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524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关系中,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O2 和O3B16O 和18OC正丁烷和异丁烷D甲烷和乙烷2(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Ba2+,H+,Cl,SO42BK+、Ca2+、NO3、CO32CHCO3、Na+、H+、NO3DNa+、K+、CO32、NO33(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3gNa中,原子总数为NAB2L浓度为1mol/L NaCl溶液中,Na+的总数为2NAC16g O2所含的分子数为NAD标况下11.2L 的CH4,分子总数为0.5NA4(3分)(xx秋南平校级期末) 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且静置后分层B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可以燃烧5(3分)(2011春荥阳市校级期末)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最好的方法是()A加入氢气与乙烯反应B点燃C通入适量溴水D通过KMnO4溶液6(3分)(xx秋景洪市期末)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CH2=CHCNBCH2=CHCH=CH2CD7(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CH3)2CHCH2CH2CH3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生成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有()A5种B4种C3 种D6种8(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时刻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 (A)=0.15mol/(Lmin) v (B)=0.6mol/(Lmin) v(C)=0.45mol/(Lmin) v(D)=0.40mol/(Lmin),则这四个时段的速率由快至慢的顺序为()AB=CD=9(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下列各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ABCD10(3分)(xx秋景洪市校级期末)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不含Fe2+B溶液中的Fe2+ 离子被氯气还原为Fe3+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离子,不含Fe3+D溶液中同时含Fe2+ 或Fe3+离子11(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将一定量的乙烷完全燃烧,使所有的气体按顺序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和氢氧化钾的硬质玻璃管,氢氧化钾管的质量增加了2.2g,则乙烷在标准状况下体积()A0.56LB1.12LC2.24LD3.36L12(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中,既能溶于盐酸溶液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氧化物是()AMgOBAl2O3CFe2O3DAl(OH)3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16分)13(4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与氢气完全加成后,能生成2甲基丁烷的烃是()ACH2=CHCH2CH3BCH2=C(CH3) CH=CH2C(CH3)2CHCH=CH2D(CH3)3CCHCH214(4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如表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原子序数的4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BAA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价BA、B、C依次是氧、氯、磷CB元素的单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DC单质常用来制作计算机的芯片15(4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使溴水因化学反应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BCDC6H1416(4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0.1mol完全燃烧得0.12mol二氧化碳和3.6克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一定没有丙烷C可能有丁烷D一定有乙炔三填空题:(共32分)17(6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以下各物质中,属于烃的是;属于脂环烃的是; 属于芳香烃的是属于醛类物质的是;属于酯类物质的是:,属于酸类物质的是:(1)CH3CH=CHCH2CH2CH3 (2)CH3CH2CHO(3) (4) (5)CH3COOH3(6) (7) (8) (9)18(6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给下列有机物命名:(1)(2)(3)19(12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1)乙烯使溴水褪色:(2)2丁烯与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3)由丙烯制得聚丙烯:(4)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制TNT:20(8分)(xx秋龙华区校级期末)现有一包固体粉未,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现进行如下实验: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4)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检验方法是(写出简要的步骤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三实验题(10分)21(10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 他们设计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1)A中选用装置(填写装置的序号)制取氯气(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部分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3)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在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22(6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已知某有机物为烃类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4,且经测定其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为89.6%,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2)经测定该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试写出该分子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xx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关系中,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O2 和O3B16O 和18OC正丁烷和异丁烷D甲烷和乙烷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注意把握好三要素: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化合物解答:解:A、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16O和18O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位素,故B错误;C、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甲烷和乙烷,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为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等基本概念,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的区别是解本题的关键2(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Ba2+,H+,Cl,SO42BK+、Ca2+、NO3、CO32CHCO3、Na+、H+、NO3DNa+、K+、CO32、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C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HCO3、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3gNa中,原子总数为NAB2L浓度为1mol/L NaCl溶液中,Na+的总数为2NAC16g O2所含的分子数为NAD标况下11.2L 的CH4,分子总数为0.5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求出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钠中含NA个原子来分析;B、求出氯化钠的物质的量n=CV,然后根据1mol氯化钠中含1mol钠离子来分析;C、求出氧气的物质的量n=,然后根据分子个数N=nNA来计算;D、求出甲烷的物质的量n=,然后根据N=nNA来计算解答:解:A、钠的物质的量n=,含有的钠原子数N=nNA=NA,故A正确;B、氯化钠的物质的量n=CV=1mol/L2L=2mol,而1mol氯化钠中含1mol钠离子,故2mol氯化钠含2mol钠离子,故B正确;C、氧气的物质的量n=0.5mol,而分子个数N=nNA=0.5NA,故C错误;D、甲烷的物质的量n=0.5mol,分子个数N=nNA=0.5NA,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状态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4(3分)(xx秋南平校级期末) 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且静置后分层B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可以燃烧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中含苯环和碳碳双键,结合苯及烯烃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溴水褪色,且静置后分层,故A正确;B含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故B正确;C含苯环,易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故C错误;D该有机物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熟悉苯和烯烃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3分)(2011春荥阳市校级期末)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最好的方法是()A加入氢气与乙烯反应B点燃C通入适量溴水D通过KMnO4溶液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解答:解:A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不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且能引入新的杂质,故A错误;B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将乙烷中的乙烯除去,二者均燃烧,故B错误;C通入溴水中,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溴水褪色,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故C正确;D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但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和除杂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乙烷和乙烯的性质的异同,注意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题中乙烯虽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但不能鉴别和除杂6(3分)(xx秋景洪市期末)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CH2=CHCNBCH2=CHCH=CH2CD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压轴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根据苯环为平面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以及乙炔为直线结构来分析各物质的共面原子解答:解:A、CH2=CHCN相当于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N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CN中两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B、CH2=CHCH=CH2相当于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烯基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乙烯基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面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所有原子可能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苯为平面结构,苯乙烯相当于苯环上的一个氢被乙烯基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乙烯基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面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所有原子可能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D、该分子相当于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1,3二丁烯2丁基取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甲烷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机物的共面知识的认识,难度较大,分析时可根据已学过的甲烷、乙烯、苯的结构来类比判断7(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CH3)2CHCH2CH2CH3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生成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有()A5种B4种C3 种D6种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根据分子中等效H原子判断,分子中由几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几种异构体解答:解:(CH3)2CHCH2CH2CH3中有5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5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等,难度中等,确定分子的等效H原子是关键8(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时刻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 (A)=0.15mol/(Lmin) v (B)=0.6mol/(Lmin) v(C)=0.45mol/(Lmin) v(D)=0.40mol/(Lmin),则这四个时段的速率由快至慢的顺序为()AB=CD=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以同一个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解答:解:A+3B=2C+2D,v(A)=0.15mol/(Lmin);v(A):v(B)=1:3,故v(A)=v(B)=0.6mol/(Lmin)=0.2mol/(Lmin);v(A):v(C)=1:2,故v(A)=0.5v(C)=0.50.45mol/(Lmin)=0.225mol/(Lmin);v(A):v(D)=1:2,故v(A)=0.5v(D)=0.50.4mol/(Lmin)=0.2mol/(Lmin);故四种不同时刻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要注意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要以同一个物质进行比较9(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下列各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ABC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原电池的形成条件: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互连接(或接触);4、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分析选项解答:解:A、两个电极活泼性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B、酒精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锌与稀硫酸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构成条件,故C正确;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化学相关知识,注意原电池构成条件是关键,难度中等10(3分)(xx秋景洪市校级期末)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不含Fe2+B溶液中的Fe2+ 离子被氯气还原为Fe3+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离子,不含Fe3+D溶液中同时含Fe2+ 或Fe3+离子考点: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铁离子检验方法:溶液中加入硫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是含有三价铁离子;亚铁离子检验方法: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说明原溶液含有亚铁离子,加入氯水发生反应为:2Fe2+Cl2=2Fe3+2Cl,生成的铁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生成血红色溶液解答:解: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说明原溶液含有亚铁离子,A、原溶液滴加KSCN的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一定没有铁离子,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亚铁离子,故A错误;B、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为铁离子,故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离子,不含Fe3+,故C正确;D、滴加KSCN的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没有铁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掌握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关系11(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将一定量的乙烷完全燃烧,使所有的气体按顺序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和氢氧化钾的硬质玻璃管,氢氧化钾管的质量增加了2.2g,则乙烷在标准状况下体积()A0.56LB1.12LC2.24LD3.36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C2H6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使所有的气体按顺序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KOH的硬质玻璃管,无水氯化钙吸收H2O、KOH吸收CO2生成K2CO3和H2O,所以KOH管增加的质量为CO2的质量,n(CO2)=0.05mol,根据C原子守恒得n(C2H6)=n(CO2)=0.05mol=0.025mol,根据V=nVm计算乙烷体积解答:解:C2H6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使所有的气体按顺序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KOH的硬质玻璃管,无水氯化钙吸收H2O、KOH吸收CO2生成K2CO3和H2O,所以KOH管增加的质量为CO2的质量,n(CO2)=0.05mol,根据C原子守恒得n(C2H6)=n(CO2)=0.05mol=0.025mol,V(C2H6)=nVm=0.025mol22.4L/mol=0.56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明确各物质吸收的物质是解本题关键,利用原子守恒进行计算,题目难度不大12(3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中,既能溶于盐酸溶液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氧化物是()AMgOBAl2O3CFe2O3DAl(OH)3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等;某些非金属:Si、S等;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解答:解:A、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只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错误;B、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盐酸之间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故B正确;C、氧化铁是减小氧化物,和盐酸发生反应,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和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知识归纳,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16分)13(4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与氢气完全加成后,能生成2甲基丁烷的烃是()ACH2=CHCH2CH3BCH2=C(CH3) CH=CH2C(CH3)2CHCH=CH2D(CH3)3CCHCH2考点:烯烃分析:根据不饱和键的加成原理,不饱和键中的一个键或两个键断开,结合H原子,生成2甲基丁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即得到烯烃,或各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三键解答:解:根据能跟H2加成生成2甲基丁烷,说明A分子为含5个C原子的不饱和烃,其碳骨架为,A可能含一个三键或两个双键或一个双键,若为炔烃,则为,3甲基1丁炔;若为二烯烃,存在两个CC,则结构简式为,2甲基1,3丁二烯,故B正确;若为单烯烃,则存在一个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3,2甲基1丁烯;CH3C(CH3)=CHCH3,2甲基2丁烯,故C正确;CH3CH(CH3)CH=CH2,3甲基1丁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较大,注意根据烯和炔烃的加成原理解题14(4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如表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原子序数的4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BAA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价BA、B、C依次是氧、氯、磷CB元素的单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DC单质常用来制作计算机的芯片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A处于第二周期,B、C处于第三周期,已知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原子序数的4倍,设A的原子序数x,则B的原子序数为x+7、C的原子序数为x+9,则:x+7+x+9=4x,解得:x=8,则A为O元素、B为Cl元素、C为P元素,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可A处于第二周期,B、C处于第三周期,已知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原子序数的4倍,设A的原子序数x,则B的原子序数为x+7、C的原子序数为x+9,则:x+7+x+9=4x,解得:x=8,则A为O元素、B为Cl元素、C为P元素,AA为O元素,氧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A、B、C依次是氧、氯、磷元素,故B正确;CB为Cl元素,Cl常温下单质为黄绿色的氯气,故C正确;DC为P,而常用来制作计算机的芯片的为Si单质,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根据题干信息正确推断各元素名称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15(4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使溴水因化学反应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BCDC6H14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由选项可知,含苯环、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H、烃基上H均可发生取代反应,但苯的同系物不能与溴水反应,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含苯环可加成,苯环上H及乙基上H均可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故A选;B含苯环可加成,苯环上H及甲基上H均可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故B选;C含苯环、双键可加成,苯环上H可发生取代反应,含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故C不选;DC6H14为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与溴水、高锰酸钾均不反应,故D不选;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苯的同系物及烯烃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6(4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0.1mol完全燃烧得0.12mol二氧化碳和3.6克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一定没有丙烷C可能有丁烷D一定有乙炔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出3.6克水的物质的量,根据H原子、C原子守恒计算混合物的平均分子组成,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二氧化碳和3.6克水,平均分子组成C原子数为:=1.6,3.6克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平均分子组成中H原子数为:=4,则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6H4,根据C原子可知,该烃一定含有CH4,根据H原子可知,另一种烃的分子中H原子数目一定为4,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烃一定含有CH4,故A正确;B丙烷分子中含有8个H原子,所以一定不含丙烷,故B正确;C另一种烃的分子中H原子数目为4,丁烷分子中含有10个H,所以一定不含丁烷,故C错误;D该烃一定含有CH4,另一种烃的分子中H原子数目为4,不可能含有乙炔,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平均分子式法在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的应用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三填空题:(共32分)17(6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以下各物质中,属于烃的是(1)(3)(4)(6)(7)(8);属于脂环烃的是(3)(4); 属于芳香烃的是(6)(7)属于醛类物质的是(2);属于酯类物质的是:(5),属于酸类物质的是:(9)(1)CH3CH=CHCH2CH2CH3 (2)CH3CH2CHO(3) (4) (5)CH3COOH3(6) (7) (8) (9)考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分析:烃是只有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包含脂肪烃和芳香烃;脂肪烃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为链烃基结构结构;芳香烃是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含有CHO官能团的属于醛;含有COOH官能团的属于羧酸;含有COOC官能团的属于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依据分析可知,属于烃的是:(1)(3)(4)(6)(7)(8);属于脂环烃的是:(3)(4);属于芳香烃的是:(6)(7);属于醛的是:(2);属于酯的是:(5;属于羧酸的是:(9),故答案为:(1)(3)(4)(6)(7)(8);(3)(4);(6)(7);(2);(5);(9)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分类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的题量稍大18(6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给下列有机物命名:(1)3,3,5三甲基庚烷(2)3甲基2戊烯(3)3甲基2戊炔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根据烷烃烷烃命名原则完成: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解答:解:(1)选取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最长的碳链含有7个C,主链为庚烷,然后从取代基最近的一端且含有支链最多的右边开始编号,该有机物的命名为:3,3,5三甲基庚烷,故答案为:3,3,5三甲基庚烷;(2)该有机物为烯烃,选取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最长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主链为戊烯,然后从距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双键在2号碳原子,3号碳原子上有一个取代基甲基,命名为:3甲基2戊烯,故答案为:3甲基2戊烯;(3)该有机物为炔烃,选取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最长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主链为戊炔,然后从距离碳碳三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三键在2号碳原子,3号碳原子上有一个取代基甲基,命名为:3甲基2戊炔,故答案为:3甲基2戊炔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的系统命名原则,注意书写规范19(12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1)乙烯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2)2丁烯与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CH3CH=CHCH3+HClCH3CH2CHClCH3;加成反应(3)由丙烯制得聚丙烯:;加聚反应(4)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制TNT:,取代反应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1)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2)2丁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3)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4)甲苯在浓硫酸作用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解答:解:(1)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2)2丁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CH3CH=CHCH3+HClCH3CH2CHClCH3,故答案为:CH3CH=CHCH3+HClCH3CH2CHClCH3;加成反应;(3)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加聚反应;(4)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TNT,即三硝基甲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点评: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有机反应条件及反应类型,题目难度不大20(8分)(xx秋龙华区校级期末)现有一包固体粉未,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现进行如下实验: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aCO3、Na2SO4、CuSO4(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Na2CO3(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NaCl(4)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检验方法是(写出简要的步骤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取固体粉未少许,加水溶解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NaCl,CO32+2H+CO2+H2O、Ag+ClAgCl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原试样中无带颜色的物质、无能生成气体的物质、无不溶于水的物质;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氯离子的检验: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会出现白色沉淀根据物质之间的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解答:解:(1)原溶液中CaCO3不溶于水,CuSO4溶于水后为蓝色液体,所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这两种物质;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加盐酸时沉淀消失,说明是碳酸钡,所以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硫酸根离子,即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aCO3、Na2SO4、CuSO4,一定有Na2CO3,故答案为:CaCO3、Na2SO4、CuSO4;(2)根据以上分析一定存在的物质是:Na2CO3,故答案为:Na2CO3;(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NaCl,故答案为:NaCl;(4)氯化钠的存在与否,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来确定,氯离子的检验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验,操作是:取固体粉未少许,加水溶解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NaCl,发生的反应为CO32+2H+CO2+H2O、Ag+ClAgCl,故答案为:取固体粉未少许,加水溶解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NaCl,CO32+2H+CO2+H2O、Ag+ClAgCl点评:本题属于实验探究题,难度较大,解此类试题时要熟记常见物质的特殊反应现象,如鉴别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鉴别氯离子用银离子、碳酸根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等三实验题(10分)21(10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 他们设计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1)A中选用b装置(填写装置的序号)制取氯气(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部分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HCl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再滴加B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SO3已被氧化(3)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I+Cl2I2+2KCl(4)写出在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5)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D后连接导管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2)氯气有强氧化性,亚硫酸根离子有还原性,所以氯气和亚硫酸根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氢离子;如果亚硫酸钠被氧化会生成硫酸钠,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即可;(3)氯气氧化性强于碘,能够置换碘;(4)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价铁氧化生成三价铁;(5)氯气是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要用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被氢氧化钠吸收解答:解:(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的固体二氧化锰与液体浓盐酸,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应选固液混合加热型装置,故选:b;(2)氯气有强氧化性,亚硫酸根离子有还原性,所以氯气和亚硫酸根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氢离子Cl2+SO32+H2O=SO42+2Cl+2H+;如果亚硫酸钠被氧化,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能发生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亚硫酸钡也是沉淀,所以要先排除亚硫酸盐的干扰,再用氯化钡检验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HCl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再滴加B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SO3已被氧化;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HCl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再滴加B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SO3已被氧化;(3)氯气氧化性强于碘,能够置换碘,化学方程式为:2KI+Cl2I2+2KCl,故答案为:2KI+Cl2I2+2KCl;(4)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价铁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5)氯气是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要用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反应的氯气,故答案为:D后连接导管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的检验,熟悉氯气制备原理和氯气的氧化性是解题关键,注意发生装置选择的原则,题目难度不大22(6分)(xx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已知某有机物为烃类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4,且经测定其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为89.6%,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2)经测定该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试写出该分子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1)根据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C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分子中C原子数目,进而计算H原子数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2)该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环上有1种H原子,结合分子式书写可能的结构简式解答:解:(1)有机物分子中N(C)=10,N(H)=14,故该烃的分子式为C10H14,答:该烃的分子式为C10H14;(2)该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属于苯的同系物,且苯环上有1种H原子,可能的结构简式为:,答: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有: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同分异构体书写,关键是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同分异构体书写为易错点,难度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