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课时检测.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1623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课时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课时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课时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课时检测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知能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1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小球从被抛出到被接住这段过程()A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B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C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D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2(xx年温州八校联考)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不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可求出物体经过时的瞬时速度D可求出物体通过时的速度3(xx年广东六校高三联考)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D甲的末速度一定比乙的大4(xx年增城高三调研)在下面研究的对象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张继科打出的弧旋乒乓球B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 “长跑女王”特鲁纳什迪巴巴C研究在跳水比赛中的吴敏霞D研究李娜打出去的ACE球二、双项选择题5(东莞五校2011届高三联考)下列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等于零,其速度却可能很大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则速度也一定越来越小 C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较大,而加速度却可能较小D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却为负6(xx年广东六校高三联考)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05 m/sD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s7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以上说法都不对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A3 s B5 s C7 s D9 s三、非选择题10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第2 s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20 m,第4 s内通过5 m,则:(1)此汽车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2)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如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时刻/s1.02.03.05.07.09.510.5速度/(m s1)369121293(1)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 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12某部进行了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知能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1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按规定速度为8 m/s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A拖行路程为8 m,符合规定B拖行路程为8 m,不符合规定C拖行路程为4 m,符合规定D拖行路程为4 m,不符合规定2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头通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通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v2,则火车的中点通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A. B.C. D.3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 s内的平均速度为()A5.5 m/s B5 m/s C1 m/s D.0.5 m/s4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如图K121所示),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不可求得()图K121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二、双项选择题5电梯在启动过程中,近似看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1 s内的位移是2 m,第2 s内的位移是2.5 m由此可知()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25 m/sB第3 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C电梯的加速度是0.125 m/s2D电梯的加速度是0.5 m/s26(xx年湛江模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 s末的速度为10 m/s,则()A前10 s内位移一定是100 mB前10 s内位移不一定是100 mC加速度一定是2 m/s2D加速度不一定是2 m/s2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 s时间先后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 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 m/s,则()A车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B车的加速度为15 m/s2C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10 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 m9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三、非选择题10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第1 s内的位移是2 m,那么它在前3 s内的位移是多少?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大?11一辆卡车,它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2,如果要求它在急刹车后22.5 m内必须停下,假设卡车刹车过程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它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2)在此刹车过程中所用的最长时间 真题回放 12(2011年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13(2011年四川卷)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49 t,以54 km/h的速率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5 m/s2(不超载时则为5 m/s2)若前方无阻挡,问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多远?14(2011年新课标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知能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1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2 m B3.6 m C6.0 m D10.8 m2(2011年广东四校联考)从同一高度处同时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它们的初速度大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两球的加速度相同B两球触地瞬时的速度不同C两球运动的位移不同D两球运动的路程相同3(xx年福建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4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A13 B15C18 D19二、双项选择题5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回到出发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的位移和下降过程的位移相同B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整个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均相同D不管上抛初速度多大,上升过程的最后一秒位移总是一样的6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K131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慢调节水滴下落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取g10 m/s2)()图K131A普通光源即可B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02 sC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1 sD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5 s7为了求出某一高楼的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就能计算出高楼的高度?()A石子开始下落第1 s内的位移B石子开始下落第1 s内的平均速度C石子最后1 s内的位移D石子通过最后1 m的时间8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 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正在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竖直方向的运动,则(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 m/s2)()A球上升的时间为0.8 s B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4 m C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2 m D当一个小球刚刚落到手中时,相邻两个小球在同一高度9(xx年庆阳模拟)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三、非选择题10一个物体自由下落,试求:3 s末的速度,3 s内的位移,3 s内的平均速度,第3 s内的位移和第3 s内的平均速度11(xx年德州模拟)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12如图K132所示是我国某优秀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跳台距水面高度为10 m,此时她恰好到达最高位置,估计此时她的重心离跳台台面的高度为1 m,当她下降到手触及水面时要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这时她的重心离水面也是1 m(取g10 m/s2)(1)从最高点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其重心可以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则该运动员在空中完成一系列动作可利用的时间为多长?(2)假设该运动员身高160 cm,重心近似与其中点重合,则该运动员离开跳台的速度大小约多大?图K132第4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知能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1(xx年广东六校高三联考)如图K141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st图象表示出来(其中s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图中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图K141 A B C D2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K142所示,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图K142A往复来回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3如图K143所示的s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43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4(xx年惠州调研)如图K144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图K144A从同一地点出发 BA在B前3 m处CB在A前3 m处 DB在A前5 m处二、双项选择题5(xx年江门高三调研)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K14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45A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5 m/s2B05 s内合力的功率不断增大C第1 s内和第6 s内的合力的方向相反D第6 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6(xx年肇庆一模)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K14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46A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C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D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7(2011年湛江调研)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st图象如图K14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图K147 图K1488(xx年肇庆二模)如图K148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其中t22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t1 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C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t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9司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直到停止运动,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运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vt图象如图K149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49A司机的反应时间是t0B司机的反应时间是9t0C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D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三、非选择题10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求:(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11火车A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正前方同一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B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2v2;当v0vt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必有v1v2,所以正确选项应为A、B.10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由题设条件得第2 s内的位移等于6 m,第3 s内的位移等于10 m,所以前3 s内的位移等于(2610) m18 m.第3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0 m/s.11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v2v2ax,代入数据可解得v015 m/s.(2)t3 s.12D解析:只需将t1代入即可求出第1 s内的位移x6 m,A错误;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7 m/s,B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2 m/s2,xaT22 m,C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D选项正确13解:货车刹车时的初速度v015 m/s ,末速度为零,超载和不超载时的加速度分别是2.5 m/s2和5 m/s2,根据位移推论式得刹车距离为s代入数据,得超载时s45 m不超载时s22.5 m.14解:设甲开始的加速度为a,两段时间间隔都为t,则甲在两段时间内的总路程s甲at2(at)t(2a)t22.5at2乙在两段时间内的总路程s乙(2a)t2(2at)tat23.5at2由上两式得.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C解析: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2n1),由此可知s1s2s3135,即:s1s3151.2s3,解得s36.0 m,故C正确2A3D解析:设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自由下落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可得g(5 s)2g(4 s)218 m,解得g4 m/s2.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vgt8 m/s,选项A错误;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18 m/s,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是g(2 s)28 m,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是2 m,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8 m2 m6 m,选项C错误;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g(5 s)250 m,选项D正确4D解析:经过b点时的位移为hab,经过c点时的位移为hac,所以habhac19.5CD6CD解析:运用逐差法计算时间间隔,另外还需要考虑水滴位置的重叠特点若A、B、C、D四个位置处水滴为连续掉下的水滴,则设相邻两个水滴间时间间隔为T,则有CDBCgT2,得T,代入数据可得T0.1 s由于人观察水滴的视觉,在间歇光照时水滴位置可能出现重叠现象,因此照明光源应该间歇发光,且间歇时间为0.1 s或为0.1 s的整数倍,选项C、D正确7CD8AC解析:空中总有四个球,每两个相邻的球间的时间间隔为0.4 s,则每个球往返时间为1.6 s,即上升阶段时间为0.8 s,下落阶段时间也为0.8 s,故球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gt2100.82 m3.2 m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D错误9AC10解:因为vtgt,所以v39.83 m/s29.4 m/s又因为hgt2,所以h39.8 m/s232 m44.1 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3 s内的平均速度14.7 m/s第3 s实际上是第3个1 s第3 s的位移是3 s的位移与2 s位移的差,即ss3s244.1 m19.6 m24.5 m,第3 s内的平均速度24.5 m/s.11解:(1)设被人接住前1 s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则hvtgt2故v m/s9 m/s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tt s1s1.2 s.(2)竖直井的深度hv0tgt2111.2 m101.22 m6 m.12解:(1)这段时间人重心下降高度为10 m,根据hgt2得空中动作时间t,代入数据得t s1.4 s.(2)该运动员离开跳台后重心升高h(10.8) m0.2 m设离开跳台的速度为v0,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得v0 m/s2 m/s.第4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1C2.C3C解析:st图象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甲、乙两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误在vt图象中,t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4C5AC解析:斜率表示加速度,A、C正确;25 s匀速,合力功率不变,B错误;速度一直为正值,物体运动方向不变,D错6BC7AD解析:题中所给出的是st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t1时刻两车处在相同的位置,故A正确B错误;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可表示速度,则从图中可看出t1时刻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大,C错误;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D正确8BD解析:斜率表示加速度,A错;面积表示位移,0 t1时间内,乙位移大,甲位移小;0 t2时间内,甲、乙位移一样大,所以B、D正确,C错9AD10解:(1)汽车开动后速度由零逐渐增大,而自行车的速度是定值当汽车的速度还小于自行车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将越来越大,而一旦汽车速度增加到超过自行车速度时,两车距离就将缩小,因此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设经时间t两车相距最远,有v汽atv自,所以t s2 ssv自tat26 m.(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位移相等,则v自tat2,得t4 s,所以v汽at12 m/s.11解:后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当后车运动到与前车车尾时,如后车车速已降到等于甚至小于前车车速,则两车就不会相撞,故取s后ss前和v后v前求解取上述分析过程的临界条件,则有v1ta0t2sv2t,v1a0tv2两式联立可得a0所以当a时,两车便不会相撞12D13BC解析:如图D37所示,在时刻t1,b车追上a车,选项A错误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在t1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选项C正确,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