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散文 第1单元 精读动人的北平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492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散文 第1单元 精读动人的北平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散文 第1单元 精读动人的北平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散文 第1单元 精读动人的北平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散文 第1单元 精读动人的北平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魁梧(w)木屐(j)老妪(u)B媲(p)美 楼榭(xi) 珐(f)琅C镶嵌(qin) 墙垣(hun) 画舫(fng)D街衢(q) 芭蕉(jio) 紫禁(jn)城【答案】B(A妪:y,C垣:yun,D禁:jn)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卑污(品格卑劣,心地肮脏)摩登(时髦)B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C安详(从容不迫,稳重)景仰(佩服尊敬)D达观(性格开朗)豪爽(豪放直爽)【答案】D(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很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目前,给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添枝加叶的媚俗现象很严重,如曲艺里乱加歌舞、乱加灯光布景等,这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毁灭性的影响。B小村官之所以变成大硕鼠,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是土皇帝土霸王思维,二是家族意识,三是“村里的就是俺家的”,四是监督部门尸位素餐。C由于人们过分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在下降,错别字连算累牍,面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推出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D虽然今年的中秋月在上午11点达到最圆,但夜幕降临后悄然升起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清冷、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赏月的人们默默地送上温馨的祝福。【答案】B(尸位素餐:空占职位不做事。A.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C.连篇累牍:用过多篇幅叙述;D.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习近平访俄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也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B目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C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D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答案】B(A.递进关系前后颠倒了:C.“竞争”后缺“的不断加剧”;D.“商家”、“企业”的行为分类不清。)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B开篇一段,总体上写北平人的特点,写出了北平人“老成”“豪爽”“宽大”“包容”的品格。与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C第二段以下的几段就集中表达这两种特点:新与旧、雅与俗相杂共容,体现“包容”;“一株古木老树”之喻,体现“老成”。D从“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开始,文章从多个方面展现北平古都的形象和性格。描写的方面有:宫殿亭园楼榭湖水、街市、院落住家、杂色人等、建城布局、紫禁城、道路、市民生活、休闲方式等。【答案】B(写北平的特点,不是北平人的特点)6下面对本文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大家,从本文看他的语言运用,极其娴熟而自由,情味、神韵流动其间。B全文都是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试看开篇一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运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C全文都是抒情的语句,前面提到的语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既是叙述,又是抒情。D全文有多种变化的句式,如开篇是几个短句,接下来是一些一气呵成的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答案】B(不是象征和拟人手法,是比喻)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710题。从“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到“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原文见课本。7文章的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_【答案】第一段写了北平老成、豪爽、宽大、包容、守旧融新的特点。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内容的作用。8第二、三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的?_【答案】这两段写北平“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等,表现了北平新与旧、雅与俗共存的特点。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呈现了北平特有的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由此体现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的特点。9在第四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_【答案】第四段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它“根脉深入地中”,树干枝叶“藉之得畅茂”。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比喻为“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昆虫之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难以看得全,认得清的。同样,一个生活在古老而深厚的北平的居民,是很难将北平形容得全面而恰当的。作者这样说,是在突出北平历史古老、内涵丰富的特点。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之所以写的非常成功,是和他善于选择特定的视角,紧紧扣住城市的特点,进行多方面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分不开的。B林语堂,他以一个“老北平”的身份,要着重告诉大家的是北平为什么会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从这个视角出发,他写了北平货贩众多,购物方便,居住的多半是宽阔舒畅的四合院,连坐人力车也格外便宜。进而又刻画了北平人那种悠然度日的心态和模样所有这些描写,可说是原汁原味,绘形传神,给人以不同一般的感受。C作者认为北平具有“老”、“多”、“新”三大特点。“老”即古老、历史悠久:“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多”即多样性,兼容并包。“新”即时髦,“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新式汽车”等。D文章进行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内容很多而篇幅有限,自然只能概括地写,但一味概括又容易枯燥,因此得在适当的地方稍作展开,形容几句,这是写此类文章应该掌握的一种艺术技巧。动人的北平写到堂倌,没有忘掉他们“肩上搭着手巾”,写到老年人力车夫,没有忘掉“一定要强拉你回家”的倔劲儿,写到居民在花园中拔白菜,不忘补充一句“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凡此种种,都是花笔不多而收效颇佳,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答案】C(作者写北平的特点有二,一是老,二是多,没有“新”)三、课外延伸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温软的稻草詹文格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在很多时候是长篇大作里的闲笔。在讲究生产进度的年代,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勾起农人对丰收的喜悦。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的大小农事。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如今,生活愈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选自xx年2月散文选刊,有删节)11从全文看,稻草的“温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_【答案】稻草的金黄色彩能带给村人丰收的喜悦;稻草是鸟雀柔软、温暖的巢;稻草是孩子们的乐园:稻草是耕牛的食粮。稻草日常用途广泛。稻草能防寒保暖,安抚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12文章的第段描写收获场景的文字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_【答案】内容上,描写故乡的美丽画面,以收割情景表现乡村生活的热闹、丰富和诗意。结构上,为后文续写稻草的种种温软作映衬铺垫。13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4分)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_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_【答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达到了生命最高峰时的状态。抒发了作者对稻子成熟的赞美之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草垛比作慈眉善目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草垛的温暖可亲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草垛的亲近之情。14在物质丰盈、生活愈愈精致的年代,怀念温软的稻草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分析。_【答案】对朴实、自然的生活的向往。对宁静、温馨、充实的乡村精神的留恋。对像稻草一样根植于土地又全身心奉献给土地的父辈们的感激和怀念。四、高考热点15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红楼梦结构、布局宏伟,前八十回情节_,语言冲淡自如,娓娓道来情境自显,_。描绘形容人物达400多个,尤以对主要人物多重性格的刻画,突破了小说谱式化的单一色调,使形象更为真实、鲜明、可信;作品对每一人物的处理,也是长幼尊卑,神态口吻,无不得体恰如其分,_。所写诸般情节,大至元妃省亲的宫廷仪注、秦可卿殡仪的排场,小至丫环、仆妇吵嘴的小插曲,均工细不苟,随处可见传神之笔,使读者如身置其境。_A于浑然一体之美中见才情文藻B完美严整,缤纷有致C活灵毕现呼之欲出D严谨细密,绝无痴赞【答案】D;A;C;B。16下面是一则新闻报道,请拟写标题,并就新闻主体部分概括四个内容要点。要求:简明准确,标题不超过16个字,每个内容要点不超过8个字。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最近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准许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示范区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七市,共47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7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山市、池州市,以及宣城市和安庆市的部分县为核心区。国家发改委在批复中指出,规划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巩固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示范。要把规划纲要实施作为深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互动,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促进皖南示范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标题:_内容要点:_【答案】标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获准(批)建设。内容要点:有多种优越条件;范围、核心区较广;建设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17根据文意,补写出相关内容,使整段话语意连贯。下雨如果适量,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果过量,则会发生灾害;_,_,_,_;游戏,如果适度,可以娱情悦性,如果过度,则会荒废学业。总之,_,否则就会走向反面。【答案】锻炼如果适度,则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过度,则会使身体受损,凡事都有个度(或凡事都要恰到好处。)五、读写创新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北京xx年奥运会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彰显了“玉”的高贵品质,喻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至尊褒奖。奥运会奖牌是每一个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追求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出色表现的标志。对于“奥运奖牌”,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请以“奥运奖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写好文章贵在构思,要构思好,贵在打开思路。打开思路的前提是看到题目后要会联想。联想是看到这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就话题作文而言,就是去想到与所给话题有关的所有东西。可以想到与之相似的人或物,如由奥运奖牌可以想到各类奖牌;可以想到与之相关的人或物,如由奥运奖牌可以想到运动员、教练员;可以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想到有关的人或物,如由奥运奖牌可以想到与之有联系的人或物。打开思路我们可以从所给话题上入手。在话题前面添加词语:如本话题,通过添加词语,可以有如下构思:“我看奥运奖牌”“中国的第一块奥运奖牌”“北京的奥运奖牌”“浸透汗水的奥运奖牌”等等。在话题中间添加词语:如本话题,可以这样打开思路:“奥运的首块奖牌”“奥运赛场外的另类奖牌”“奥运、家庭、奖牌”“奥运赛场勇夺奖牌”等等。在话题后面添加词语:如本话题,可以构思如下:“奥运奖牌给我鼓舞”“奥运奖牌的启示”“奥运奖牌后的故事”“奥运奖牌的价值意义”等等。【佳作赏读】奥运奖牌,见证中国体育发展宋银华和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我心中的奥运奖牌情结,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越来越深厚。因为,那是见证我们中华民族体育事业繁荣富强的辉煌时刻。翻开尘封的奥运历史,如同阅读一部沧桑的史书。上世纪前半叶,积弱积贫的中国人在列强任意宰割的逆境中就开始了对奥运奖牌梦想的追逐。刘长春单刀赴会,使世界奥运赛场上首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符保卢沿途卖艺凑路费,以一个撑竿运动员的姿势挺直了所有中国人的脊梁。他们是中国奥运的先驱,他们把不堪屈辱的意志写进了奥运史册。但国力衰弱,中国人始终徘徊在奥运奖牌之外,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的一声枪响让全世界感到震惊,让所有的中国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一刻点燃了所有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也照亮了中国奥运健儿争金夺银的方向。翻开尘封的奥运历史,如同阅读一首励志向上的诗篇。顽强拼搏的中华儿女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奥运传奇,以宽容和微笑展示着体育强国的梦想。从重返奥运到扬威奥运,中国人走出了一条在迂回中抗争、在历练中成熟的道路。一次次力与美的展示,一场场竞技与实力的上演,蕴藏着华夏儿女期待已久的奖牌梦想。我们有过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喜悦,有过兵败汉城的惆怅,有过五朵金花争相绽放的绚烂,有过铿锵玫瑰午夜凋零的黯然。有跳水“梦之队”的独领风骚,有田径场上“中国速度”刮起的旋风摘取奖牌让我们感动,痛失奖牌也让我们惋惜。成不骄败不馁,中国人留给世界的永远是一个坚定的身影,一个美丽的微笑。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奥运烽烟百年连绵。xx年,历史选择了中国,世界瞩目着北京。经济繁荣国运昌盛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热情来装点着全世界的美丽和梦想。从北京到香港,从主赛场到分赛场,鸟巢、水立方展示了我们办好奥运的决心,奥运火炬手、助威小冠军的选拔,显示了全民参与奥运的热情。北京奥运会100块奥运奖牌见证了我们的体育大国的实力,我们正把理想擦亮;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逐,让奥运奖牌见证:中国已展开飞翔的翅膀。【名师点评】中国从走在奥运赛场之外,到驰骋于奥运赛场;从无缘奥运奖牌,到雄踞奖牌数目之巅。这中间包含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多少辛酸,小小奥运奖牌见证了中国的体育发展。文章第二、三两段分别用“翻开尘封的奥运历史,如同阅读一部沧桑的史书”“翻开尘封的奥运历史,如同阅读一首励志向上的诗篇”的比喻开头,领我们回顾了中国的奥运之路,接着又领我们走进北京奥运慨叹北京奥运。文章语言优美,行文自然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