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2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069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22一、单项选择题1.(xx福州市模拟题)德国经济学家柯武刚在制度经济学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材料中的“转向”指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 D解析 据材料所说的时间推算,该“转向”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体是在改革开放时期。A项是在20世纪50年代;B项是在20世纪60年代;C项并没有形成重大转折。故选D项。2.(xx赤壁一中模拟题)电视剧永远的忠诚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领导人民致富的事迹。沈浩xx年上任时,面对的是小岗村“一夜跨过温饱线,26年没跨过富裕坎”的窘境。“一夜跨过温饱线”的原因是( )A.发展乡镇企业 B.发展外向型经济C.实行联产承包 D.国家政策支持答案 C解析 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小岗村跨过温饱线是1978年,联系史实可知这是指率先实行承包到户,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故选C项。3.(xx广州市模拟题)“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在此,邓小平( )A.否定计划经济 B.肯定市场经济体制C.强调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D.主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答案 C解析 据材料信息“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C项正确。4.(xx常州市模拟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个时期“改变组织方式”分别是指( )A.农业集体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集体经营 小农个体经营答案 B解析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指1956-1966年,毛泽东时期“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说明强调集体化程度高,应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小平时期“改变组织方式”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B项。5.(xx长郡中学模拟题)1983年,有报纸在评论人们的穿着时说:“西服没有用领肩熨压机压过,所以穿起来总有一种马褂的感觉。而且穿西服者总保留着袖口上的商标,脚上还赫然一双布鞋。”下列对材料所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改革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保守B.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C.西式服装遭到人们的普遍抵制D.传统观念阻碍了改革开放的进行答案 B解析 材料中穿西服带商标和穿着布鞋的情况,既体现了人们对新时尚的追求又体现了对新时尚缺乏整体的审美观,这是人们走向富裕时生活观念新旧交替的反映。A项错误,穿西服说明思想已解放;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正确。6.(xx淮南市模拟题)1985年1月,国务院17号文件规定:“国营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由供需双方自由议定,国家不加干涉。”此规定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已被废除 B.国营企业开始走向私有化C.国营企业的自主权扩大 D.企业改革带来了经营混乱答案 C解析 据材料中“指令性计划”可知,计划经济体制仍存在,而国家不干涉超产部分也说明企业部分产品开始面向市场,这说明企业的自主权在扩大。故选C项。7.(xx淮安市模拟题)据记载,1984年全民经商热席卷全国,人们之间的问候语从“你吃了吗”变成“你下海了吗”,在北方甚至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下列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完全取代B.对外开放激发了国民的经商热情C.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反映D.经济改革造成了市场的严重混乱答案 C解析 1984年中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放宽经济政策,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从而形成了当时的“下海”浪潮,这是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必然反映。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1992年提出的;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对外开放”;D项不符合题意,人们“下海”不等于市场混乱。故选C项。8.(xx唐山一中模拟题)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答案 D解析 从“1979年11月26日”可知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AB项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再从“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可知A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D项符合题意。9.(xx临川一中模拟题)2013年7月28日,中国红歌会全国总决赛在江西卫视拉开序幕。唱“红歌”已成为新时期中国舞台文化符号之一。从历史进程看,下列红歌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春天的故事 十送红军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A. B.C. D.答案 C解析 春天的故事创作于改革开放时期;十送红军产生于红军长征时期;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故此顺序应是;故选C项。10.(xx长郡中学模拟题)下边卡片摘编自政府工作报告30年词汇变迁看中国社会发展,从这些关键词汇变迁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 )A.改革在曲折中前进 B.经济建设遭遇瓶颈C.民生与发展并重 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答案 C解析 从“环保”“三农”等信息可知我国90年代以来的发展呈现注重民生的特点。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无关。11.(xx茂名一中模拟题)据统计,截止到xx年底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总额中,市场调节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和92.4%。这表明( )A.我国的计划经济发展成就突出B.我国的生产生活资料比较紧缺C.我国日常生活必需品非常丰富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答案 D解析 “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调节达到95.6%和92.4%”,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特征明显,故选D项。12.(xx运城市模拟题)“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 )A.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社会阶层B.富裕起来的个体工商业者C.经济特区内的国外投资企业D.创办乡镇企业致富的农民答案 A解析 通过材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判断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BCD项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范畴。故选A项。二、材料分析题13.(xx西工大附中模拟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五”计划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二 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xx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一五计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xx年中共十七大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1978-1984年中国农业经济出现这一状况的政策和科技因素。(4分)(3)材料三中“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政府怎样的经济发展理念?(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原因。(2分)答案 (1)计划指导: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重工业发展优先;成就突出。(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2)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4分,每点2分)。(3)理念: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民生;重视发展方式,强调科学发展。(2分)原因: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14.(xx威海市模拟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九年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规定“禁丝觔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材料二 近代工矿业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只是部分年份,价值单位:千元)年份矿产半制品制成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制189351 64417796 9454 524190379676757 20840 250109 78826 56619101 3003 11677 76070 599168 09240 51319207 42623 41569 564103 466262 88270 060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 二战以后,为了争夺市场,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组织参与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积极参与世界性统一市场内的竞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政府在限制海外贸易方面的举措(不得摘抄原文),并指出清政府的这种政策所带来的后果。(6分)(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情况。(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三种方式中的具体措施。(3分)答案 (1)举措:办理出洋手续严格;严格控制船只规模(载重量);限制武器和部分日常商品出洋。(3分)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3分)(2)变化:矿产品出口有较大增长;机器开采和机制产品增长明显。(4分)(3)措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组建跨国公司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