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观史法专练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24793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观史法专练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观史法专练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观史法专练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观史法专练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下列能体现文明史观的选项是()A农民的反抗斗争贯穿古代社会的始终B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C封建统治者将沉重的赋税转移到农民身上D中国小农经济日趋落后于西方农业文明2中国古代史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以得知他强调研究()A物质文明B社会文明 C政治文明D精神文明3(xx台州调研)某版本高中历史教材的其中一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第33课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166第34课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 171第35课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 177第36课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 182第37课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187第38课发展中的新兴大国 193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4“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国外学术思想的影响,国内的史学理论观点日趋多样化,1994年出版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教材开始把1900年作为现代史的开端,因为这个(象征性)时间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世界最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种史观()A全球史观B现代史观C文明史观D社会史观5“(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与材料观点主旨一致的是()A重视分类叙述法B倡导全球史观C反对用国别史研究世界史D倡导文明史观6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7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 B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C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施“新政”8(xx杭州模拟)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的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C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D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9(xx嘉兴调研)当代中国学者刘伟在反思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一文中说:“文化是不能以进步的标准来衡量的,莎士比亚的悲剧不高于诗经里无名诗人的风雅颂,论语和纯粹理性批判同样具有永恒的价值。”与其观点相吻合的评述是()A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相互排斥B民族主义一般都建立在民族特殊文化优越性的基础上C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D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拒绝异质的外来文化10某位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哪一个较为恰当()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信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作参考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了二战11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下列叙述中:“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 BCD12鲁迅于1898年从江南水师学堂肄业,后来他回忆说,“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呐喊自序)这段回忆()A是文学创作,不具史料价值 B是作者臆说,理应不屑一顾C是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 D是个人生活,缺乏社会意义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该章程强调中国史“当专讲历代帝王之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材料二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大纲认为: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因此,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安排章节内容。第二,“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为此,大纲以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为“社会制度改变”的转折点。第三,突出苏联的历史,其中第九部分“现代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可以说是苏联史的缩编。材料三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世界史部分构建了这样一个体系:一条主线,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两个方向,人类历史可从纵向、横向进行研究,纵向系统以时间为序,横向系统反映地域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至关重要;三个阶段,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勾勒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过程。(1)依据材料概括奏定中学堂章程体现的历史教育的特点。(2)新中国的历史教育体现了怎样的史观?试分析形成这种史观的原因。(3)2011年版课程标准体现了怎样的史观?据此史观,指出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起点时间和代表事件并简析其主要依据。14(xx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类别主张君主立宪主张民主立宪未表明态度篇数1123材料二xx年,俄罗斯的尤里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态度持相应态度的人数比例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0%是一场灾祸16%其他14%材料三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及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19491620195817.2411.981960负增长25.43(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19171991年苏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态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及上述问题,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参考答案与详解:1选B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A、C两项体现革命史观;D项体现近代化史观。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符合文明史观的要求。故B项符合题意。2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与归纳理解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的重点是“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认为研究广大民众的衣食风貌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所以作者强调研究社会文明。故B项符合题意。3选A考查近代世界的现代化历程。由题干材料看,第33、34、35、36课主要讲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与调整;第37课主要讲述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第38课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所以材料综合反映了人类的现代化历程。故A项符合题意。4选A“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世界最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这句话是从全球联系角度上说的,所以是全球史观。故A项符合题意。5选B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世界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各国互相联系的历史。即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全球史的一部分,这体现了全球史观。故B项符合题意。6选D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根据题干信息,对联内容提倡儿媳、女儿、婆媳、妻子之间的和睦,其实质是提倡家庭和睦,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强调血缘关系和宗法制,也没有提及忠恕的内容,排除A、B、C三项。7选C“史料”是研究历史的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依据;“史观”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的认识。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属于史观的是C项。8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强调史料的真实性;“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是指史学研究应注意对史料的辨别、考证,从而保证史料的客观性。故D项符合题意。9选C由材料信息可知,刘伟认为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可取之处,不存在谁比谁进步之说。这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反映了文化的不可替代性。故选C。10选C题干仅是对三个历史人物性格的评价,这是从特定的角度对人物的主观评价,只能作为参考,故C项符合题意。仅凭对史实的客观陈述,或是对史实的片面的主观意见来判定可信与不可信,都是不恰当的,故排除A、B两项;题干材料对丘吉尔和罗斯福的评价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1选D均为史实陈述,为历史评价。故选D。12选C考查学生的史学常识和分析判断能力。史料是讨论历史时所依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价值最高;后者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鲁迅的回忆应属于第一手史料,是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13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现代教育中体现的历史观。第(1)问,直接抓住材料中的“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进行概括。第(2)问,“史观”抓住“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分析可知是革命史观、发展史观;“原因”可结合1956年中国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第(3)问,“史观”应抓住“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分析回答;“依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以帝王将相和忠良贤哲为主要内容,属于“皇朝精英史观”。(2)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或答唯物史观亦可)原因: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需要;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需要;受苏联的影响。(3)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世界近代史: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或欧洲资本主义产生)。世界现代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依据: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4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从政府控制程度、民众参与程度、获奖作品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人们认为十月革命“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比例以及下面否定的比例中可以看出是肯定多于否定;第二小问“肯定”的因素从十月革命后苏联(俄)的发展,即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工业化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俄罗斯民众的大国心理等方面回答;“否定”的因素从苏联发展模式的消极作用,即未能注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政治上高度集权、民主程度不高、斯大林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苏联的解体等角度回答即可。第(3)问“变化”从表格中数据信息可以得出:19491958年自然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19581960年自然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原因”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医疗条件、水平等方面回答。第(4)问从史料整理、运用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大公报进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的征文,说明清政府的控制放松了;民众参与程度比较高,说明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了;获奖作品多为主张君主立宪的文章,说明大公报倾向君主立宪;革命时期人们的政治主张有多样化的倾向。(2)持肯定态度的明显高于持否定态度的,整体来看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是基本肯定的。“肯定”因素: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俄罗斯民众的大国心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同等给分)“否定”因素:未能注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政治上高度集权,民主程度不高;斯大林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导致苏联的解体。(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同等给分)(3)变化:19491958年,自然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原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社会动乱局面,政局稳定;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言之有理,同等给分)19581960年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出现,使经济遭到破坏。(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同等给分)(4)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论从史出,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史料的收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同等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