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0784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2020年高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2020年高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解析一、解答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1(3分)(xx颍泉区校级二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2(3分)(xx秋南京期中)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CY的能量一定高于ND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3(3分)(xx秋库尔勒市校级期末)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 浓硫酸 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4(3分)(xx秋南京期中)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 少许H2O 升温 CH3COONa固体 降温 KCl溶液ABCD5(3分)(xx秋南京期中)如图是某条件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B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b曲线是未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N2+3H2H=92 kJmol16(3分)(2011秋临夏州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7(3分)(xx秋南京期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的热量为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8(3分)(xx上海模拟)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水湿润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D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9(3分)(xx秋信阳期末)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vB化学平衡常数KC水的离子积常数KwD弱酸的电离常数Ka10(3分)(xx滑县校级模拟)某温度下,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a的数值一定大于9B为氨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C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D完全中和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V(NaOH)V(氨水)11(3分)(xx秋南京期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用0.xx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B常温下,反应2A (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12(3分)(xx秋南京期中)已知2SO2(g)+O2(g)2SO3(g)H=a kJmol1(a0)恒温恒容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经过2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放热0.025a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2min内,v (SO2)=0.25 molL1min1B若再充入0.1molSO3,达到平衡后SO3的质量分数会减小C在1min时,c(SO2)+c(SO3)=0.01 molL1D若恒温恒压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平衡后反应放热小于0.025a kJ13(3分)(xx秋南京期中)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aA(g)+bB(g)hH(g)达到平衡后,A、B、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和h mol已知a+b=2h,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平衡不移动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B的体积分数增大Da mol/Lc(A)2a mol/L14(3分)(xx秋南京期中)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D(s)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表示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该平衡的影响B图表示减小压强对该平衡的影响C图表示温度对该平衡的影响,温度:乙甲D图表示催化剂对该平衡的影响,催化效率:甲乙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5(4分)(xx大东区校级一模)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一元酸溶液的pH=1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1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22D用pH=11的NaOH溶液V1L与V2L0.1 molL1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V1V216(4分)(xx秋南京期中)pH=2的CH3COOH溶液;pH=2的H2SO4溶液;pH=12的氨水;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水电离的c(H+):=B将、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C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最大D向10mL上述四溶液中各加入90mL水后,溶液的pH:17(4分)(xx秋南京期中)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磷酸/硅藻土)表面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CH2CH2(g)+H2O(g)CH3CH2OH(g),副产物有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如图是乙烯的总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乙醇的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B目前工业上采用250300,主要是因为在此温度下乙烯的转化率最大C目前工业上采用加压条件(7 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D相同催化剂下,在30014.70 MPa乙醇产率反而比3007.85 MPa低得多,是因为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8(4分)(xx桃城区校级一模)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 A、0.1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t1阶段 c(B)未画出图乙为t2后改变互不相同的某一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t3t4阶段使用了催化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t1=15 s,生成物C在 t0t1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molL1s1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t5t6改变的条件是升高化学反应的温度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D该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3AB+2C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2分)19(5分)(xx秋南京期中)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25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H+浓度来测定溶液的pH(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填字母)A向水中加入NaHSO4B向水中加入FeCl3C加热水至100其中c(H+)=1106 molL1D在水中加入CaO固体(2)现欲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色,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若用pH计测定,则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3)0.1molL1HA酸pH=2,将其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HA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0(4分)(xx秋岑巩县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态(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1(8分)(2011秋柯城区校级期末)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4)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1,N2H4(g)+O2(g)N2(g)+2H2O (g);H=53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2(6分)(xx秋南京期中)(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选择仪器(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将标准液NaOH放在锥形瓶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为:(2)25时,在25m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友情提醒: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原溶液中:c(NaOH)=molL1在B点处:c(CH3COO)c(Na+)(填、=)a 12.5 (填、=)23(10分)(xx秋武汉校级期末)t时,将3mol A和1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0.8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x=;(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填字母)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 mol C,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 mol;(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24(9分)(xx秋启东市期末)(1)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实线)图中数据a(1,6)代表的意思是:在l 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mol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最小的是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对应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曲线对应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2)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等量的CO2和H2O(g)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030h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v()和v()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xx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六合高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1(3分)(xx颍泉区校级二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热点问题分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答:解:A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故A正确;B使用新型能源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降低消耗,节约能源的做法2(3分)(xx秋南京期中)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CY的能量一定高于ND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X的能量与Y的能量关系无法确定,故A错误;B反应的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故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故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放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关系,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中反应为放热反应来解答,难度不大3(3分)(xx秋库尔勒市校级期末)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 浓硫酸 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OH(aq)=H2O;H=一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H2SO4;稀硝酸,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所以H1H3H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放出的能量多,H反而小4(3分)(xx秋南京期中)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 少许H2O 升温 CH3COONa固体 降温 KCl溶液ABC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Fe过量,生成氢气由盐酸决定,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小氢离子浓度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即可,以此来解答解答:解:NaOH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不选;H2O,对盐酸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但物质的量不变,故选;升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不选;CH3COONa固体,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但物质的量不变,故选;降温,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选;KCl溶液,相当于对盐酸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但物质的量不变,故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意Fe过量,改变浓度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3分)(xx秋南京期中)如图是某条件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B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b曲线是未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N2+3H2H=92 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b应为加入催化剂,1mol氮气和3mol氢气,反应热为H=92 kJmol1,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故A错误;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b应为加入催化剂,故C正确;D.1mol氮气和3mol氢气,反应热为H=92 kJmol1,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N2+3H2H=184 kJmol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高频考点,侧重于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图象分析判断,反应能量变化,催化剂作用分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6(3分)(2011秋临夏州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B有些强电解质为共价化合物,有些弱电解质为离子化合物;C根据强电解质的定义解答;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浓度越小导电能力越弱解答: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浓度越小导电能力越弱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硫酸钡是强电解质,难溶于水,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CH3COOH为弱电解质,易溶于水,当乙酸浓度比较大时,离子的浓度大,导电能力强,故A错误;B氯化氢为强电解质,但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氧化铝为弱电解质,但它是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即溶于水的部分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变成阴阳离子的化合物,故C正确;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不一定为弱电解质,如硫酸钡是强电解质,难溶于水,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导电能力大小与强弱电解质的关系,注意“导电能力大小与离子浓度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3分)(xx秋南京期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的热量为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据燃烧热的概念分析,注意H生成的是否是液态水;B、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C、符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D、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解答:解: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表示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液态水放出热量为890.3kJ,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故A错误;B、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生成2mol氨气放出的热量大于38.6kJ,故B错误;C、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各物质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可逆反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书写,题目难度中等8(3分)(xx上海模拟)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水湿润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D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使用pH试纸时,不能用蒸馏水湿润,否则可能影响测定结果;B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盛放,可以选用酸式滴定管;C检验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解答:解:ApH使用不能用水润湿,对于呈一定酸碱性的溶液,会影响测定结果,故A错误;B滴定管最小读数为0.01mL,且酸式滴定管用于盛放酸性溶液或者氧化性的溶液,故B正确;C检验氨气使用的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C错误;D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能够将玻璃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所以盛放碱溶液的试剂瓶的塞子不能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或木塞,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试纸的使用方法、常见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常见计量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明确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及正确保存方法9(3分)(xx秋信阳期末)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vB化学平衡常数KC水的离子积常数KwD弱酸的电离常数Ka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离子积常数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有效碰撞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C、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D、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解答:解: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符合;B、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故B符合;C、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增大,故C不符合;D、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故D不符合;故选B点评:考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与水的离子积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10(3分)(xx滑县校级模拟)某温度下,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a的数值一定大于9B为氨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C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D完全中和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V(NaOH)V(氨水)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根据信息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具有相同的体积和pH,由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则氢氧化钠的浓度小,氨水浓度大,在稀释时由氨水的电离平衡可知,促进氨水的电离,则氨水中的离子浓度大,即I是氢氧化钠的pH变化曲线,是氨水的变化曲线,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100倍,pH=9,而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加水促进电离,则a的数值一定大于9,故A正确;B由图可知,开始的pH相同,在稀释时由氨水的电离平衡可知,促进氨水的电离,则氨水中的离子浓度大,可知I为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为氨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故B正确;C稀释后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大,则水的电离程度较小,故C错误;D由于氨水浓度较大,则完全中和稀释后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V(NaOH)V(氨水),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图,明确强碱溶液在稀释时的pH的变化程度及相同pH时强碱的浓度比弱碱的浓度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1(3分)(xx秋南京期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用0.xx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B常温下,反应2A (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要使醋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呈中性,则醋酸应该稍微过量;B、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说明:HTS0,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熵增大,据此判断焓变;C、升高温度,可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解答:解:A、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要使醋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呈中性,则醋酸应该稍微过量,如果二者恰好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B、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说明:HTS0,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熵增大,要使HTS0,则H一定大于0,故B正确;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氢气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A,注意盐类水解12(3分)(xx秋南京期中)已知2SO2(g)+O2(g)2SO3(g)H=a kJmol1(a0)恒温恒容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经过2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放热0.025a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2min内,v (SO2)=0.25 molL1min1B若再充入0.1molSO3,达到平衡后SO3的质量分数会减小C在1min时,c(SO2)+c(SO3)=0.01 molL1D若恒温恒压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平衡后反应放热小于0.025a kJ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反应热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计算v (SO2);B平衡后再充入0.1molSO3,平衡向逆反应移动,但移动的结果不会消除SO3含量增大;C根据硫元素守恒进行解答;D若恒温恒压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所到达的平衡,相当于在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较原平衡大解答:解:A.2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放热0.025a kJ,故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2mol=0.05amol,故v (SO2)=0.0025 molL1min1,故A错误;B平衡后再充入0.1molSO3,平衡向逆反应移动,但移动的结果不会消除SO3含量增大,故重新达平衡后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增大,故B错误;C开始投入0.1molSO2,容器内S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混合物中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含有S原子,故c(SO2)+c(SO3)=0.01 molL1,故C正确;D若恒温恒压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所到达的平衡,相当于在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较原平衡大,则平衡后反应放热大于0.025a kJ,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难度中等,注意D选项构建平衡建立的途径进行比较13(3分)(xx秋南京期中)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aA(g)+bB(g)hH(g)达到平衡后,A、B、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和h mol已知a+b=2h,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平衡不移动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B的体积分数增大Da mol/Lc(A)2a mol/L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来判断;C、根据平衡的移动知识来确定B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D、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不考虑平衡移动,A的物质的量为原来的2倍,但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A的物质的量小于原来的2倍解答:解:A、达到平衡后,ABH的物质分别为amol、bmol、hmol,已知a+b=2h,证明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故A错误;B、混合气体密度等于混合气体质量除以体积,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体积不变,质量增大,混合气体密度增大,故B错误;C、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平衡虽正向移动,但各组分的浓度都比原平衡大,B的体积分数也增大,故C正确;D、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不考虑平衡移动,A的物质的量为原来的2倍,但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A的物质的量小于原来的2倍,即A的浓度应为amoln(A)2amol,体积不知不能判断浓度大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分析判断,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应用,注意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3分)(xx秋南京期中)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D(s)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表示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该平衡的影响B图表示减小压强对该平衡的影响C图表示温度对该平衡的影响,温度:乙甲D图表示催化剂对该平衡的影响,催化效率:甲乙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在增大的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变化不影响平衡移动,只一些反应速率;C、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和升温时平衡向逆向移动分析;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解答:解: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在增大的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所以逆反应速率在t1时刻不变,不会离开原平衡点,故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变化不影响平衡移动,但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故B正确;C、先拐先平数值大,说明乙的温度高于甲,升温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故C正确;D、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的图象题,注意固定变量法的运用,难度较大,考查角度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5(4分)(xx大东区校级一模)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一元酸溶液的pH=1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1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22D用pH=11的NaOH溶液V1L与V2L0.1 molL1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V1V2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根据溶液中c(OH)与c(H+)的比值结合溶液的离子积常数Kw计算出溶液的c(H+),判断出酸的强弱性质,再根据与碱反应的性质判断反应后溶液的pH;A根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计算溶液的PH;B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C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D氢氧化钠是强碱,HA是弱酸,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酸应该稍微过量解答:解:A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mol/L结合c(H+)c(OH)=1014可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8mol/L,所以c(H+)=0.001mol/L,氢离子浓度小于酸浓度,所以该酸是弱酸,溶液的PH=3,故A错误;B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1,故B正确;C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4,故C错误;DpH=11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0.001mol/L,氢氧化钠是强碱,HA是弱酸,假设HA是强酸,则NaOH和HA的体积之比为100:1,实际上HA是弱酸,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NaOH与HA体积之比小于100:1,但仍然存在V1V2 ,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pH的简单计算等知识点,注意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为易错点16(4分)(xx秋南京期中)pH=2的CH3COOH溶液;pH=2的H2SO4溶液;pH=12的氨水;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水电离的c(H+):=B将、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C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最大D向10mL上述四溶液中各加入90mL水后,溶液的p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酸碱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B强酸和强碱后溶液呈中性,证明酸碱恰好中和反应;C弱酸存在电离平衡,随反应进行电离出的氢离子继续和铝反应;D加水稀释,强酸强碱溶液的PH变化最大,若酸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稀释促进电离解答:解:A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相同,酸和碱溶液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强酸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强碱弱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相同,故A正确;B强酸和强碱恰好中和,pH=7,消耗溶液的体积=,故B错误;C和等量铝粉反应,醋酸存在电离平衡,随反应进行,电离出的氢离子和铝继续反应,生成氢气最多,故C错误;D弱电解质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值应该,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和溶液的pH的计算问题,溶液酸碱性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 相对大小比较判断,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7(4分)(xx秋南京期中)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磷酸/硅藻土)表面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CH2CH2(g)+H2O(g)CH3CH2OH(g),副产物有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如图是乙烯的总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乙醇的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B目前工业上采用250300,主要是因为在此温度下乙烯的转化率最大C目前工业上采用加压条件(7 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D相同催化剂下,在30014.70 MPa乙醇产率反而比3007.85 MPa低得多,是因为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温度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据此判断;B、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温度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低,低温有利于乙烯的转化;C、由图可知,温度一定,压强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高,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D、由图可知,在30014.7MPa乙烯的转化率比3007MPa高得多,但乙醇的产率却低很多,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有副产物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生成,据此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温度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温度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低,低温有利于乙烯的转化,采用250300不是考虑乙烯的转化率,可能是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反应速率等,故B错误;C、由图可知,温度一定,压强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高,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采用加压条件(7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有副产物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生成,由图可知,在30014.7MPa乙烯的转化率比3007MPa高得多,但乙醇的产率却低很多,应是副产物的生成,导致乙醇产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影响平衡的元素、对工业生成条件控制的分析等,难度中等,D选项注意根据题目信息进行解答18(4分)(xx桃城区校级一模)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 A、0.1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t1阶段 c(B)未画出图乙为t2后改变互不相同的某一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t3t4阶段使用了催化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t1=15 s,生成物C在 t0t1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molL1s1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t5t6改变的条件是升高化学反应的温度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D该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3AB+2C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v(C);B、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减小且相等,平衡不移动,如是降低温度,平衡移动发生移动,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t5t6阶段应为升高温度C、反应中A的浓度变化为0.15mol/L0.06mol/L=0.09mol/L,C的浓度变化为0.11mol/L0.05mol/L=0.06mol/L,反应中A与C的计量数之比为0.09:0.06=3:2,t3t4阶段与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则t4t5阶段应为减小压强,则该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前后相等,据此判断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D、反应中A的浓度变化为0.15mol/L0.06mol/L=0.09mol/L,C的浓度变化为0.11mol/L0.05mol/L=0.06mol/L,反应中A与C的计量数之比为0.09:0.06=3:2,t3t4阶段与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则t4t5阶段应为减小压强,则该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前后相等,据此判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若t1=15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0.004molL1s1,故A正确;B、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减小且相等,平衡不移动,如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平衡移动发生移动,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t5t6阶段正逆反应速都增大,平衡发生移动,应为升高温度故B正确;C、反应中A的浓度变化为0.15mol/L0.06mol/L=0.09mol/L,C的浓度变化为0.11mol/L0.05mol/L=0.06mol/L,反应中A与C的计量数之比为0.09:0.06=3:2,t3t4阶段与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则t4t5阶段应为减小压强,则该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前后相等,则有:3A(g)B(g)+2C(g),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0.09mol/L的A,则生成0.03mol/L的B,容器的体积为=2L,生成B的物质的量为0.03mol/L2L=0.06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为0.05mol/L2L=0.1mol,所以起始时B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6mol=0.04mol,故C错误;D、由C中分析可知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计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