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2863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B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C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xx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D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后,将开始缓慢下降答案:C2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发生的前提是人类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B人口数量的增加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C我国早已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我国人口数量已开始下降D从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基本是呈现一种指数形式的增长解析:我国虽然早已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答案:C3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解析: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很低。答案:C4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大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解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口生育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答案:C5下列解决粮食危机的方法中,最不合理的是()A通过一定的方式,大大提高光照强度,达到增强光合作用的目的B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使更多的农作物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固氮本领,提高产量C通过杂交法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解析:在农田中无法提高光照强度。答案:A6到2050年,按16亿人,人均年消费粮食600 kg计算,中国共需粮食9.6亿吨,需要每公顷产粮13.5 t,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A达到这些指标是相当困难的B2050年中国粮食需要大量进口C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解析:随着人口增多,粮食需求量增多,但耕地减少了。尽管可通过提高单位产量来增加粮食总产量,但单位产量不会大幅度提升,因此控制人口数量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答案:C7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生存需要粮食,人口增长会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继而又会使人口继续增多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人口增长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解析: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和耕地,人口增长会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而要想耕地多,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开垦,因而就会使人口继续增多,A正确;人的多种需求,都会随人口的增多而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多种需求水平还将不断提高,这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B正确;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人均耕地、人均淡水量都极低等,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D正确。答案:C8如今经常出现的漫天沙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沙尘暴的频繁出现与人为的高强度开荒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扩展的标志要制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应该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ABCD解析:形成沙尘暴的原因在于植被的破坏,防风固沙能力减弱,通过植树、种草等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降低沙尘暴的发生。所以说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答案:D9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与进行,科学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C禁止近亲结婚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解析: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呈“J”型增长,在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增长不可能符合“J”型曲线,到21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并不是说我国人口的K值为16亿。答案:D10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BCD解析:本题要结合种群的相关知识理解人口增长问题。从曲线上可以知道,横坐标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那么自然增长率应该是两者之差。据此可以知道,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11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_。(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_,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解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而控制人口数量,根据影响人口密度的特征看,应该控制其出生率,也就是少生。答案:(1)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2)增加(3)出生率计划生育12下图为1982年某省人口的年龄结构(按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图中各横柱表示不同年龄段个体的数目,纵轴由下向上表示年龄由小到大。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显示人类的性别比例为_,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_。(2)总体上看,人口种群年龄结构基本是_型,因而控制人口的任务长期而艰巨,因为从总体趋势来说,出生率_死亡率。(3)图中的两个年龄组成的横柱较狭窄,说明此时人口发展的特点是_,从社会角度看是因为_。(4)图中(3545的年龄)减少的历史原因是_。由此可见,人口动态受各种_因素的影响,将在年龄锥体中反映出来,并保持得相当持久,影响以后的发展趋势。(5)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_直接影响人口种群密度大小,图示可见,_是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主要信息。(6)人口政策的制定以_为科学依据。解析:通过读图分析其消长的原因,与其他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有相同之处,因为人类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遵循自然种群消长规律,受自然因素制约;也有不同之处,人口数量变化还受人口政策及社会的制约。人类制定人口政策,应以生态学的发展规律为科学依据。答案:(1)男女11父亲可以产生比例为11的X、Y两种精子,且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几率相等;XX和XY两种类型的受精卵成活率相等(2)增长大于(3)出生率低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4)战争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社会(5)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6)生态学原理13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1)阅读上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_。(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_增长。(3)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_。(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_相适应,我国政府把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解析: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呈“J”型增长;到70年代后期,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即使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仍然迅速。答案:(1)缓慢(2)J型(3)人口基数大(4)资源环境条件计划生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