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百题精炼系列 专题11 散文阅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784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百题精炼系列 专题11 散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百题精炼系列 专题11 散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百题精炼系列 专题11 散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百题精炼系列 专题11 散文阅读十四、(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沉默的品质(节选)高勇我已经无数次地对自己说过:当别人沉默的时候,千万不要惊动他们,就让他们安静地呆在一个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的地方沉默下去吧。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沉默意味着获得了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珍贵的品质,像清洁的黑夜一样具有非凡的渗透力。但是,谁能够赋予我们这样的品质呢?我们已经被所谓的事业其实就是某种欲望所裹挟,我们已经被很多想法其实就是众多聒噪的声音所围困,我们甚至已经无法在自己曾经选择好的空地上沉默着坐上一会儿了。 “冷兵器的光芒坚毅而韧性沉默的战士不可摧毁”。我相信沉默者的力量,因为我所看到的分明是钢青色大理石基座上一块原始的石头,一块无法不引起众人注视的石头。它会让所有忙忙碌碌的人们感到不安。是的,沉默有时真的是一种逼人的压力。比如村庄是沉默的,但白描一群在土地上沉默着的人对我来说仍旧是一件不太轻松的事情。这些天,我总在想着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进入沉默世界的捷径,但终不能。当我把一个老人特意给我煮的一壶黑茶喝完后,老人才爽快地说出一句话:孩子,苦着呢。然后仍然是沉默。我接受了这沉默。一个世界就在你的周围,你只有自己去慢慢品味。夜黑下去了,黑得完整而彻底。这是土地上的夜,我想我能够理解这沉默的夜,并在理解中防范一些无知的亢奋。我猛然发现在一个朋友面前,我幼稚得可笑。他是我的同龄人,可已经老熟得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年人。在所有的久别重逢的日子里,总是我一个人在说话,甚至在黑夜里,他也没有搁下手中的生活。这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肤浅。从我离开村庄到现在,他已经在土地上春播秋收十年,他收获的粮食要喂活五口之家还要加上几只牲畜,而我呢?显然,他们是能够让我聪明的一群。虽然他们大都不是伶牙俐齿,甚至有时候他们斗大的字不识几升,但是他们能够让我获得真的智慧。他们并非一无所有,他们并非在活命的途中苟延,他们并非一群浅薄的人。只是因为会掩饰自己,他们虚心得仿佛一地黄土。可是有多少人愿意背对诱惑,和土地一起沉默呢?已经绅士起来的人们怎么能躬下身子和虫蚁一样活着的人为伍呢?我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多少年了我一直在说又永远都无法说清楚的人。他是沉默的,我的任何解释最终都无法解释他,而任何猜测也只能是猜测。他是如此地难以进入,但他无疑又是真实的。即使他的一生充满失败,但他用石头垒成的梯田和栽起的成百的树木还是如此地接近于宣言。我曾经跟随父亲进入过他的领地。而且父亲也没必要说什么,这时不需要他的什么声音,我只想听听那洋镐撞击石头的响动是怎样把我淹没。但喧嚣又在发动另一波的冲击了。回到城市里,你无法抗拒声音,无法坚持什么。你只能痛苦地在声音的旋涡中周旋。坦率地说,面对无所不在的诱惑,我随时都有陷入它们的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势单力薄。这当然是我的耻辱。当我远离了沉默的土地又在有限地排斥着城市的时候,事实上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想起一些土地上的歌子,在城市里,它们的曲调被重新修正,变得柔软而暧昧,可事实上,这本应该是一些充满黄连味凄凄惨惨的歌子。由于歌声,土地显得更加沉默。 “沉默是一种诱惑我不能容忍自己和它擦肩而过”。52下面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作者从农村到城市,能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思索现代社会人生存的方式和意义,并以“沉默的品质”这一形象的说法提倡一种朴实的人生态度。B文章中引用了两处诗,第一处理性地解释了沉默的力量;第二处强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沉默的品质的追求。诗句的引用,使文章更具文采和哲理性。C文章将沉默的品质和“一地黄土”联系起来,有深刻的寓意:土地是沉默的,土地上耕耘的人们是沉默的,但都有各自的价值,这让作者满怀敬意。D文章充满沉重的自省精神,作者的视线在时而沉默、时而因苦涩凄惨的歌子而喧闹着的土地上扫过,寻找着自己心灵的真正的归属地。E形象性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形象背后充满着暗示性。一个质朴的“老人”,俨然一个智者,一句“苦着呢”究竟暗示什么,让人颇费思量。53作者为什么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54文中的“朋友”和“父亲”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他们的相同点,并简析以他们两人为例的作用。(6分)55文章标题是“沉默的品质”,结合全文,请简要阐释“沉默的品质”的具体内涵,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的认识。(6分)【答案】52.BD53.人们被太多欲望驱使,在世俗社会中争名夺利;人们被已“高贵”起来的身份、地位主宰,而不愿回归普通和朴实;人们的思想被诱惑包围而深陷其中。(每点2分,语意相近即可)54.相同特点:沉默寡言;用实干证明自身价值。(2分)作用:以两人为例,具体揭示了沉默的品质的内涵,(2分)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2分)(语意相近即可)55.内涵:回归普通与朴实,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己;踏实地工作,有耕耘,有收获,切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浮躁。(每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认识:(略)(联系实际谈认识2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5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代入进行比较分析,B项中“理性地解释了”应为“形象地解释了”,D项中“因苦涩凄惨的歌子而喧闹的土地”与文意不符。故选BD。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从作者的情感,写作意图等角度来理解句意。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可联系“我们已经被所谓的事业其实就是某种欲望所裹挟,我们已经被很多想法其实就是众多聒噪的声音所围困,我们甚至已经无法在自己曾经选择好的空地上沉默着坐上一会儿了。”提炼性的概括作答即可。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及在文中作用。答题时,可根据文中的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将二者的形象概括出来,然后从写作意图的角度来答出其在文中的作用。例如,“在所有的久别重逢的日子里,总是我一个人在说话”“他是沉默的,我的任何解释最终都无法解释他,而任何猜测也只能是猜测”这两处语句均表现了朋友和父亲的沉默寡言,用实干证明自己的价值。在文中的作用,自然要从写作意图,即沉默的品质与内涵的角度答出朋友和父亲是最好的证明。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标题内涵的探究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从回归朴实与普通,踏实认真工作等角度探究标题“沉默的品质”的内涵,然后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从自身出发,阐述这种品质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对这种品质的感悟与理解。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五、(15届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22分)玉石城缘程亮一直以为秋天并不如笔下那般凄风苦雨,至少还有金灿灿的银杏叶在。一叶叶宛如总角孩童肉乎乎的小掌,在轻风中招摇晃荡,笑声响彻寰宇,偶尔又温润得一如蓝田美玉不露锋芒地撒出的点点晶光,在城市的上空一隐而过。我习惯把城市比作玉石。有一年夏天,我抑郁得发疯。看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工作,看着身旁青云直上神采飞扬的同事,马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我流着眼泪想,我的梦想死掉了。我开始失落并厌食。母亲没有办法,帮我请了长期的病假,任由我开始无所事事的时光。每天,我不说话,由公交车带着,绕着这个城市不停地转。大批的人潮在我的身边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我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高低起伏的屋脊和房梁。公交在终点站停下,我走进一条小巷。青石板踩在脚下隐隐传出轻灵的回响。我低着头看那映着纵横丝纹的石板透出的点点幽深,不期然抬头,左手边是一堵耸入云天的石墙。青石砖残损的棱角已经圆融,手指触及时,光滑中渗入隐隐的冰凉。石面上细小而平滑的纹路和凹凼,在时间的抚摸下,已经成为青砖与生俱来的印记。石砖与石砖的接缝间生出薄薄的一层青荇,指尖依稀能触及从里面涌出的源源不断的潮湿而温暖的水汽。偶然在隙口会伸出一朵精致细巧的无名小花,不招摇,不瞩目,却是对青砖最忠实的守候。这些石砖,他们当年应该是怎样的优秀,怀有怎样的向往,然而现在,他们共同成就了一堵青灰的不起眼的石墙,一站就许多年。细看这堵石墙,除了一寸安身之地,他没有给他的子民更多的呵护。他甚至无法给他们一丝光艳明丽的色彩。可是,他教会了他们如何把伤口开成一朵婀娜多姿的花,如何在方寸之地把自己延伸到无限的远方。他的头仰望着天空。他的视线中有蓝天、白云、飞鸟、清风,他的身下有稳健的大地。他的生命丰盈而厚实,他亦复何求?他是流光溢彩林立高楼中的一堵青灰的石墙,可是他有自己的心跳。他的心跳平稳而沉着。我弯下腰抱头痛哭,我听到我的血管破裂的声音。冰冻的血浆被折断了,残脆的冰碴儿刺穿了我的血管,殷红的刺痛遍布了全身。我知道他们冰封了太久,从此以后,他们将会和我一起好好生活。我听到身后传来嘤嘤的哭泣,我没有回头。就像石墙不会低头看他身下的大地一样,我知道我的方向在我的前方。只要我的眼里还有蓝天白云,我身下的大地就可以永远的安心。那一年秋天我开始正常上班。我闷着头努力地工作。我的成绩越来越好。很多很多人都说我前途无量要好好拼搏。我无言地笑。我开始用金鱼缸养一大缸形态万千的石头。母亲不问缘由,每天只是静静地帮它们换水换水草。我长久长久地盯着它们看,然后跟着母亲眯着眼睛笑。我跟着母亲学会了很多很多名字,清水滴竹、黄和平、国画龙王、白天鹅、七宝丹、小桃红、粉娥我学会了背诵: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我知道了中国有一种生命很长的树叫银杏,她的美飞舞在寒风萧瑟的秋末。我无法再给这座城市下任何一个定论。尽管我身处这座城市,但我不会再像陀螺一样,被他的发展的藤鞭抽着旋转着不停。我想任何一种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个体的自由梦想得以实现。所以在追求梦想实现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再把梦想作为牺牲的代价。中国一个古老的故事中有一个人叫卞和,有一块玉叫和氏璧,他们曾经几度被埋没。我始终相信他们最终的重见天日得缘于玉石的灵性。玉石是有生命的,璞玉浑金只待有缘的手来治理。城市也是如此,城市的美,只待有缘的眼睛和心灵来捕捉。5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围绕标题,全文写了我与玉,我与石墙,我与城市的关系,在这三组关系中,最主要的还是我与城市的关系,因为我在城市中迷茫,也最终在城市中找到自我。B文中的石墙虽历经沧桑,残损破败,毫不起眼,但正是它的丰盈厚实、平稳沉着、仰望蓝天的姿态给了作者生命的启示,带给作者精神的力量。C文中的母亲是个善解人意的慈母形象,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她不懈的安慰鼓励了我,让我重新找回了真正的梦想。D文章第自然段最后提到“一种生命很长的树”,“她的美飞舞在寒风萧瑟的秋末”,表现了“我”虽也正处于人生的秋天,但“我”要像银杏一样展示生命的风采,不悲观,不消沉。E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着对于生命与城市、个人与社会的深深思考,能引起生活在当今的人们的情感共鸣。57简要概括石墙给予了作者哪些人生启示。(6分)58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59文中最后一段写到“我想任何一种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个体的自由梦想得以实现”,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你的人生体会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56.AC57.要正视自己的渺小,坚守自己的土地。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要有乐观的心态,努力使自己的生命丰盈而厚实。(1点2分,意思对即可)58.(1)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城市中的人比作“陀螺”,将城市的发展比作“藤鞭”,(2分)(2)表明自己不愿被城市发展的大潮裹挟着被动地前进,不愿随波逐流。(2分)(3)也表明了作者不管城市怎么发展,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愿迷失人生的方向的思想感情。(2分)59.赞同。(1分)(1)个体的自由梦想是基于社会的大发展之中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个体的自由梦想。(1分) (2)就如文中的“我”,虽然社会化进程在加快,“我”却迷失在了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无数个个体小“我”的迷失往往会阻碍社会的大发展。因此,既要有有缘之手来发现如玉石的个体,也要有个体的像石墙一般的自我坚守和修养,二者相辅相承。(2分)(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也是由无数个小我的梦想构成的,中国要想有所发展,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使无数个小我的自由梦想得以实现。(2分)(赞同1分,句意理解1分,分析2分 ,结合自身的人生体会谈2分。回答“不赞同”,自圆其说,最多得3分)【解析】56.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7.试题分析:这类题型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研究标题、开头、结尾、提炼主旨);审准要求,筛选关键信息(筛选关键词、句,整合信息);借助分层,圈画中心句、概括句(借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运用求同思维归纳(摘取关键词,流畅表达)。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8.试题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有哲理意义和隐喻(象征、比喻、双关)意义,这样的意义要在总览全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理解。此句把人比作陀螺,把城市发展比作藤鞭,结合文章主题,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比喻的意思,作者是想表明自己不愿被城市发展的大潮裹挟着被动地前进,不愿随波逐流,希望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9.试题分析:这类题型必须立足文本,抓住关键,根据平时掌握的知识(与题目相关的知识、对相关问题的普遍认识等等),联系作品中的某些方面内容,详作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十六、(15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只取千灯一盏灯 乔忠延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千灯果然有灯。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这河流岂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35人!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其实不然。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若是世道真的沦为“率兽食人,人将相食”,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原载xx120人民日报,有删节)60怎样理解文中“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这句话的含意? (2分) 61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4分) 62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63在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作者独钟千灯的原因有哪些?(6分)64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探究作者为什么在“千灯”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7分)【答案】60.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顾炎武仁爱思想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2分) 61.内容上:列举千灯镇众多的人物精英,充分体现千灯浓郁的文化氛围;结构上:为展现顾炎武思想产生的背景或土壤起到铺垫作用。(共4分。每点2分) 62.连用三个设问,体现了“我”对千灯文化的多重思考;承上启下,引出“我”对顾炎武这盏思想明灯的钟爱的内容。(共4分。每点2分)63.(1)千灯的自然景观独具亮色;(2)千灯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3)千灯更有顾炎武这盏照亮人心的思想明灯。(共6分。每点2分) 64.(1)顾炎武提出的“匹夫有责”思想是构建仁爱社会的基础。(或:顾炎武提出的“匹夫有责”思想会带来民风和洽,其乐融融。)(2)顾炎武用他独具慧眼的发现,照亮“我”愚暗的心扉,给“我”新的启迪。(3)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精神世界滑坡,我们需要顾炎武这样的思想明灯,来照亮愚暗的心扉,带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和莫大的精神鼓舞。(共7分。前两点各2分,第三点联系现实、分析3分) 【解析】6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题干所给的句子中有一个词“诚如”,提示我们,回答此题,需要结合此句话前面的句子来作答。回到文中找到其前面的句子,“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根据这句话即可归纳概括出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一般从两方面回答,一是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一是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题干中问的是“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内容上列举这些“历史文化名人”自然是体现了一种文化的氛围,下文就是写在这种氛围中“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顾炎武”,可见这种氛围在结构上就是为其思想的出现做了铺垫。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考虑的角度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等等。“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这几句话联系后面的句子“其实不然”可以知道,使用了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然后分析设问的妙处。设问的内容正好体现了“我”思索的过程,引出下文钟爱的内容。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筛选的能力。“独钟千灯的原因有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且要分条写,答案要规范。文章第一段说“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此句提示答案在后文。第三节的开头说“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第四节的开头说“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倒数第二段说“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依据这些内容来概括归纳即可。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4.试题分析:本题不但要结合文本内容还要涉及现实。题干问的是“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的原因,答案的区间应与“顾炎武”有关,所以答案主要在五、六、七节。第六节说到“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第七节说到“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根据这些内容概括然后联系现实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十七、(15届重庆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文,完成第文后题目。仁山智水舒婷承蒙山西同行盛情,我们几个写作人暑期应邀参加采风。五台山寒气砭骨,应县悬空寺大雨倾盆,云冈石窟外阳光酷热,众佛居所却是一片沁凉。归途心血来潮又钻进张家界,个个鞋子都开了口,双颊贴着太阳斑回家。朋友见面寒暄:五台山好玩吗?张家界不负盛名吧?不久有人打探出舒婷根本不会玩,只会带带孩子。也不争辩。男人们去登山,衬衫鞋袜均可以漏却,唯照相机不会忘记。而且往往交叉背数台,好像长短猎枪全副武装。进入风景区,四下里抢镜头,生怕不赶紧套住,那奇峰峻岭将一溜烟跑开去。男人一上制高点,一览群峰小,就忘形,就慷慨激昂,就不停地“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活脱脱一副征服者嘴脸。那日在五台山,雨下一阵停一阵,山随之忽而清明忽而影绰,江雾弱岚游弋其间。大家都去朝拜名胜,我怕儿子体弱,影响众人脚程,自带孩子在住所旁的小河边走走。河越走越浅越急,渐渐变成嶙峋的溪,再变成水晶纹的泉。水边野生植物蔓衍丛繁,有牛蒡、野菊和青紫嫣黄各色小花。一驼一驼峰峦不惊不诧,却浑然拙朴,如光头和尚肩挤肩拥立四周。我慢慢踩在冒水泡的草滩上,到处都是咕噜咕噜的泉声。下午,同伴们回来,无论他们的口气多么骄傲,都不搅我心中那份宁静与恬适。好比众人都在听那长篇讲座而崇拜那人的口才;而唯有散座后偶尔相视,才能体会他内心的软弱与深沉。大自然给人的赠礼各不相同,男人们猴急,好比乘车,明知人人有座,照例先乱挤一通,把车门都挤窄了;女人却在领受自己那一份时感谢地低下头。女人与山水,少了一股追捕似的穷凶极恶状。与男人目光熠熠相比,女人多半闭着眼睛,浑身毛孔却是张开的。男人重形式,女人偏内容。比如雁荡山的风润而轻,五台山的风潮而尖,张家界的山滞而绵;还可以说武夷山的水是怎样率真,猛洞河的水是如何矜持;说庐山松与黄山松在落叶时分各有凄清与潇洒。其实山水并非布匹,可以一段一段割开来裁衣,心境的差异,犹如不同程度的光,投在山水上,返变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来。我常常想,从容面对一峰夕照凝然比匆匆抢占几座山包对我更具魅力。可是现代人哪来山中不知人间岁月的神仙日子,假期三五天,多走一个地方就是多了份记忆收藏。张家界旅游一周,仅路上乘汽车来回就用去四天,颠得浑身骨头支离,还要立刻去爬山。因此离去时人人怀有诀别的味道。交通如此艰难,下次再有假期,又急急奔向另一处地方了。无论公访私出,我与丈夫常常分道扬镳,他去博览,我来精读。他往往循章直奔代表作,拿来炫耀,不外是某古塑某建筑某遗址,我均掩耳。我自己的心得只能算些夹页,描述不得。丈夫恨铁不成钢,痛斥我没文化。有文化的男人造出“游山玩水”一词。政治玩得,战争玩得,山水自然玩得溜溜转。没有文化的女人们常常没有运气游历山水,只好以拥有一窗黛山青树为福气。两者均不具备的女人最担心的是,把丈夫当做一座巍巍高峰,隔断了她与大自然的那份默契。男人们向山汹汹然奔去。山随女人娓娓而来。(有删减)65正确理解“男人一上制高点,一览群峰小,就忘形,就慷慨激昂,就不停地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活脱脱一副征服者嘴脸。”在文中的含意。(2分)66围绕游赏山水梳理文章思路。(6分) 67简要分析第三段对无名小溪景色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68第段“男人重形式,女人偏内容”一句写出男女对待山水的不同。全面理解文章,分别概括男女对待山水不同的特点和目的。(4分)69文章第段写男人“政治玩得,战争玩得,山水自然玩得溜溜转”,请结合全文,分析并评价这句话体现的作者的观点。(5分)【答案】65. 男人把登上峰顶当做骄傲和可炫耀的资本(1分),表达作者对男人对山水的征服者心态的批评(情感态度1分)。66.(1)开篇以作者受邀采风引出在五台山游赏山水男女不同的游玩方式。(2)接着阐述游赏山水,男女不同的游玩心境返变出不同的景观。(3)最后以我与丈夫的游赏山水的不同喜好为例,表达对女人重品味山水的肯定,对男人重征服山水的批评。(1点2分,意对即可)67.(1)内容上:描绘无名小溪清雅优美的景象(内容总结1分),表达作者不汲汲于征服名胜险峰的宁静恬适的心境(情感义1分)。(2)结构上:与上文男子对险峰的征服欲形成强烈的对比(1分),为后文剖析对待山水男人重形式,女人重内容的不同态度做铺垫(1分)。(3)效果上: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景物描写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采。(手法1分,效果1分)68.(1)男人重形式的特点:男人注重山水的名气和游览数量(“名气”“数量”,客观1分)男人重形式的目的:注重征服山水带来的骄傲或炫耀的资本(“征服”“骄傲、炫耀”,主观态度和感受1分)。(2)女人重内容的特点:女人多不注重山水名气,更注重细致品味山水的特质和魅力(游览习惯1分)。女人重内容的目的:品味山水带来的宁静恬适的心境(主观感受1分)。69.答案:观点2分,评价是否赞同(1分)。结合文章评价(2分)。(评价中赞同或不赞同均可得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观点:作者批评(讽刺、否定)(情感态度1分)男人对待山水、政治、战争等都采取征服的态度(“玩”的内涵“征服”1分)。 评价:赞同,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男人对待山水及世界的态度。(赞同与否1分)(1)文章以各种实例详细地阐述了男人游赏时更注重山水的数量和名气,更注重征服山水带来的骄傲或炫耀的资本;而对作者这样注重细致品味的游览方式很不以为然。作者对男人的这种对待山水的态度表达了批评讽刺之意。(结合文章分析评价2分)。(答不赞同的可从舒婷的观点有失偏颇,征服欲并非是男女性别差异切入)【解析】65.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结合文中“他们的口气多么骄傲”“拿来炫耀”“一股追捕似的穷凶极恶状”“我均掩耳”等尅概括出答案。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细读全文,抓住关键再品味。从字眼、意思、意境等方面来考虑他们的相同之处,题目有时会很明确地指定了阅读范围,所以也要注意题干要求。考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67.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6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一个原则 、两个观念 、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理解文章大意,选定主要信息,归纳总结,分条列出。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索作品内涵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先明确观点,结合文本进行论述。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十八、(15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秋 天李广田春天是走向“生”的路,却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偏爱了秋。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在我,常如是想:生活大非易事,然而这一件艰难的工作,我们是乐得来作的。诚然是艰难,然而也许正因为艰难才有着意义吧。而所谓“好生恶死”者,我想并非说是:“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如果不甚荒谬,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死不足恶,可怕而可恶的,而且是最无意味的,还不就是停在途中吗?这样,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落在了后边的。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已照一照镜子了。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于一九三0年十二月(选自李广田文集,有删节)70 文章以“秋天”为题,开篇为什么要写夏天和春天?(4分)71简析“他们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这句话含义。(5分)72简析文中多处提到“一只黄叶”的妙处。(6分)73作者为什么说秋天“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请简要说明原因。(6分)【答案】70.循着对自然季候变化规律的思考,(1分)作者先后写出对春天太过“疯狂”、夏天则是“死路”的不同感受;(2分)通过层层比较,突出秋天在“酝酿着生命”的同时,更显示着“觉着的力”。(1分)71.希望大的人走在道上,也就有着希望,因而看起来是“有福的”;(2分)但明知道路永长,希望远大,还就是要走在道上,且尝味着苦难,因而更是“不幸的”。(3分)72.作者妙用“一只黄叶”重现的手法,(1分)生动而具象地表现出秋的“更显示生命”的季候色彩,(2分)以及这“一只黄叶”带给人的“时光无情”的紧迫感;(1分)说黄叶联系着枯荣,为生而落的联想也就得到了强化。(2分)73.年年来来早,西风吹,黄叶摇,又见自己头发脱落,使人油然而生时光无情、人生被赶的危机感。(3分)人走在道上,希望还很悠远,不觉又来到秋天,更觉得是被鞭策着前进,而怕落在了后边。(3分)【解析】70.试题分析: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A点题;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C为下文作铺垫;D与下文形成对比等。本文开头段也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联系“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这句话,结合文本可以得出答案。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1.试题分析: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要结合“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等加以分析概括即可。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2.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以从“重现某一事物的手法的作用”是生动而具象地表现某一事物的特征,以及从表现主题上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3.试题分析:从文中“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 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等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十九、(15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最苍凉的海岸 迟子建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地吃着青草的一群羊。那些伫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我缓缓地独自穿行在墓地间看着十字架上的碑文,后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士,十五岁花季的年龄啊!有谁还会记忆着这些客死他乡的战士呢!他们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的大海,诉说着他们永远的乡愁!他们的死亡,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伟大的辉煌的死亡。可是再崇高的定义,也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富诗意,他们在最该对着青山碧海抒发豪情的年龄闭上了眼睛,在最该亲吻恋人的年龄闭上了嘴巴,所以我相信,他们年轻的心,一直没有死亡,大海上那些漂浮的云,可是他们流浪着的灵魂?他们该诅咒谁?诅咒制造了那场人间地狱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或者诅咒让他们成就英名的艾森豪威尔?在二战的将帅中,我最尊崇的人就是艾森豪威尔。凭着自己咄咄逼人的“战绩”,他成为一名五星上将,并且做了两届的美国总统。他的战绩之一,就是我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走在这样的墓地中,艾森豪威尔的光环在我心中黯淡了一圈,虽然我知道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将军!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为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礼炮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怀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一个砝码!诺曼底的那片海域很美,可在我的眼里,它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苍凉的海岸!那飞起飞落的鸟,那飘荡去的云,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松柏,那一望无际的墓碑,都在轻声诉说着一段已被我们逐渐遗忘看的历史,如果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阴影,请不要惊诧,因为阴影从就没有远离我们!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1957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黑暗消失了吗?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 (有删改)7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段结尾处一连串的问话,层层推进,增强语势,意在凸显作者对阵亡战士的深切怀念。B在作者看布什、布莱尔祭奠长眠在这里的死者,给这里带礼炮、鲜花的同时更给他们从政带帮助。 C本文以游踪为线,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历史回顾与现实感怀于一体,引发读者思考。D第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引出艾森豪威尔相关的演说,其中“阴影”一词,既用本意,又用比喻义。E结尾段用“火炬”比喻墓葬,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未充满希望;用呼唤的口吻,有助于抒发强烈的情感。75简要分析第段环境描写的作用。(5分)76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分)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77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最苍凉的海岸”为题?(6分)【答案】74.AC75.第段描写了诺曼底战士墓地广、坟墓数量多,冷清、肃穆,和平年代少有人来,意在表明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他们;借此抒发对他们的敬意和惋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感到的震撼,引出下文对战争的反思。76.“折取橄榄枝”“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就意味着我们是在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环境已遭破坏。这句发人深思的话,告诉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真正拥有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法西斯任意扩张,许多人为了捍卫独立、和平而流血牺牲;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现在中东等地区仍然笼罩在战火硝烟中,如果没有人为了极度扩张而挑起战争,也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真正拥有和平。77.因为这里不仅是海岸,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悼;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间或会有政客为了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解析】7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A项错误在于,这几个连续问句的用意并不是在凸显作者对阵亡战士的深切怀念,而是表达作者对阵亡战士的追悼和对战争的控诉。C项错误在于,本文的行文线索并不是游踪,而是作者的思绪。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5.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根据题中指定的文段描写文字的内容对表现文章主旨、展开行文线索、渲染文章气氛的作用及其所处位置对结构文章的作用两方面分析。在内容上,这段文字描写了诺曼底战士墓地广、坟墓数量多,冷清、肃穆的情形,意在表明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他们;借此抒发对他们的敬意和惋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感到的震撼。在结构上,这段文字起到引出下文对战争的反思的作用。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6.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应该先明白句中“橄榄枝”和“构成摧残”的意思。在这里,“折取橄榄枝”的意思就是取得了和平,“构成了一种摧残”指的是战争,全句意思是我们是在用战争换取和平。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7.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这个标题对表现文章主题、揭示行文线索、表达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入手分析。所谓“最苍凉的海岸”,是因为这里不仅是海岸,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这个标题有利于表达作者对年轻战士的追悼,“苍凉”二字表达了作者悲凉和复杂的心情以及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