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2.3.2 大气环境课堂互动与探究 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036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地理 2.3.2 大气环境课堂互动与探究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中地理 2.3.2 大气环境课堂互动与探究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中地理 2.3.2 大气环境课堂互动与探究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2.3.2 大气环境课堂互动与探究 湘教版必修1知识点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的因素主要是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受热力因素影响形成的气压带,主要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如下图)2在动力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如下图)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如下表所示:气压带分布成因特性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例1】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的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数据表示纬度数。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列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解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的中心点是南极点,E位于30S40S,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D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应为西北风。答案(1)B(2)B知识点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2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南移,则向南移动。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例2】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如下图),回答(1)(2)题。(1)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低压强盛B上海盛行西北风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 D印度半岛高温多雨解析根据所在的纬度,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应该是北半球冬季。该季节,亚洲高压强盛,上海盛行西北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皆偏南,印度半岛在东北季风控制下低温少雨。答案(1)A(2)B知识点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由于海陆分布使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复杂化,大陆上的高、低气压中心与海洋上的高、低气压中心差别很大,列表说明如下:2.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差异【例3】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图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风向:风从_吹向_。(2)判断季节:这种风一般在_季出现。(3)此时是北太平洋上_(气压中心)强盛的季节和亚欧大陆上_(气压中心)强盛的季节。解析从图中大陆等压面向近地面凸出,海洋等压面向高空凸出可推断:近地面大陆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在北半球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强盛。答案(1)海洋陆地(2)夏(3)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知识点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的形成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点拨:运用规律巧记各气压带或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降水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是: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有充足的水汽。依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降水较多降水稀少【例4】读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处的风向。(2)图中处的风向为_风。(3)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成因主要有_、_。(4)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5)季风气候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A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B台风造成的危害C容易发生旱涝灾害D降水年际变化很大解析由亚欧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可以判断季节或月份。冬季海洋上形成低气压,而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气流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冬季风,夏季则相反,所以图甲表示1月季风图,图乙表示7月季风图。季风气候突出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季风的强弱及进退规律的反常,会发生旱涝灾害。答案(1)西南风(2)西北(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雨热同期,夏季风为我国农业的生产带来了丰富的热量和降水(5)C活 动 参 与一、课本第52页活动1图233中自左向右表示的节气依次是夏至日、春分日或秋分日、冬至日。2.二、课本第52页活动1南北纬1020之间的地区:7月份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影响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地,给这些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1月份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左偏形成西北季风,影响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给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气压带、风带向高纬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在此纬度范围之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冬季气压带、风带移向低纬,西风带控制在此纬度范围之间,西风从海洋上给该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形成温和多雨的气候。2第一个表格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热力原因上升气流 形成湿热的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下沉气流 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上升气流 形成温和湿润的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下沉气流 形成寒冷干燥的气候第二个表格低纬信风带南北纬30之间东北风东南风 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中纬西风带南北纬4060之间西南风西北风 形成温和湿润的气候极地东风带南北纬6090之间东北风东南风 形成寒冷干燥的气候三、课本第54页活动1甲为1月,乙为7月。依据东亚和南亚地区的季风风向判断。甲图中东亚地区吹西北风,南亚地区吹东北风;乙图中东亚地区吹东南风,南亚地区吹西南风。2甲图中东亚地区吹西北季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太平洋上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亚欧大陆指向太平洋,右偏形成西北季风。甲图中南亚地区吹东北季风,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受到赤道低压的吸引,然后右偏形成东北季风。3乙图中东亚地区风向为东南季风,此时亚欧大陆上为印度低压,太平洋上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太平洋指向亚欧大陆,然后右偏形成东南季风;乙图中南亚地区的风向为西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造成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