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情调研试题语文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308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情调研试题语文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情调研试题语文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情调研试题语文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情调研试题语文含答案命题:徐汉华 校对:范红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采撷/诙谐 狭隘/宁谧 隽永/隽秀 症结/发怔B贬黜/矗立 棘手/冲刺 会计/会晤 整饬/炽热C奢侈/对峙 侪辈/跻身 下降/降服 媲美/癖好D吞噬/嗜好 骸骨/弹劾 薄弱/薄暮 禅让/膻味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D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30字。(5分)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别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与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识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答: 4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4分)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经常能感受到批评的活跃。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跟帖、论坛微博,或长篇大论,或三言两语,甚至一句话、一个词、一个表情,都可以对大事小情发表意见表明态度。这其中,也出现了大量非理性批评,比如地域间的攻讦谩骂,对某些当事人的跟风指责,甚至是幸灾乐祸,在网上并不少见。这样的情绪宣泄,很难说有什么积极意义。批评理应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繁荣进步做出贡献。这种批评,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有益于问题的解决。其实,真正的批评从来都是理性的,批评的力量源自其中蕴藏的理性。鲁迅先生早就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中国正在经历向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这种转型在思想价值层面上与理性密切相关,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其标志之一就是人们普遍拥有较高理性水平。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刘敬脱挽辂,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已而问刘敬,刘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刘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以此为天下之中也。今陛下起丰沛,大小之战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汉七年,至晋阳,闻韩王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太史公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然有急 急:危急的情况B械系敬广武 系:羁押C数苦北边 苦:痛苦、苦难D士卒罢于兵 罢:通“疲”,疲惫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刘敬“智”的一组是(3分)( )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 匿其壮士肥牛马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 计久远子孙为臣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 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敬经过洛阳时,摘下拉车子时所用的横木去见虞将军,请虞将军介绍自己见高祖。B刘敬向高祖说明定都关中的好处后,高祖虽有犹豫,但还是当天就西行去关中建都。C刘敬出使匈奴回来后认为不宜攻打匈奴。高祖不听,以至于被围白登七天后才脱险。D刘敬认为对匈奴不可以用武力制服,也不可以用仁德说服,必须用和亲来图谋长远。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3分)答: (2)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3分)答: (3)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4分)答: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辛弃疾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注 木樨:桂花。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直恁:竟然如此。(1)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3分)答: (2)这首词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桂花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答: (3)词人借桂花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和抱负?(3分)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夫列子御风而行,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2)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4)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5)以古为镜,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任贤)(6) ,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7)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 ,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箩 筐林清玄香蕉场前面的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子用竹子撑开一个旧箩筐,箩筐里撒了一把米,孩子们躲在一角拉着绳子,等待着大雨前急着觅食的麻雀。一只麻雀咻咻两声从屋顶上飞翔而下,在蕉场边跳跃着,慢慢地,它发现了白米,一步一步跳进箩筐里;孩子们把绳子一拉,箩筐砰然盖住,惊慌的麻雀打着双翼,却一点也找不到出路地悲哀地号叫出声。孩子们欢呼着自墙边出来,七八只手争着去捉那只小小的雀子,一个大孩子用原来绑竹子的那根线系住麻雀的腿,然后将它放飞。麻雀以为得到了自由,振力地飞翔,到屋顶高的时候才知道被缚住了脚,颓然跌落在地上,它不灰心,再飞起,又跌落,直到完全没有力气,蹲在褐黄色的土地上,绝望地喘着气,还忧戚地长嘶,仿佛在向某一处不知的远方呼唤着什么。这捕麻雀的游戏,是我幼年经常玩的,如今在心情沉落的此刻,心中不禁一阵哀感。我想着小小的麻雀走进箩筐的景况,只是为了啄食几粒白米,未料竟落进一个不可超拔的生命陷阱里去,农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白日里辛勤地工作,夜里还要去巡田,有时也只是为了求取三餐的温饱,没想到勤奋打拼地工作,竟也走入了命运的箩筐。箩筐是劳作的人们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用具,它是收成时一串快乐的歌声。在收成的时节,看着人人挑着空空的箩筐走过黎明的田路,当太阳斜向山边,他们弯腰吃力地挑着饱满的箩筐,走过晚霞投照的田埂,确是一种无法言宣的美,是出自生活与劳作的美,比一切美术音乐还美。我每看到农人收成,挑着箩筐唱简单的歌回家,就冥冥想起托尔斯泰的艺术论,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蘸着血泪写成的。如果说大地是一张摊开的稿纸,农民正是蘸着血泪在上面写着伟大的诗篇;播种的时候是逗点,耕耘的时候是顿号,收成的箩筐正像诗篇的最后圈上一个饱满的句点。人间再也没有比这篇诗章更令人动容的作品了。遗憾的是,农民写作歌颂大地的诗章时,不免有感叹号,不免有问号,有时还有通向不可知的分号!我看过狂风下不能出海的渔民,望着箩篱出神;看过海水倒灌淹没盐田,在家里踢着箩筐出气的盐民;看过火旱时的龟裂土地,农民挑着空的箩筐叹息。那样单纯的情切意乱,比诗人捻断数根须犹不能下笔还要忧心百倍;这时的农民正是契诃夫笔下没有主题的人,失去土地的依恃,再好的农人都变成浅薄的、渺小的、悲惨的、滑稽的、没有明天的小人物,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由于气候的不能收成和没有收成固是伤心的事,倘若收成过剩而必须抛弃自己的心血,更是最大的打击。这一次我的乡人因为收成过多,不得不把几千万公斤的香蕉毁弃,每个人的心都被抓出了几道血痕。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只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理,从来没有听说过“收成过剩”这个东西,怪不得几位白了胡子的乡人要感叹起来:真是没有天理呀!11文章开头写孩子们用箩筐捉麻雀的情景有什么用意?(4分)答: 12请分析作者将农民比作“大地诗人”的表达效果。(4分)答: 13说一说“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这句话的内涵。(6分)答: 14本文以箩筐形象来表现农民的生产生活,试结合全文概括箩筐的丰富意蕴。(6分)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劝君免谈陈寅恪易中天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陈寅恪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文化人。他不是金庸,不曾写过从政治家、科学家到“引车卖浆者流”都人见人爱的新派武侠小说,也没那么多门徒和拥趸。他的著作,选题既很专门,文字也很古奥,感兴趣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也不多,感兴趣又看得懂的更是凤毛麟角,哪里会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也不是余秋雨,不曾炮制过“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泡泡”的“文化口香糖”,亦不曾发表过声讨某集团的告全国人民书。没有哪个小女生或小男生会去买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柳如是?柳如是是谁?是王菲吗?还是田震?陈寅恪又是谁?是汪国真、赵忠祥吗?陈寅恪的最后20年,基本上是冷清寂寞,默默无闻的。他甚至不同于钱钟书。钱先生和陈先生一样,也是学贯中西博通今古,也是淡泊名利不事张扬。他的管锥编。谈艺录,也没多少人看得懂。但钱先生毕竟写过围城呀!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还拍得挺成功。这就举国皆知,人人趋之若鹜了。那么,陈先生可曾与大众传媒缔结过良缘吗?没有。所以我赞同骆玉明教授的说法:“陈寅恪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然而“最不应该成为”的最终还是“成为”了。而且,还弄到了人人都拿他来附庸风雅,谁不说陈寅恪谁就狼心狗肺缺心眼儿的程度。至于这些说词究竟有多少符合历史事实,又有多少最得逝者之心,那就只有天晓得了。正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冷和热。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就一定事出有因。比如国内民众的关心,便多半带有好奇心理。的确,像陈寅恪这样可以公然不参加学习,不接受思想改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真没几个。这才真是怪了!于是人们就很想知道,陈寅恪这“瞎老头”受此优待,究竟凭的是什么?疑团很快就因史料的披露而冰释。原来这陈寅恪并非等闲人物。他的祖父陈宝箴,未出道时就为曾国藩所器重,后来官居湖南巡抚,是戊戌变法时推行新政的风云人物。父亲陈三立(散原先生),早年和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号称“晚清四公子”,晚岁则以诗文著称,被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评价为鲁迅之前中国近代文学成就最高者。在一个重血缘,重门第,重承传,重渊源的国度里,这已经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何况陈寅恪本人也十分了得。他12岁时就东渡日本,以后又游历欧美十数年,回国后与赫赫有名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而1925年吴宓举荐他任此教席时他才35岁。他学问大得吓人,据说外语就懂十几门(也有说二三十种的)。名气也大得吓人,据说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还专门问起。英国女王也曾来电问其健康。这些都让人啧啧称奇,哎呀连声。如此之多的光环加之于身,被推介给大众也就不足为奇。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首先是“顶不住”。无论是谁,当真要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必须有本事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知道,压力并不仅仅来自官方,来自当局,也来自民间,来自群众。其次是“守不住”。怎么个守不住呢?因为要“学以致用”。中国的读书人,或曰知识分子,内心深处历来就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那就是总觉得自己的满腹经纶得有地方派个用场,否则实在是可惜了。所谓“有用”,倒不一定是要拿去换饭吃,换钱花,更主要的还是要有利于国家民族国计民生。因此这种想法不但不可耻,反倒很崇高。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陈寅恪? (选自博文,有改动)15文章说了陈寅恪热的现象,陈寅恪为什么能在社会上流行起来?(6分)答: 16结合文章概括陈寅恪有哪些异乎常人的地方。(6分)答: 17作者认为为什么不能谈陈寅恪?(6分)答: 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郎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请全面理解上面名言含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答案;C】(ch/zh;chi/j;jing/xing;p/p;Axi;i/m;jun/jn;zhng/zhng;Bch;j/c;kui/hu;ch; D. sh;hi/h;b;shn/shn。)2D (A项, “超过50%以上”,成分赘余。B项“领略”和“民居建筑”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C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3媒体的炒作可以让一个人成名,(2分),但过火的新闻炒作,也会给人带来伤害。(2分)4批评应该理性。二、文言文阅读(19分)5C、苦:侵扰。(3分)6C、是匈奴的欺骗行为,是高祖的行为,是对高祖的评价。(3分)7B、高祖询问过张良后才车驾西都关中。(3分)8(1)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乱、全、句意通顺各1分)(3分)(2)两国交兵,这时应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夸矜、见、句意通顺各1分)(3分)(3)陛下根据时令经常把汉朝多余而他们少有的东西馈赠(给匈奴表示)抚问。(以、鲜、问遗、句式各1分)(4分)参考译文:刘敬是齐国人,汉高帝五年(前202),他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刘敬(进城后)就摘下拉车子用的那块横木,去见齐人虞将军说:“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于是虞将军进宫把刘敬的请求报告给皇帝。皇帝召刘敬进宫来见,并赐给他饭吃。等了一会儿,皇帝就问刘敬(要谈什么大事),刘敬便劝说皇帝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试一下兴隆吗?”皇帝说:“是的。”刘敬说:“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积累德政善事十几代,把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如今陛下从丰邑沛县起事,大小战斗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这种情况下)却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兴盛时期相比,我私下认为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再说秦地有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之众的雄兵是可备一战的。陛下进入函谷关把都城建在那里,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皇帝犹疑不决。等到留侯张良明确地阐述了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后,皇帝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汉高帝七年(前200),得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要共同进攻汉朝的消息,皇帝大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摸清底细。匈奴把他们强壮能战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皇帝派刘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皇帝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就用镣铐把刘敬羁押在广武县。高帝率军前往,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奇兵围困高帝在白登山上,高帝被围困了七天后才得以解围。高帝回到广武县,赦免了刘敬,赏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汉高帝撤出平城返回朝廷,韩王信逃入匈奴。这时,冒顿是匈奴的君主,军队强大,屡次侵扰北部边境。皇帝对这种情况很忧虑,就问刘敬对策。刘敬说:“汉朝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冒顿杀了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君主,他凭武力树威势,是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的。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了,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给他送上丰厚的礼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爱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太子。陛下根据时令经常把汉朝多余而他们少有的东西馈赠(给匈奴表示)抚问,顺便派能言善辩的的人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冒顿在位,当然是汉朝的女婿;他死了,他汉朝外孙就是君主。哪曾听说外孙子敢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呢?”高帝听后说:“好的。”便要送大公主去匈奴。吕后得知后日夜哭哭啼啼。皇帝终究不能派出大公主,便找了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君主作妻子。太史公说:高祖出身卑微,但平定了天下,凭借计谋指挥军队,可以说尽显谋略了。可是刘敬摘下拉车的横木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建议,从而建立了汉朝万代安宁,他的智谋怎么可以专有呢!三、古诗词鉴赏(10分)9(1)照应题目,点出“回忆”(1分);写出少年的豪爽旷达(1分);由此引出对吴江桂花的回忆(铺垫)(1分)。(2)本词是从形态、色泽和香气三个方面来描写桂花的,(2分)主要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十里”、“人间”、“世界”等都极力渲染桂花香气浓郁芬芳。(2分)(3)词人借桂花香气馥郁、弥漫天地的形象,(1分)表现了他心系天下,希望一展宏图、收复中原的志向和抱负。(2分)解析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丙集,题作谢叔良惠木樨。叔良即余叔良,与稼轩有唱酬,沁园春答余叔良云:“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可知是一位声气相应的朋友。“木樨”为桂树学名,又名崖桂。因其树木纹理如犀,故名。词题虽曰“赏木樨”,并非只是咏物,而身世之感,隐然其中。上片忆往昔。少年时曾于秋夜开怀痛饮,醒来后,面对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那时候,一轮明月正映出岸上桂树高大的影子,那浓郁的香味仿佛刚燃烧过的水沉香,香飘十里,弥漫在江面和山岭。词前二句叙事,后二句写景,绘出少年辛弃疾的意气风发,雄放挥洒,情景谐和,是一幅诗中有画的境界。下片写桂香。金黄色的桂花不过像妇女涂额的“宫黄”,星星点点,可是它却使人间这般芬芳。最后别出新意:或许是它借着秋天风露的传播,要使得世界都浓郁芬芳吧!词人只是赞美桂花的芳香十里吗?稼轩一生都“志在塞北江南”,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而竭尽全力恢复宋室山河。此词约写于孝宗乾道元年(1165)献美芹十论之后,正是他希望一展宏图的时候。桂花一向是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人们总是既称颂桂花的形态美,又赞扬它的精神美。稼轩以“染教世界都香”来歌赞,似隐寓有他“达则兼善天下”的宏愿的。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 泠然善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 星汉灿烂 屋舍俨然可以正衣冠 去来江口守空船 佛狸祠下 独立之精神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4分)以麻雀落入箩筐来象征农民艰辛劳作而命运悲苦的境遇(2分),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形象生动而又耐人寻味(2分)。12(4分)通过类比将农民的劳动之美提升到艺术的高度(1分),用一系列比喻和排比表现出对农民伟大创造的由衷赞美(2分),也为下文表现农民的悲苦命运作铺垫(或反衬)(1分)。13(6分)说明农民在生产受困的情况下无法再有劳动的创造(2分),表现出作者对失去了土地依恃的农民的深切同情悲悯(2分),以及对天灾人祸给农民造成的精神挤压的愤懑不平(2分)。14(6分)箩筐是农民日常劳作的用具,是农民辛勤耕作丰盈收获的载体(2分),是农民遇到天灾人祸时无助形象的化身(2分),也是农民悲苦命运的象征(2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5. (6分)陈寅恪身上光环众多,被推介出来正好满足了民众的好奇心理,谈及陈寅恪可以显得自己博学,可以附庸风雅。(每点3分)16. (6分)“文革”中拒绝学习,拒绝改造;他的著作选题很专门,文字很古奥;身世显赫;学问大;名声大。(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17. (6分)首先是“顶不住”。无论是谁,当真要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必须有本事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次是“守不住”。因为中国知识分子内心深处追求的是“学以致用”。 (每点3分)七、作文(70分)18. xx届高二学情调查作文阅卷评分细则一、审题 导入语由三句名言构成,这三句名言其实告诉了我们:生活中或人生道路上,有时需要“听听忠告”,有时又不能被“忠告”束缚,关键是看什么样的“忠告”,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忠告”。读懂了材料的这个中心,便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人生路上或者生活中有哪些忠告,这些忠告来自哪里;二是什么样的“忠告”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忠告”该听或者不该听。这些“忠告”对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二、判分 1. 判分原则: 坚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要求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等诸方面全面衡量,实事求是,科学量分。 2. 判分等级: 一类卷6370分,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 评分表解分类赋分切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一7063切题独到、深刻新颖,论据富有个性、典型性精巧;严谨精彩、生动二6256准确较好、论据有代表性,有一定说服力完整;有特点准确、恰当三5549基本切题正确一般,论据基本为众所周知、但能证明观点基本完整通顺、平安四4842基本正确基本通顺五4128不切题牵强有误低幼、论据与事理有出入、论据基本不能证明观点逻辑层次不清不通顺、有明显语病六270不正确很差、编造论据、与观点毫不相干无章无法粗俗4. 几点说明:关于切题 作文的中心词为“忠告”,可以谈“人生需要接受忠告”或者“人生需要拒绝忠告”,但一定要把它放在人生的背景下思考,能谈出点辩证的思想则更好。 脱离导语,任意泛化引申“忠告”的内涵,视为不切题。关于立意 命题有引导学生对人生中“忠告”的作辩证思考的意图。但是立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导语中孔子的话是站在忠告别人的角度,忠告人要真诚耐心劝告,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导语中郎根尼西、歌德的话是站在接受忠告的人的角度,一是反面立意不接受忠告,或者说不能盲从忠告,一是从正面立意接受好的忠告能使人不断进步等。关于三类卷: 符合“三基本”要求。记叙文能具体写面对“忠告”的过程、场面、人物,感情较真实;议论文能围绕忠告的辩证关系,思考产生忠告的原因,如何对待忠告,进行理性思考和审视评判,立意基本正确,论据比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可判三类卷。在4955之间赋分。关于四类卷: 记叙文只写出某段具体生活经历或某段生活场景,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或结构残缺,语言表达凌乱,语病较多。议论文虽有观点,但内容空泛,堆砌论据,观点和材料分离,硬凑字数,语病较多。视为四类卷,在4248之间赋分。关于五类卷: 抛开导语另立话题,自说自话,偏离题意;或者立意飘忽不定,文章中心不明;文体模糊不清。视为五类卷,在2841之间赋分。 5. 个案处理: 确认为抄袭,全文三分之二以上与原文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10分。 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后,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视篇幅和内容具体情况而定,最高不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最高不得超过40分;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完篇切题的文章,最高不超过25分。 每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书写明显差,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