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历史).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9986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记载:(西周)“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这段记载反映了A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B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之间缺乏政治隶属关系C西周用宗法制巩固分封制D西周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2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对该论述正确的理解是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 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人性” 君主专制有百害无一利A B C D3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4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防止了大臣专权 强化了君主专制 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扩大了统治基础A B C D5“梭伦和伯利克里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A君主制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联邦制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的内容 B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平等自由 D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7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体现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削弱了州权主义观念 取消了各州的自主权A B C D8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9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此宪法体现的法国政权的特点包括奉行分权的原则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A B C D10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A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立场C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 D进行武装起义的决定1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2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B突出反映了农民对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13“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民主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15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原则16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7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xx年)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有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18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1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突出表现在铁工具得到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 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应运而生 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 A B C D20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庄园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21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 B C D22右下图是荷兰五大城市人口在16到18世纪的变化曲线图。导致1700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五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荷兰A开始进行工业革命B海外殖民地的增加C丧失了海上殖民霸权的地位D海外贸易快速发展23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掠夺的白银有一半都流进了中国,以购买丝与瓷器这些当时的高级奢侈品。这说明了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是当时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中国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 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A. B. C. D.24大企业纷纷涌现,大企业家有了控制世界的能力。这种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A新航路开辟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时期25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开放门户”标志着资本主义市场进一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殖民活动的扩展 工业革命的开展 国际贸易的扩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A. B. C. D.第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13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政治制度多有创新,而且体系完备、影响深远。材料一 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唐)杜佑(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制度创新,(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进步性。(2分)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唐太宗(2)基于材料二的认识,唐太宗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优越性。(2分)材料三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作用。(3分)材料四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哪些新举措?(2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27.(13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普世的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材料中的“任何人”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2分)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2)据材料二所述,英国、美国革命分别创立了什么政体?(2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各有何突出特点?(2分)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3)材料三中的“仿制品”指什么?(1分)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2分)28(12分)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1)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对抗的特点。(2分)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1分)材料二 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些年来“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3分)材料二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方针?(1分)材料三 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据所学知识指出时下的“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2分)29(12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1)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3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官局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C 2.A 3.B 4.A 5.C 6.D 7.A 8.D 9.C 10.C 11.A 12.D 13.D 14.C 15.A 16.A 17.A 18.C 19.A 20.D 21.B 22.C 23.C 24.C 25.D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答案:(1)实行郡县制。(1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2分)(2)三省六部制度。(1分)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尽可能防止决策失误。(2分)(3)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4)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清设军机处。(2分)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2分)27答案:(1)成年男性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1分)特征:人民主权(或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2分)(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2分)特点:英国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美国:三权分立,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3)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1分)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3分)(4)民主政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政治模式的选择要与国情相结合,并与时俱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任答两点即可2分)28答案:(1)特点:对抗与缓和交替;冷战和热战并存(欧洲冷战,亚洲热战)(2分)。举例: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一例即可,1分)。(2)原因: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领土争端、资源争夺等)、中国国力的增强。(三点即可,3分)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分)(3)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1分)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2分)(4)改变冷战思维;抑制大国霸权;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2分,答出其中2点得满分)29答案:(1)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出任意3点即可,3分)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2分)(2)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家庭手工业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4分)(3)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倡导振兴实业;政府鼓励兴办实业。(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