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11722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2、学习叙事详略,选材典型,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学习重点有详有略复述课文及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学习难点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学习过程一、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探险与科学考察 自1921年起,不断有人试图征服珠穆朗玛峰,但多遭失败。直至1953年5月29日,英国探险队的两名队员才第 1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的3名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9名队员又一次从北坡集体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并在主峰顶竖起了 3米高的觇(chn)标。据此觇标中国第 1次测得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程。与登山活动相配合,中国科学院也多次组织了大规模综合考察,进行了地质、 地理、 生物和高山生理等多门学科的研究。1988年5月中、日、尼3国运动员实现了从南、北坡登顶跨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1989年建立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二、作者简介郭超人(1934xx),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三、写作背景: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历史回顾1960年登珠峰登山队214名成员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3月19日,在海拔5120米处设大本营。为确保登顶成功,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分批进行了三次适应性行军。5月24日,登顶的总攻打响四、字词认读 缭绕 砭骨 履践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养精蓄锐阴霾 余暇 耸立五、初读体会1阅读课文,梳理登山经过。时间 登山经过(地点、人物)5.24上午9时王等四人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2小时后 “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继前5小时后 通过搭人梯,终于登上岩顶天色黑下来 向最后二三百米路途艰难前进。刘连满留氧气,写遗书。茫茫夜色中 三名队员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匍匐前进夜更深沉 到达8830米处,氧气全部用完夜色朦胧,星斗闪闪 登上峰顶,完成从北坡攀登的创举2概述经过,注意详略3详:征服“第二台阶”;刘连满献氧气二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靠什么来战胜?遇到的困难:1、山路陡峭、2、天气严寒、3、身体虚弱、4、高山反应、5、缺乏氧气、6、黑夜登山靠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団结合作、敢于牺牲的精神来克服三、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单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假如没有二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的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蛛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六、质疑探讨1、文中写队员在突击顶峰时哪里最打动你?2 课文第12段中引用英国扬赫斯班的话有什么作用?为了表现珠峰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遇到困难的巨大和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3、刘连满没有最终登上主峰,可文中写他的文字最多,这样写是否偏离中心?他同样是英雄,值得赞赏。一是临危之时,把死亡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希望给战友的团队精神和牺牲精神;二是他不能到达顶峰,并非思想上的懈怠和精神上的畏缩,而是身体方面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4、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找一找,想想它们起什么作用?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作用:交代时间;渲染恶劣环境;突出神秘气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紧张中得些须放松。七、仿写夜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