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单元高考对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146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单元高考对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单元高考对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单元高考对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单元高考对接,推断关键字词句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点,而对文言实词和词组含义的理解,主要是结合具体语境对其含义进行推断。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几种情况:注意一词多义;注意古今异义;注意词类活用;注意通假字和偏义复词;注意与文言相关的古文化常识和特定术语的含义。,一、实词含义的推断1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的“谏”和“追”,只有从结构上对举分析,才能推知是“挽回、补救”的意思。,2语法推断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如“吾师道也”中的“师”所处的语法位置是在名词的前面,应该是谓语,所以它不是名词,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学习”的意思。3成语推断法。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中的“从”字,由成语“言听计从”可知其义为“听从”。,4代入推断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如“孔子如审先知,当早易道”中的“审”字,其义项有“自知”“详细”“审察”“确实”等,分别代入检验后,可知其应为“确实”之意。,二、词句内容的推断1准确掌握课内出现的文学文化常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对常见的官职、制度、礼仪、科举等知识,要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如“辟”“除”表示授予官职,“调”“徙”“转”则表示官职的调任、补任。2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解答的关键。如对“大计”一词的理解,虽然在陈涉世家中出现过“举大计亦死”,但“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中的“大计”与“群吏”相关,从前后语境看,应为“考核”的意思。,3带入检验是确保万无一失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实词还是词句含义的推断,都必须带入原文检验。如“登景泰二年进士”的“登”,按动词释义为“升职”,代入句中检验发现是讲不通的,“进士”为封建时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等级名称,怎么能“升职”呢?根据文句意思解释为“考中”方可讲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