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2102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一、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对本区域的学习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二)教材内容:本节主要侧重介绍了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湿热的气候、稠密的人口”及“发展不平衡的经济”三方面的区域特征。(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在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两大组成部分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及主要国家,并说出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 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过程和方法: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特征和成因的能力,初步掌握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2、东南亚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3、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五)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法和学法(一)教法:本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二)学法:学生已经学过一年多的地理知识,在认知上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课堂上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相关材料,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在体现知识间的循序渐进的同时,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东南亚的相关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东南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新课讲授】1、 十字路口的位置:师: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生:明确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活动找到主要的地理事物和东南亚主要的国家。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 的重要地理位置。【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生:结合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和在图上找到的主要地理事物,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并对思考题进行讨论后作答。教师适当点拨:(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政区范围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师:出示东南亚地形图: 让学生在图中找到相关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形式自主学习,并完成多媒体出示的表格。注意用周围的实例提醒学生的思考方向。生:在图上认知东南亚多山的地形,并在图上找到这一区域的主要河流(如湄公河等),认识这些河流和中国的渊源;在此基础上找到东南亚各国的首都,并分析其与河流的关系,而后综合分析河流与城市的利弊关系。(使学生能通过地图,自行学习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掌握学习一个地方地形的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师:展示“坦博纳火山大爆发”图,后提问为何东南亚多火山?生:结合以前的知识和老师提供的六大板块示意图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进行思考。(通过阅读文字和观察图片了解东南亚多岛屿、多火山地震,海岛风光和火山是东南亚较具特色的旅游资源。)3、 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4、拓展练习,活学活用:以陈毅的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江上流,君喝江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为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地图,发散学生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灵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知识反馈】(1)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红河 B.湄公河 C.伊洛瓦底江 D.多瑙河(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之地(3)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4)一艘轮船正在泰国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 )A.小麦 B.水稻 C.石油 D.煤【板书设计】第一节 东南亚(一)重要的地理位置1、范围及组成部分2、主要国家: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二)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1、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四、教学反思此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量的图片和材料,并根据提供的图片材料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而后应用刚刚得出的结论继续下面的学习;教师力争在本节课做到知识点都是由学生自行得出。本节课还注意了学生身边事例的引入,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这节课也更注意了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力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