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文言文断句.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3501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文言文断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文言文断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文言文断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文言文断句逐点突破文言文断句的两种题型学生用书P53一、判断断句正误1(xx高考湖南卷文言文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雪屋记)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我的理解】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在于对通篇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这段短文,大致了解整体内容。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者”“也”后面要断开,虚词“则”前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通过分析句意关系,在选项中做比较,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穷而在下”和“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应该是独立的两个意思,所以排除A、B选项;C选项“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中“而有成物之心”,虚词“而”表明句意应该是紧密联系的,“而”前应停顿,其后不能断开,因此答案应为D项。参考译文:孟祥读书学习古人,结茅草建造房屋,不进行华丽的装饰,大概是学习古代的做法吧?现在又用雪覆盖在它上面,是不是也表明他高洁的志向和行为呢?难道只是这样吗?孟祥隐居在山林中不被当世重用,不得志居于下层,如处在冰雪封冻、处境艰难的冬天,至于他用善行来惠及他人,有成就别人的心意,而又不追求回报的行为,又如同雪有生发生命消除灾祸的功德啊!把房屋命名为“雪”,难道不是很恰当的吗?至于开启这房子来观看那雪的气势姿态,可以从各位作诗歌咏者的描述中看到,我没有必要来多加记述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三府并辟,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后乃纵遣之。(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一)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B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C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D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我的理解】解析:选B。“汉室衰颓”是主谓句,意思相对完整;“人”是“怀异心”的主语,不能割裂;“不失忠”还是“不失忠节”不易一下子看出,可先放下;而“节章”一词,古汉语没有复用情况;“章”是奏章,于是可判“节”归上句;“于将军未美”意思相对完整;“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这样断开意思清楚明白。参考译文:田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人。(汉献帝)初平元年讨伐董卓的义军兴起,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息道:“贼臣发动叛乱,天子流离失所。我作为宗室老臣,现在想要请一使臣去朝廷觐见天子,表达我效忠朝廷的节操,怎么才能得到能不辱使命的壮士呢?”他的下属全都推举田畴。刘虞于是就准备好礼物邀请田畴相见,对田畴非常满意,于是刘虞任命田畴担任从事的职务,为他准备好出使的车马。三公官府同时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应命。愿意归去陪从在刘虞身边。得到朝廷的答复后,他就快马加鞭往回赶,可还没到幽州,刘虞就已经被公孙瓒杀害。田畴回到幽州后,就去拜祭刘虞墓,在墓前念了朝廷的章表,大哭一场而去。公孙瓒听说田畴拜谒刘虞墓,非常愤怒,悬赏捉拿他,最后将他捕获。公孙瓒对田畴说:“你为什么擅自到刘虞墓前去哭祭,而不把朝廷的章表送给我?”田畴回答说:“汉王室衰败,人人怀有不忠之心,只有刘先生不失忠诚的节操。朝廷章表上所说的,对于你来讲并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恐怕不是你所愿意听到的,所以就没有送给你看。”公孙瓒很佩服他的回答,就没有杀他,后来就把他释放了。判断文言文断句正误有哪些方法?提示:整体把握文段大致意思,这是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根据所给的四个选项,比较分析不同停顿处。如果四项都在某处停顿,则可以作为一个意思相对独立部分,如“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与“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这是一个独立部分,重点研究“深山”后停顿与不停顿的问题即可;如果四项停顿不同,则要根据文段大意和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作细致的分析,或根据给出的停顿判断某一项的优劣。把选出的一项带入原文通读,看是否通畅,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二、标出语句停顿3(xx高考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选自宋濂吴德基传)【我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段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遁入山谷”后要断开,“之”后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答案: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参考译文:万夫长易俊原仅倚仗自己的勇猛,与部下几十人逃到山谷中,守卫险要地势来巩固自己的实力,郡邑(上下)对此很担忧。江阴侯吴良接受诏令讨伐寇贼,已经发布檄文到别的县区,士兵也将要召集。(于是)召见吴德基谋划此事。吴德基说:“易俊原没有谋反的情形,为什么要激怒他使他产生变故呢?不如先用计招纳他。果真谋反,再用兵讨伐也不晚啊。”4(xx高考北京卷文言文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 虑 熟 谋 审 力 不 劳 而 功 倍 作 事 可 以 为 后 法 一 宜 书 不 苟 一 时 之 誉 思 为 利 于 无 穷 而 告 来 者 不 以 废 二 宜 书 岳 之 民 人 与 湖 中 之 往 来 者 皆 欲 为 滕 侯 纪 三 宜 书 以 三 宜 书 不 可 以 不 书,乃为之书。(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我的理解】解析:通读全文后,应大致了解此段欧阳修要说的是自己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因此“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就是断句的标志语。还有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也能给我们断句以提示。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参考译文:滕太守志向远大、才华超人,在当世很有名望。当朝廷正用兵急需人才的时候,常常重用他。但功业未来得及完成,就退下来当一州的太守,不必太费心思,只是稍稍发挥,就能利及外物。他深思熟虑,策划周密,事半功倍,这种做事的方法可以作为后世人的法则,这是我第一个应该写此记的理由。不只是想着被当世的人赞誉,而是想着为千秋万代的利益而告诉后代不要废弃,这是我第二个写此记的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侯写这个记,这是我第三个写此记的理由。因为有三个应当写记的理由而不可以不写,于是就写下了此篇文章。怎样正确地给文言文标注出语句的停顿?提示:了解要断开文章的大致内容,先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断开能断的句子。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开的地方。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句式一般分为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也有利于我们正确断句。寻找规律文言文断句六法学生用书P55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现在高考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断句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1弄通文意断句。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词翻译出来,以理解文段大意。示例1给下面短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划8处)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答:解析:这段文字的断句,限定了划断的数量,目的是防止断碎、断破。可从人物入手,结合文言重要实词“爱”“适”“侔”“急”“缓”“待”“击”“定”等在语句中的作用,逐一切分。答案: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参考译文:春季,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曹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做继承人。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辅佐。局势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会争权夺利。不如向南进攻荆州来等待他们兄弟变乱,变乱发生后,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说:“好!”五月,曹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文言文中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省略主语。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以此明辨句读。示例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选自刘向说苑)答:解析:这是一段人物对话,“曰”是重要的断句标志。理清谁说,说什么,可以准确断出这段文字的停顿之处。答案: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参考译文: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给民众当君主的,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 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最后政权却不灭亡的,是从来就没有过的。”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文中虚词是重要的断句标志。如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表疑问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词与“如之何、若之何”等固定结构,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其前面一般要断开。其他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其前后一般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的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示例3用(/)给下面文段断句。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选自淮南子精神训)答:解析:这段文字介绍了“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可以以文言虚词和句中的顶针格作为断句的标志。答案: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参考译文:人的精神是从上天那里得到的;而形体则是从大地那里得到的。所以说“道生阴阳二气,二生三,三产生出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阴阳激荡而成和气。”4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可以正确断句。示例4用(/)给下面文段断句。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注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摘自孝经)【注】刑:通“型”,做榜样。答:解析:这段文字阐述了天子应该怎样遵行孝德,可以从动词入手,找准搭配,体会句意,进而断句。答案: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参考译文: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有主、谓、宾,而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或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句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公、卿、君、若、彼、此、其、之。示例5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顺谓市丘君曰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善因遣之。答:解析:画波浪线部分是两个人的对话,在对话中多有名词和代词,可根据名词和代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断句。答案:魏顺谓市丘君曰/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善/因遣之参考译文:赵、楚、魏、燕、韩五国结盟进攻秦国,楚王为盟主,但是没能击溃秦国,五国联军于是停战,驻扎在成皋。魏顺对市丘的长官说:“五国收兵之后必然会攻打市丘,以此来弥补军费。您如果资助我,我愿意替您阻止诸侯进攻市丘。”市丘的长官说:“好吧。”于是派遣他到楚国去。6借助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文言文中常有对比句、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示例6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选自大学)答: 解析:这段文字句式整齐,找到排比句的标志即可正确断句,注意关键点“先”“欲”。答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参考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的人,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注意:当然,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根据押韵规律断句、根据间隔反复断句、根据特殊句式断句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效果会更好。【考场典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选自宋史苏轼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B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C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D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答卷抽样】C(0分)【失分原因】从答案看,考生没有把握住句子基本意思和常见断句标志,尤其是不清楚重要名词和动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故错选了C。【解答规范】注意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一项”。先找出名词、动词,确定主要的陈述对象及陈述内容;找出虚词和对话标志词,把握部分句子的结构。具体分析,“高丽入贡”“使者发币”“轼却之”是陈述的主体内容,“曰”“于”“而”能显示部分句子结构。运用比较法,比较各选项,确定正确选项。选定B。参考译文:当时王安石正创设推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当之处。王安石更加愤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苏轼的过失,彻底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本朝的年号,我怎敢接受!”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苏轼才接受。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齐缗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注,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节选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注】致帝:送来帝号。1用(/)给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答:解析:这是一段分析议论短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分析“称帝”与“不称帝”的好坏,可据文言虚词和对称的句式断句。答案: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参考译文:齐缗王三十六年,齐缗王自称东帝,秦昭王自称西帝。苏代从燕国来到齐国,在章华东门拜见齐王。齐王说:“嘿,好啊,您来了!秦国派魏冉送来了帝号,您认为怎么样?”苏代回答说:“大王对臣的提问太仓猝了,而祸患的产生常常不明显。希望大王接受帝号,但不要马上准备称帝。秦国称帝后,如果天下安定,大王再称帝,也不算晚。况且在争称帝名时表示谦让,也没什么妨碍。如果秦国称帝后,天下都憎恶他,大王也就不要称帝,以此收拢天下人心,这是很大的资本。况且天下并立两帝,大王认为天下百姓是尊崇齐国呢,还是尊崇秦国呢?”齐缗王说:“尊崇秦国。”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华。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注,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注】岸帻: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举止洒脱。2用斜线(/)给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划8处)答:解析:结合前后文理解画波浪线语句的大致意思,然后根据虚词的作用,合理切分。答案: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参考译文: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几十丈,山上有九座像莲花的山峰。依据它的形状来求证它的得名,没有什么依据。太史公南游时,略过而没有记载,(此山的一些)相关情况也没有什么老人提及过,又缺乏名家贤士的描述。虽然(传说中)有神仙来往,但很少听说有与它相关的诗文。我就去掉它旧时的(九子)名号,改成“九华”之名。当时我到江汉一带游历,在夏侯回之堂休息,推门远眺九华山山松白雪,自在洒脱,于是与几位好友联句,希望能流传到将来。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一,有删改)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死无所恨恨:遗憾B多所匡正 匡:辅助C盖是纤介之愆 愆:过失D亲案其罪 案:核实解析:选B。“匡”,纠正。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B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C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D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解析:选C。根据句中的“之”,官职人名“右庶子刘荣”“时”,官职“通事舍人”等即可判定。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政很有才干,被人们称赞。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文书案卷堆满桌子也能够迅速作出公正判断。B裴政断案公平,为人正直。在受命审理刘荣一案时,面对刘荣党羽的诬陷与太子的责问,他分析事理,依据证人证词,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C裴政执法宽严适度。他允许死刑犯人的家属到狱中探望;对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马上揭发,对那些再三犯法的人则严惩不贷。D裴政刚直不阿。他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曾经多次遭到权臣的忌恨;后来因为直谏太子,被调出京城担任襄州总管。解析:选D。“曾经多次遭到权臣的忌恨”理解有误,“因为直谏太子”也有误。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译文:(2)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译文: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含义。“附”,依附;“陷”,陷害;“推”,推究;“实”,合乎实际;“惶慑”,惶恐害怕;“囹圄”,监狱;“殆”,几乎。另外要注意语句的晓畅。答案:(1)有依附刘荣的人先对太子说:“裴政想陷害刘荣,推究案情不合实情。”(2)全境的人惶恐不安,从此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百姓将裴政奉为神明。此后他所辖的境内不设监狱,几乎没有多少人打官司。参考译文:裴政,字德表,是河东闻喜县人。裴政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政治局势,被当时的人称赞。裴政清楚熟习旧时的典章制度,文书案卷堆满桌子,也能迅速分析作出判断,执法宽仁公正,没有冤案和量刑过度的情况。有判死刑的囚犯,裴政就准许他的妻子儿女到狱中看望。到冬天将要处决时,犯人们都说:“裴大夫判处我死刑,我没有什么遗憾。”他执法公正都像这样。转任左庶子,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事,因质朴诚实受到称赞。太子凡有大事,都交给他处理。右庶子刘荣生性非常专横固执。当时武职人员轮番休息,通事舍人赵元恺奉命写文书。没等写成,太子下令,再三催促,刘荣告诉元恺说:“你只管口头陈奏,不必写文书。”等到上奏时,太子问道:“文书在哪里?”元恺说:“接受刘荣的指示,没有写文书。”太子就拿这件事责问刘荣,刘荣便否认,说“没说过这话”。太子把这件事交给裴政推究审问。还没来得及陈奏,有依附刘荣的人先对太子说:“裴政想陷害刘荣,推究案情不合实情。”太子召裴政责问他,裴政上奏说:“凡推究事理有两个要点,一是明察实情,一是依据证人证词,辨明事情的实际情况,来判定谁是谁非。我推断刘荣地位高权势重,即使确实告诉过元恺,也不过是很小的过错。按道理说,不必隐瞒。另外元恺受刘荣约束管制,怎敢拿毫无根据的话胡乱诬陷牵累别人。赵元恺找出左卫率崔茜等人作证,崔茜等人交代的情况和赵元恺所说完全相符。从情理上既然难分是非,就应当根据证人判定。我认为刘荣告诉过元恺,这一情况必定不是虚假的。”太子也没有治刘荣的罪,却称赞裴政公平正直。裴政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但离开了背后就不再说什么。当时云定兴屡次进宫侍奉太子,将一些奇异的服饰器物进献给后宫。裴政多次恳切劝谏,太子不采纳。裴政于是对云定兴说:“您的所作所为,不合礼仪制度,这对太子来说不是好名声。希望您主动回避,否则将惹祸上身。”云定兴大怒,把这话告诉了太子,太子更加疏远裴政,并因此将他调出京城做了襄州总管。他的妻子儿女没有跟随上任,所得俸禄分给下属官吏。百姓有犯罪的,裴政都暗中掌握实情,有的一整年也不揭发他们,等到屡次犯罪,就趁大聚会时,将他们从众人中召出来,亲自审查核实他们的罪行,有五人被处死,流放的人很多。全境的人惶恐不安,从此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百姓将裴政奉为神明。此后他所辖的境内不设监狱,几乎没有多少人打官司。裴政死于襄州总管任上,终年八十九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