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067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七)一、 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xx年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7000-8000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据形制判断,其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A棉 B麻 C毛 D丝2.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冰雹无情”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 B C D3.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这表明毛泽东.公开承认了“大跃进”的失误 .从根本认识到了“左”倾错误的危害.有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初步设想 .要求全党贯彻落实“八字方针” 4.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学术影响,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导致中国史学研究转型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改革开放的促进C政治的大众化和民主化推动 D市场经济的发展5.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报纸宣传是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6.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7.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入侵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经济基础,解构了那些半野蛮半原始的社会结构虽然对此我们会心怀悲伤,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正是这些看起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结构构成了东方专制主义最坚实的基础,它极大地禁锢了人类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历史传统文化因为文化传播被逐步淘汰 B.文化交流和文化开放可能带文化损失C.不是每一种文化的所有要素都值得保护 D.文化的开放使得一些弱势文化趋于灭亡8.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在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中提出:“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障碍我们经济发展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这表明A. 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改革B.萨哈罗夫认为国家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改革C.萨哈罗夫这一观点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提供指导D.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9.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10.欧盟条约由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组成。它的经济目标是要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政治目标是实行共同的外交、防务。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和欧洲议会的权力,使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部分的权力机构。据此分析,以下对欧盟表述有误的是A欧盟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逐渐消失B欧洲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 C欧盟成立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D欧盟的发展方向是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的联合体二、简答题11电视的发明是20世纪世界科技领域一场划时代的革命,电视发明后迅速发展成为主要的大众传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贝尔德在沿袭电影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了上百次试验,1925年10月2日清晨,他多年的梦想发明“电视”实现了。贝尔德说服富有的公司老板塞尔弗里奇为他提供赞助,更加专心地研究起“电视”来。很快,贝尔德就向英国政府申请了专利,赞助商也很快意识到了这项发明市场前景广阔,于是纷纷投资,成立了几家公司。李稚田第三类接触电视艺术欣赏(1)据材料一,归纳推动电视研发的主要因素。材料二 2011年3月11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当天,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通过卫星电视了解到这一灾难的实况,电视画面中显现的震后残状惨不忍睹。(2)材料二体现了电视的什么功能和其作为大众传媒的哪些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黑白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少数收入水平较高的中国居民家庭。材料四 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数量统计表(台百户)年份198519901995xxxx彩电17.1259.4089.79105.43116.56(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 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629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xx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年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年xx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13.社会学家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官能享受, 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请在我国古代绘画、文学方面各举两例说明世俗化趋势的表现。(2)试分析呈现上述世俗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高三历史寒假作业(七)参考答案1.BDCBB 6BCBAA11.(1)赋税徭役、人情往来、养家糊口的负担、自然灾害、高利贷的盘剥。(2)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影响:冲击贱商传统; “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 (3)变化:生产的丝茶出口大量增加,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而种植桑茶。 说明: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开始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逐步沦为外国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2.(1)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任答2点)(2)现象:产量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原因:列强侵略,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影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3)建国初期,列宁装最时髦。原因:建国初期,中国把苏联看成社会主义老大哥,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所有领域都在向苏联学习,穿着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前,呈现 “蓝(灰)色的海洋”,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原因:物资奇缺,实行计划供应。90年代以五彩缤纷,日新月异。原因: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13.(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 (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