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1229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玉米体内的D与d、S与s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DDSS2DDSs1DDss1DdSS2DdSs1Ddss。这两种玉米的基因型是()ADDSSDDSsBDdSsDdSsCDdSSDDSs DDdSsDDSs2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10白粗11白光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A B和C D和4.如右图所示,某植株F1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AF1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减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减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5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型RRWWRRwwRrWWRrwwRRWwRrWw比值111122A.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RrWWB测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C等位基因R、r位于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D基因型为RrWw的个体自交,与上表中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46(xx济宁联考)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7与家兔毛型有关的基因有两对 (A、a与B、b),只要其中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兔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的现象B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与亲本毛型相同的个体占7/16C若F2力克斯毛型兔有5种基因型,则上述与毛型相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D若要从F2力克斯毛型兔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8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茎秆紫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基因型为ddYY和DDyy的玉米为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高秆绿茎植株种植,并让其相互授粉,则后代中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的比例为()A51 B81C31 D979(xx西安质检)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9/64、1/9 B9/64、1/64C3/64、1/3 D3/64、1/6410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F2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依次是()A27、8、1/64 B27、8、1/32C18、6、1/32 D18、6、1/6411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AB. C D. 12现有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A BC D二、非选择题13(xx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型为_。(2)若表现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2紫花1红花1白花。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3)为鉴定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将该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现为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种。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确定出待测三种紫花亲本基因型,它们是_。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尚不能确定待测紫花亲本基因型。若子二代中,紫花红花白花的比例为_,则待测紫花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14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基因型D、H同时存在(D_H_型)D存在、H不存在(D_hh型)H存在、D不存在(ddH_型)D和H都不存在(ddhh型)花纹颜色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橘红色黑色白色现有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甲:野生型白色,F1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乙:橘红色橘红色,F1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属于假说演绎法的_阶段,甲组杂交组合中,F1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2)让乙组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3)让丙组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理论上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有_条。(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15(xx四川高考)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实验三丁纯合黑鼠1黄鼠1灰鼠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性突变。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上述推测正确。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答案1选D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子代基因型中有Dd,排除A选项;子代基因型中无dd,排除B选项;子代基因型中有ss,排除C选项。2选D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有测交和自交两种,测交子代表现型应出现1111,自交子代表现型应出现9331。3选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4选C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进而形成了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导致相同基因的分离,不是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原因。5选D牵牛花子代的基因型中无rr,但有Rr,说明双亲关于花色的基因型组合为RrRR,WWWwww121,说明双亲关于叶形的基因型组合为WwWw,因此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RRWw;对植物来说,自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而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Ww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而表格中所有个体的表现型为双显性和单显性,因此与表格中不同的表现型有双隐性和另一个单显性,占(13)/161/4。6选D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子代中红色白色21、窄叶宽叶31,可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有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12,即1/6。7选C若A、a与B、b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F2力克斯毛型兔也可能有5种基因型。8选BF2中高秆绿茎有两种Ddyy(2/3),DDyy(1/3),其中只有Ddyy自交后代会出现矮秆绿茎(ddyy),出现的概率为2/32/31/41/9,因此后代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比例为81。9选A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C、c,表示,则亲代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2中A_aa31,B_bb31,C_cc31,所以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3/41/43/49/64;在F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1/3,故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31/9。10选AF1的基因型为AaBbCc,按每对基因的自交后代F2来看,F2中每对基因的基因型的种类是3,表现型种类是2,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三对基因同时考虑,F2基因型有33种,表现型有23种,显性纯合子概率为3。11选A由F1的表现型可知:野鼠色为显性,棕色为隐性。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出现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说明双显性为野鼠色,双隐性为棕色,M_N_为野鼠色,mmnn为棕色,只具有M或N(M_nn或mmN_)表现为黄色或黑色,A符合题意。12选B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若要验证该定律,所取两个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即可,故选或。13解析:(1)根据题意可判断紫花基因型A_B_、A_bb。(2)紫花(A_B_或A_bb)与红花(aaB_)杂交,后代中出现白花(aabb),可确定两亲本均含有基因a和b,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可进一步判断亲本基因型。(3)将紫花植株的6种可能的基因型分别与白花(aabb)杂交,分析子一代的表现型可确定亲本三种紫花基因型:AaBB(子代为1紫1红)、AaBb(子代为2紫花1红花1白花)和Aabb(子代为1紫1白),另三种基因型测交子一代均为紫花;若亲本为AAbb,子一代为Aabb,子二代应为3A_bb(紫)、1aabb(白)。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紫花(2)Aabb和aaBb(3)6AaBB、AaBb和Aabb30114解析:(1)由题意可知,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与ddhh,该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验证阶段,甲组杂交组合中,F1的四种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DdHh)橘红色(Ddhh)黑色(ddHh)白色(ddhh)1111。(2)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与Ddhh,F1中橘红色无毒蛇的基因型为1/3DDhh、2/3Ddhh,纯合黑色无毒蛇的基因型为ddHH,两者杂交的组合方式为1/3DDhhddHH,2/3DdhhddHH,因此子代中表现型为野生型的概率为2/31/21/32/3,表现型为黑色的概率为2/31/21/3,因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色21。(3)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与DDhh,F1的基因型为DdHh,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中橘红色(D_hh)所占的比例为3/16,因此F2个体数量为640,其中黑色杂合子(ddHh)理论上有6402/1680(条)。(4)野生型(D_H_)与橘红色(D_hh)个体杂交,基因型为DdHh与Ddhh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最大,为1/8。答案:(1)测交验证1111(2)野生型黑色21(3)80(4)DdHhDdhh15解析:分析题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灰色物质的合成肯定有A基因的表达;.黑色物质的合成肯定有B基因的表达;.aabb表现为白色,A和B基因的相互作用无法得出。(1)根据实验一F2的表现型比例9(灰)3(黑)4(白),可推出:.F1灰鼠基因型为AaBb;.A_B_表现为灰色,由题干得知黑色个体中一定有B基因,故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而基因型为A_bb和aa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上述结论,可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根据实验一的F1基因型和甲、乙都为纯合子,可推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依据上述结论,可知实验一的F2中4白鼠共有AAbb、Aabb、aabb三种基因型,9灰鼠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AABB只占1份,故杂合体所占比例为8/9。依据上述结论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可推知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黑色物质。实验二的亲本组合为(乙)aabb和(丙)aaBB,其F2的基因型为aaBB(黑鼠)、aaBb(黑鼠)、aabb(白鼠)。(2)根据题意和实验三可知,纯合灰鼠(AABB)后代中突变体丁(黄鼠)与纯合黑鼠(aaBB)杂交,F1出现灰鼠(A_B_)和黄鼠,比例为11,F1中黄鼠随机交配,F2中黄鼠占3/4,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情况,基因A突变为A1,则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为A1ABB,F1中黄鼠基因型为A1aBB,其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黄鼠A1_BB占3/4,符合题意;第二种情况,基因B突变为B1,则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AAB1B,F1中黄鼠基因型为AaB1B,其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灰鼠AaBB占1/8,黄鼠AaB1_占3/8,不符合题意。若上述第一种情况成立,实验三F1中黄鼠A1aBB与灰鼠AaBB杂交,后代会出现A1aBB、A1ABB、AaBB、aaBB 4种基因型,其表现型比例为黄鼠灰鼠黑鼠211。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A1ABB,其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含有A1、A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含有A1、A的染色体片段互换位置,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出现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答案:(1)2aabb38/9黑aaBB、aaBb(2)A显黄鼠灰鼠黑鼠211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