样的文化脉络,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从倡导文学革命、肩起新文化运动大旗的陈独秀,到立志改造国民性、紧握鞭挞“吃人社会”投枪匕首的鲁迅;从促进国语统一运动中沈尹默等学者的坚定身影,到“以文章报国”莘莘学子的深厚情怀;在北大中文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时代的主题虽在不断转换,但“阐学术之真谛,济苍生而文章”的精神始终薪火相传。前辈先贤不仅坚持做“一流的学问”,而且矢志于“经世之思想”。正是学术和思想的双重滋养,让北大中文教育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显示出一个科系非同寻常的意义。 有人说,北大中文系或可称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造梦工厂”,启蒙救亡之梦、文明昌盛之梦,梦梦相扣,少的是个人梦,多的是家国梦。 有的梦,已然实现,有的梦,还在路上。虽然时光移易,但“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的治学宗旨,“为国学问、报国文章”的精神期许,却在一个方面树立起让人尊敬的标杆。正因为有它,才能在历史黑暗混沌的“铁屋子”中,发出一声呐喊,点亮开启民智的灯火;才能在急功近利的众声喧哗中,重提精神守望,保留一份低调与朴素;才能以百年不变的热忱,坚守理想,贴近大地,融入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大潮。 为国为民,不落俗世。做有思想的学术,出有学术的思想,二者不可偏废。这样的追求,又何尝不是人文学科应有的品质? 既立足学术之根本,又保持人文关怀的品质,以思想造就“溢出效应”,尽可能服务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主题,这是一代代先贤的执着理想,又何尝不是大学精神的真谛所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人慨叹,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然而,可怕的,不是风光不再,而是忘却人间情怀,埋头自顾一亩三分地,失去了提出问题、创造思想的能力;可怕的,不是种种社会问题,而是自我的精神沉沦,插科打诨,人云亦云,缺乏对流俗的抵制和对责任的担当;可怕的,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忘却大学之道、丢弃文化启蒙,变成没有理想的揾食者。 站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站在中西文化话语权依然不对等的今天,站在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的当下,我们将更清晰地认识到,人文学科不仅担负着传承文明、推进学术进步的重任,更担负着坚守民族国家文化与精神底线的重任。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纪念北大中文百年,也正是期望当代学人能有这样一种抱负,能重拾前辈先贤的遗风,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9日)“人民时评”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北大中文百年即是国家民族命运百年。B大学精神的真谛在于立足学术根本、保持人文情怀。C文化启蒙与国家思想文化建设仍是“在路上的梦”。D为国为民、不落俗世是人文学科的品质。E纪念北大中文百年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觉、自强。13下列不能作为不少人慨叹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依据的一项是( )(3分)A人文学科风光不再。B人文学科缺乏担当。C人文学科面临种种社会问题。D人文学科独善其身。14当代学人如何实现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请概括、分点作答。(4分)15发展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是什么?(4分)四、现代文阅读(选考)(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 18题。夜莺之幸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雅尔塔的契诃夫故居,壁炉上方的墙上,列维坦画了一幅很简单的画寒露打湿草地时分秋日暮霭中的一个干草垛。列维坦把这幅风景画作为追忆遥远、可爱的俄罗斯的礼物留给了契诃夫。这幅风景画很简单,像列维坦所有的画一样质朴无华。你可以在这些画前站上一两个钟头,但到头来仍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伤感的色彩魅力何在。奥秘(如果可称之为奥秘的话)在于,列维坦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对祖国强烈的爱,展示了我们羞涩的、在他之前还没有人能充分表现出来的爱。我第一次看到俄罗斯中部的景色,是在二十岁上。当时正值秋季。我由基辅前往莫斯科。在距莫斯科不远处,我从车窗里看见一条落满黄叶的蓝得出奇的小河。我把头探出窗外,一时间竟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会喘不过气来呢?那时我还无法领悟。如今我明白了,那时我喘不过气来,是由于高兴,由于一下子领略了车窗外寒风中掠过的祖国的美景。我头一回来到莫斯科后的第二天,就去了特列季雅科夫画廊。我一走进侧厅,又一下子喘不过气来。我站在列维坦那幅金色的秋天前,泪水不由地灼痛了我的眼睛(那时我觉得落泪是很羞耻的)。这幅画表现了雄伟的、陶冶情操的美,它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以致我至今仍然无法相信,世间竟有这样的美。在莫斯科逗留的七天中,我一直怀着惊讶、激动的心情,安静地在画廊里列维坦的画幅前度过。我全身都在颤抖。我感到,我身上发生了不可理喻的变化。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还不清楚。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发现了自己的祖国。我已经爱上了她,直至她那每一片不起眼的橡树叶上的最后一道脉络。我心甘情愿把当时还年轻的心灵的全部力量奉献给这个国家。在祖国的腹地,亲身接触了列维坦的全部诗意之后,才能深刻理解和最强烈地爱上他。我第一次和列维坦“邂逅”,是在特列季雅科夫画廊。第二次“邂逅”,是在离莫斯科不远的一个林木蓊郁、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地方渺无人烟,几乎无路可通。我只好乘坐火车,乘平底渡船渡过林中的河流。战争结束了,灰蒙蒙的树林之上,依稀现出浅绿色的天空。空气中充溢着花儿正在凋萎的湿漉漉的那带有几分寒意的馨香。天上露出晚霞微弱而清澈的光辉。在大地的边缘上方,低悬着皎洁、惨淡的月轮。“这就是列维坦!”我不知怎地这么想着,于是我的心像在青春时期那样怦怦直跳起来。四周一片静谧。蓦地,丛树中有什么东西叮当响了一声,仿佛有人碰了一下小铃铛,黑的水面上旋即响起夜莺高亢的鸣啭,撒落在睡莲丛中。一只夜莺停止了歌唱,侧耳谛听,尔后仿佛用夜露嗽了嗽喉咙,又放声啼唱起来,奇异、滑稽的歌声在河上回荡。不一会,许多夜莺像得到号令似的,在两岸各处的藤蔓丛中齐声啼唱起来。朝霞仿佛因而更迅速地燃红了。入夜后就悬挂在这整片林区上空的一道柔和、嫣红的云彩已清晰可见。夜莺的大合唱愈来愈高亢。朝霞展现了浑沌的远方。我不知为什么又思量起来:“这是列维坦的朝霞”河对岸是一片绵延的树林。林中万物,就连最微不足道的,最平常的其貌不扬的植物带粘性的红菇和草莓的白色小花也显得极其令人赏心悦目。我又想起了列维坦,想到祖国大地上的一切,乃至这朵柔弱的野花,都是这样妍丽可爱。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将再也看不见这一切了,许多人会痛苦得心儿缩紧的。注:康巴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前苏联著名作家。其作品多以个人经历为线索描写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俄国和前苏联的广阔生活画面。他的作品得到高尔基和罗曼罗兰的赏识。1965年他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16文中作者说:“我感到,我身上发生了不可理喻的变化。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还不清楚。”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分)17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5分)18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请分析本文表现了怎样的爱国情怀。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国当代爱国主义表现的认识。(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21题。 东方腾起一条龙本报北京4月18日讯(记者朱海燕江耀明)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由此中国“经济起飞的脊梁”挺得更直。上午9时,开工仪式在春阳送暖、万木摇绿的大兴举行。干练的温家宝总理微笑着拉去红绸,为京沪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揭牌。这项世界注目的盛大活动,在和煦的东风中,仅用了10分钟。新一届政府快捷务实的作风,和这一伟大的事件,将留在历史的记忆中。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是当今一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全线设21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双向输送能力每年达1.6亿人。这条投资2209.4亿元的铁路5年建成后,北京到上海由10小时将缩至5小时。此线贯穿沿线四省三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四省三市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的26%,GDP占全国的40%,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黄金高地。但历史也给我们呈现另外一面:仅占全国铁路2%的既有京沪铁路,xx年,客运密度为4782万人公里,货运密度为6277万吨公里,分别是中国铁路平均密度的5.2倍和2.1倍,成为地球上最忙最累的铁路。于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京沪高速铁路上马。高铁建成后,京沪间实现客货分流,年货运能力将达1.2亿吨。这项工程起步于1993年。近年来,我国围绕高速铁路技术完成了400多项科研试验,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同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铁路掌握了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经过铁路第六次提速,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成套技术,形成了自主技术体系,为京沪高铁提供了技术支撑。发展高速铁路,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高速列车每人公里燃料消耗比汽车低2.5倍,比中程客运飞机低4倍,占地仅相当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的1/2。高速铁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1964年10月1日,第一条高铁在日本东海道问世后,很快迎来了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经过44年的提高和完善,目前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共1万公里高铁投入运营。至2020年,我国将建成18000公里高速铁路。9时零8分,温家宝以洪亮的声音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后,他和10位建设者一起挥锹,为工程奠基。记者注意到,这个时间距1978年10月18日,邓小平登上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那一刻,将近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京沪高铁起航铺平了道路。京沪之间,关于铁路的话题太多。1876年,上海至吴淞口的第一条铁路,和1881年建在北京附近的唐胥铁路,都短命告终。京沪高速铁路,只有在共产党人手中才能梦想成真。 (选自中国铁道建筑报)19本文的标题“东方腾起一条巨龙”含义深刻,请从修辞角度入手分析其寓意。(4分)20本文穿插了大量的背景材料,请概括说明作者主要引用了哪几个方面的背景材料。(5分)21本文见报之后,反映十分强烈。有上百家媒体对京沪高铁作了报道,而读者认为此篇是最深刻、最有力的一篇。请从新闻的特点和主题两个方面,分析本文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6分)五、语言表述及运用 (本大题2小题,共12分)22阅读下图,用简洁语言揭示“人与资源”的关系。(6分)(1) (3分) (2) (3分)23照应给出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诗歌语意完整。(6分,每句3分)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六、作文 (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红楼梦有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洞明:洞察明白;练达:干练通达。人情可大可小,可实可虚,但绝不是可有可无。为人处世,言行举止,待人接物,都得知人情,晓人性。尊老爱幼,扶贫助困,乐善好施无不透出人情之怡,人性之美。“人情练达”实乃做人的一种智慧,一门学问。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人情”有关的经历或你对“人情”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汕头金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答题卷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1234567812139(1)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及汉至莫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3分)(2)(3分) (4分) 10(1)(3分) (2)(4分) 11(1) (2) (3) (4) 14(4分) 15(4分) 四、 文学类 实用类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16(19)(4分) 17(20)(5分) 18(21)(6分) 22(1)(3分) (2)(3分) 23(1)(3分) (2)(3分) 汕头金中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1 B(分别读dng,xin,tu,ju;A项分别读bn,j/z,ln,jn;C项分别读yng/yng,sng,chng/chung,f;D项分别读zhu/zhu,qng/qn,qi,q/j)2 A.(兼收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B“寡廉鲜耻”,不知羞耻,此处不合语境,应为“道貌岸然”;C. “判若两人”应指同一个人;D.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3 D(A“广州亚运组委会”应与“自从”调换位置;“其中还包括许多海外华侨也前来积极申请”句式杂糅,去掉“其中还包括”或“也前来积极申请”。B“少数”和“普遍”矛盾。C“不在于而在于”是针对“文章写得好”,因此本句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把“与坏”删去。)4. C(分别对应苦行、贵我、大丈夫、君子等特点,最为贴切。)二、5 B (激怒:激发斗志、激发士气)6 D (连词,均表承接;A 副词,竟 / 副词,就;B介词,把 / 动词,认为;C助词,和动词组成“者”字结构 / 助词,表提顿)7 C8 D (没有把地方官杀死,也不是一同出城归降。)9诸将望见汉还 士马甚盛 皆曰 是宁肯分兵与人邪 及汉至莫府 上兵簿 诸将人人多请之(两处得1分,缺、错不得分)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匆忙时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文”得1分,“造次”得1分,大意1分)贼人人数虽多,都是一些劫掠的强盗,“得胜时不能互相谦让,失利时不能互相帮助”,他们不是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虽”得1分,“死”得1分,“救”得1分,大意得1分) 参考译文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匆忙时(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他们多次举荐吴汉,吴汉(后来)被召见,并成为刘秀亲近的人。光武帝要调拨幽州的兵力,夜里召见邓禹,询问可以出使的人。邓禹说:“近来多次与吴汉交谈,发现此人勇猛有智谋,将领中很少有能比得上他的。”光武帝立即授吴汉大将军之职,持汉节到北方调拨十郡的精锐骑兵。更始的幽州牧苗曾听说后,暗中约束军队,命令各郡不要答应。吴汉率领二十名骑兵先到了无终。苗曾以为吴汉没有防备,于是在路上迎击,吴汉指挥兵卒,逮捕并杀死了苗曾,夺取了他的军队。北方州郡震惊,其余城邑没有不听到消息就降从的。最后,(吴汉)调集了(北郡)所有的兵力,带兵向南,和光武帝在清阳会合。众多将领看到吴汉回来,士卒战马很多,都问:“是否肯分给别人一些兵马?”等吴汉到了幕府,呈上兵簿,各位将领人人都想多分一些。光武帝说:“属于自己的兵马,害怕分给别人,现在为什么对别人兵马索要这么多呢?”众将领都感到惭愧。 第二年(建武三年)春天,吴汉率领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刘永率领周建及另外召集的十多万人,援救广乐。吴汉率领轻便的骑兵与他交战,失利,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部,回到营中。周建等带兵入城。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您又受伤在卧众人感到担忧。”吴汉竟然精神振作,裹伤而起,杀牛犒赏将士,下令军中:“贼人人数虽多,都是一些劫掠的强盗,胜利时不能互相谦让,失败时不能互相救助,(他们)不是(一些)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于是军士们激发斗志,士气倍增。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包围吴汉。吴汉挑选黄头吴河等四部的精兵以及乌桓精锐骑兵三千多人,一同击鼓前进。周建军队大败,返回城内。吴汉率军长驱追击,争门直入,打败了敌军。 第二年,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同意,说:“使鬲县百姓造反,是地方长官的罪。敢轻言进兵的人,杀!”于是,吴汉传递檄文到州郡,派他们逮捕(鬲县)地方长官,并派人到城中谢罪。五姓百姓非常高兴,立刻相继出来归降。诸位将领于是敬服,说:“不通过作战却攻克城池,这不是众人比得上的。”冬天,吴汉率领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在平原进击富平、获过两个强盗。第二年春天,贼人率领五万多人夜里攻打吴汉的营地,军中惊乱,吴汉坚持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吴汉)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然攻敌,大败敌军。乘胜追击,讨伐余党,一直到了无盐,进击渤海,扫平贼寇。 吴汉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地产业。吴汉回来,责备她们说:“军队在外,士吏不足,为什么买这么多田地住宅呢?”于是把它们全部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 10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在“古路无行客”之时对“独见君”感到意外的惊喜,(1分)二是作者在失意时看到友人对自己同病相怜、心怀牵挂而感到欣喜。(2分) 第一联描写了山村荒凉,夕阳惨淡,黄叶纷飞,勾勒出一幅萧索落寞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孤寂消沉的心境,反衬了作者因朋友来访而产生的意外惊喜。(2分)第三联写雨天交通阻隔,山路难行,而朋友却克服艰难前来探望,展示了友情诚挚这一主旨。(2分)11 其翼若垂天之云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三、 12 B、E(A 项中“即是”有误,从文中“让北大中文教育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可知,应为“紧密相连”。C项中“两者”都仍是“在路上”错,文中有“启蒙救亡之梦、文明昌盛之梦,有的梦,已然实现,有的梦,还在路上”之句,以偏概全;D项中“为国为民,不落俗世”是一种学术态度,追求“做有思想的学术,出有学术的思想”是人文学科应有的品质。)(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13 B(从文中“缺乏对流俗的抵制和对责任的担当”可以看出,“缺乏担当”的不是“人文学科”,而是一些人文学科的“学者”。)14做有思想的学术,做有学术的思想,两者不可偏废立足人文根本,保持人文关怀,服务国家民族发展防止被边缘化有强烈的时代意识(或与时俱进精神)(答对一点给1分)15重要性:人文学科担负着传承文明、推进学术进步的重任,担负着坚持民族国家文化与精神的底线的重任。(2分)迫切性: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2分)四、 16该句从作者主观感受的角度含蓄地写出了列维坦那副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画作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作者,(2分)一方面指出了列维坦绘画技法的高妙,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分)17文章以介绍画作为开端,引起作者对二十岁时领略到的祖国美景的回忆,然后又由追述欣赏画作的过程和感受,移情于真实的自然描写而结束,(2分)在结构上层层铺垫、逐层深入,让情与景交融,结构显得自然而严谨,(2分)进而使情感表达真实、自然,表达出对祖国的爱。(1分)18这是一篇讴歌祖国的散文,文章通过描述画作内容及欣赏画作的感受和描写祖国大地上的一切,表达了对祖国秀丽风景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2分)中国当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尊严的敬仰,对祖国荣誉的珍视,对和平民主的珍爱,在外交场上的据理力争。同时还要求人们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竭尽忠于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4分)(意思对即可)19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新闻以“东方腾起一条巨龙”为题,以“龙”为喻,(1分)既指即将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也指我国东部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腾飞。(2分)这个标题契合我们的民族心理,带给读者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洋溢着民族自豪感。(1分)20京沪高铁的有关技术参数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数据;(2分)建设京沪高铁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背景;有关世界各国建设高速铁路情况的材料;有关京沪铁路建设的历史情况。(点各1分)21特点方面:本文篇幅短小,但信息容量非常大,各种数据详尽确凿,充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1分)本文抓住现实场景的细节,以小见大,表现新一届政府求真务实、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以此揭示京沪高铁项目得以如期上马的根本原因。(1分)主题方面:把京沪高铁建设放在百年铁路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揭示了京沪高铁的建设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2分)高速铁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者从京沪高铁的开工建设看到了东部的腾飞,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2分)五、22 分析:这个示意图利用汉字的结构变化,揭示了人口与资源的相互关系。“人”到“众”反映了人口的增加,由“森”到“木”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减少,而中间的“利用”将人口和资源联系了起来。做这类题可结合所学有关地理知识答题。【参考答案】(1)、随着人口的无限制的增加,自然资源将减少;(3分)(2)随着人口得到合理的控制,自然资源将得到合理的利用。(3分)23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 (3分) 笑容融化在夕阳里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