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202743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语文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北山注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注北山:钟山,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2)诗的三、四两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境?,1.答案(1)“输”字用了拟人化(化静为动)的手法,北山将翠绿的泉水输送给山塘,春水涨满陂堤,呈现出滟滟的波光,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春天的生机盎然。(2)诗人悠闲地数着落花久坐,又慢慢地寻着碧绿的春草回家。“坐久”“归迟”表现出诗人的从容不迫与悠闲自得。“细数”“缓寻”则暗含了一种百无聊赖的闲愁。解析(1)要点明“拟人化手法(或化静为动)”;能够结合诗句分析,分析应扣住“翠绿的泉水”,然后答出“生动传神”的效果或者答“表现出诗人对北山春光的喜爱之情”。(2)答题时最好分条,特别要答出“从容不迫,悠闲自得”或“恬淡闲适”“淡泊闲散”的心境,同时还要答出“百无聊赖”或“失落、无奈、落寞、孤独”等心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注云物:云雾。“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1)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意境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写景的妙处。(2)请结合“篱菊”“渚莲”“鲈鱼”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2.答案(1)从意境上看: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吹笛之人,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从手法上看: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残星几点”“雁横塞”“人倚楼”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从动静结合的角度,“雁横塞”是动态,“残星”“人倚楼”是静态。(2)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红衣脱落,枯荷败叶,满面愁容;家乡的鲈鱼正美。诗人以“静”赋“菊”,以“愁”状“莲”,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鲈鱼正美”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故园之思和归隐之意。,解析(1)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晨曦初现,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然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循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笛音竟使闻者如此黯然神伤。(2)全诗通过诗人望中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颈联写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历历可辨:竹篱边的紫菊,一丛丛似开未开,闲雅静穆;水塘里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形象传神。目睹眼前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满塘的莲花,使人顿生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油然而起归隐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正在于此。尾联抒写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京城这是非之地,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达故园之思和退隐之意。,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注此词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1)这首词的上片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3.答案(1)运用对比手法,将一片四百年前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与如今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境的荒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愁情。(2)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解析(1)此词为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闲居金陵钟山,任江宁知府时所作。由于政治上的压抑,此词遣情世外,寓悲壮于闲淡之中。上片开头纵笔渲染金陵的王家气魄。“自古”二字不仅让人感到历史的久远,而且让人感到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为下文的转折蓄势。“帝王州”,指金陵。南朝诗人,谢朓入朝曲云:“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佳气”,祥瑞之气,此指金陵王气。相传金陵有天子气。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郁郁葱葱”,原是指树木茂密的样子,这里形容佳气。自古以来金陵便是帝王之州,可“四百年来”,六朝更迭,走马相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令人悲慨。结句直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成句,“晋代衣冠”指东晋一代风流显赫人物,“古丘”指坟墓。晋代衣冠成古丘,使“一梦”更具体更形象,也更引人遐思。(2)下片写作者独自一个人绕着江水边上行游,然后登上高楼,作者借此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往事不堪回首,现在只能是“绕水游”而已,慨叹之声,溢于言表。结句写景,直用唐代王勃滕王阁诗成句,往事悠悠而去,只有窗外那见证过历史沧桑变迁的长江依旧向东流去,毫不理会人的怀古幽情。以景结情,进一步表达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之感。,典例1(2014广东,10,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考查内容鉴赏作品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解题关键掌握鉴赏作品形象(景物形象、场景、意境)的方法。,解析(1)前四句描写的是在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的场景。词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天边晚云片片,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愁云”一词点明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整个送别的画面充满悲凉寂寥之感。(2)作答时,可先解说词句意思,后概括作者情感。看这时的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心中生恨,反倒怪起催促者来,怪其催着朋友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朋友多聚片刻,这里的“怪”看似无理,实则有情,进一步反衬了“不舍”,“怪”的反常心理,把词人的离愁别绪抒发到了极致,表达了词人对朋友浓烈的不舍和留恋,从而可以看出两人友情之深。答案(1)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鸥还小),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离去)。(2)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这句词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典例2(2013安徽,89,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考查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解题关键理解“技巧”的表达效果。解析(1)韦诗题中“独”字已透露出情感指向。月光皎洁,如烛影摇红,秋风时至,竹声飒飒。夜半时分,山鸟惊啼,于恬淡宁静的氛围中衬出窗间独宿的诗人内心的孤独。赵诗作为和诗,用韵与韦诗相同,而意象和情感则同中有异:冷月残烛、深竹夜雨、无宿惊鸟等意象,较韦诗明显凄冷,显见二者心境之不同。(2)应分别指出修辞手法,并分别赏析。韦诗首句以烛喻月,有“孤灯相伴”“今夜月同孤”之意。赵诗首句“晕”字本指日月周围的光环,此处以“晕”代月,属以特征代本体,可联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谚语来解读。,答案(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2)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典例3(2014浙江杭州一模,2223,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湖早春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1)请在颔联中的“乱”和“平”中选一字作简要的赏析。(2分)(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4分),考查内容词语的使用效果,作者的思想感情。解题关键把握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解析(1)颔联写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毫无秩序可言,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态,故用“乱”字点出;时令尚早,大地刚刚苏醒,山杏初发,花开得不多,点缀在湖光山色中,故谓“碎红”,“乱点”则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乱”中见出天然情趣。而湖面之水,一望无际,犹如整齐地铺在水面上的绿色草坪,故说“平铺”。水新生,叶子平铺水面,“平”与“乱”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唯在水乡,才见此景致,也让人觉得随着季节的推移,春色转浓,它们也会在湖面上不断伸展、扩大。“乱点”“平铺”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2)这是白居易遭贬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雨水冲洗,妩媚清新;早春时节,冷气袭人,阳光返照,景色秀丽,温暖明快。山杏发,水生,欣欣向荣,红绿相映,色彩对比鲜明,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白雁、黄鹂的飞舞和鸣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此前不久,诗人刚经历过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与挫折。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被贬江州,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可心头阴云未散,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鹏,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谪居之地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答案(1)“乱”是自然、随意。这一“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的整齐,二是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的茂盛。(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遭遇贬谪的忧闷心情。(1分)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乐景反衬忧郁的情绪。(2分),.1.意境分析型试题问答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步骤示意图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技巧分析型试题的问答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点出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步骤示意图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炼字型试题的问答方式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而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步骤示意图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