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扩展语句与情境写作课件 .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19940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扩展语句与情境写作课件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扩展语句与情境写作课件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扩展语句与情境写作课件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第1课时扩展语句与情境写作(复习课),洞房昨夜停红烛唐代的朱庆馀年青时赴京城长安考进士,入场前先将自己写的文章敬呈给大诗人、水部郎中张籍,并在文章前附上一首七绝近试上张水部,试探自己的文章主考官是否满意?这首诗是这样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看了朱庆馀的文章后,是怎么回答呢?请看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以上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在第一首诗中,作者把自己比作_,把张籍比作_,把主考官比作_,诗句表面上是写_,实际上是作者企盼_,全诗第_句揭示了主旨。在第二首诗中,作者把朱庆馀比作_,把朱庆馀的文章比作_。答案第一首:新娘新郎(夫婿)舅姑(新娘的公婆)新婚夫妇的洞房乐事通过“夫婿”的审评以求得主考官的赏识四第二首:越女齐纨、菱歌,1(2014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师父回答:“_。”,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中“高处”“低处”的深层含义。树的“高处”是难以攀爬的,指代“艰险的地方”“困难的时候”等。“低处”就是“容易的地方”“得意的时刻”等。据此,结合语境“第一次”指没经验时,而“第二次”指有经验时,补写出答话。答案(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2(2014四川卷)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_,解析续写题在去年考查的内容为,让考生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主要是从人物角度考查,而今年的考题不只注重名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还要能够正确理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这就要求考生对名著有很深的认知度,并且具备相应的对名著阅读的理解感悟的能力,通过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也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望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渴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先做后讲(2012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答:_答案(示例)虽是初冬,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考点一意象组合型,命题分析扩展语句: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表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命题形式主要有四大类型:句意丰富型,意象组合型,情境写作型,续写扩展型。,思维建模抓住意象特点让画面活起来第一步:要抓住所给意象的特点。所给的几个意象可以组合成什么样的画面,所组成的画面是否符合试题要求,这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第二步:景物描写要有主有次,有层次感。构思时看哪些可作为背景,哪个可作为重点描写的对象。第三步:连缀所给的词语造句,然后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紧扣题目中的要求,进行扩展。第四步:要检查扩展后的语段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语病。,即学即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秋雨庭院树叶人答:_,解析解题时,第一步,分析给出的词语的特点,“秋雨”点明季节,也是画面的一个组成要素,“庭院”是地点,“树叶”在秋天凋零,面对如此秋景,“人”会悲秋伤怀。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以景写情(感伤之情)的画面。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可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伤感。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答案(示例)絮絮叨叨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病病歪歪的美人,庭中长满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先做后讲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不少于80字。答:_,考点二句意丰富型,答案(示例)这个冬季的夜空比起前几年的时候要显得异常的清晰,能看见玻璃一样透晰的纹理。天气也异常地寒冷,双手几乎要失去知觉,连交握着磨搓都是一种困难。牙齿不受控制地上下打出快节奏的声音。去年的现在,还是可以穿成这样穿街走巷的,而现在,连迈一步都可能没有力气,哪怕是偶尔吹起的风,都像要刮去脸上一层早被冻僵的皮,刺得人硬生生的疼。,思维建模添枝加叶,丰富句意1添加枝叶法。就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增加定语、状语、补语等,从数量、范围、程度、状态、性质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形容、修饰、限制、补充,也可以增加时间、地点、人物等,使事情完整化。2形象描写法。对要表现的人物进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使人物更富有神采;对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外观描写,可使事物更具体。3巧用修辞法。在扩写中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既可以增加所写内容的形象性,又能够使所写内容具有含蓄美。,即学即练下面是诗歌水乡行的前四句,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前两句扩写成一段描述性的文字,60字左右。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答:_,解析解答该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题目所给句子中的“水乡的路,水云铺”就是扩展的中心。其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要紧扣“水”“路”“云”三个字展开。“水”到处都是,出门便是水,“路”在水上,“云”倒映在水中,水天相接。最后,对照要求查看,手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合理,是否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答案(示例)水乡的路,是一片茫茫碧水,朵朵白云倒映水中,水和云铺成了路。云的倒影在水面上缓缓移动,偶尔飘过一尾游鱼,再加几点荷花,更增添了云的灵动。,先做后讲(2013四川卷)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考点三续写扩展型,解析要根据提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续写,一定做到续写角度一致,符合答题要求。答案(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思维建模分析续写语境确定续写方向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准确把握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第二步:要把握题目所提供语段或语句的语脉,以此为扩写源头,确定扩写的突破口,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步: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注意推导合理,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感情色彩等符合要求。要从试题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扩展。要注意避免只顾形式不顾内容,或者只顾内容不顾形式,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等错误。第四步:检查扩展后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即学即练有人说:“人生寂寞,但并不意味着意志消沉。”请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续写一段阐释性文字。要求:续写的语句与引文衔接自然,语言通顺,并运用形象的例子加以论证。(70字左右)人生寂寞,但并不意味着意志消沉。_答案(示例)姜尚垂钓河边,一时的寂寞却成就了他后来的千古功名;诸葛亮隐居隆中,一番寂寞之后,便有了成名八阵图的得意,先做后讲(2014江西卷)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2)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不要透露个人信息。,考点四情境写作型,答:_解析题干要求,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但字数不能太多。描写某个场景,即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但一定要注意要求。,答案年来了,在喧闹的爆竹声中;年来了,在喜庆的对联字中;年来了,在人们的笑语声中。看,大年初一的街上,这儿,腰鼓队的老奶奶们跳着欢快的舞蹈;那儿,舞龙狮的队伍非常壮观。那威猛的竹龙在年轻汉子的舞动下,仿佛顿时活了起来。它扑腾着,追向那颗红光闪闪的龙珠,就像新年里人们追逐着幸福。那跳跃着的狮子,在表演者的舞动下,更是憨态可掬,好像也在祝福人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一片喜气洋洋之景仅仅是春节才有的景致吗?我想,应该不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每一天都会有过年般的感觉。,思维建模巧用联想和想象强化细节性特征1根据题目要求描写一个场景时,一般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增加描写性内容,强化细节性特征。2“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表达感情的,因此,场景中有景物,有人物,还必须有统一的情感,表达同一个意境。,即学即练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齐白石曾就“十里蛙声出山泉”这一命题创作了一幅经典画作,画面是几只活泼的小蝌蚪顺涧而下,将听觉通过视觉含蓄地表现出来,意为眼前的蝌蚪将成为明日的青蛙。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请你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并简要加以解析。(不超过100字)答:_,解析考生在描述画面时,要抓住“注重含蓄”的特点,即画面的主题不能够直接展示出来,而用其他细节暗示出来。对于“骤雨初歇”这一画面主题,可通过雨后的场景来表现,如用花、鸟、虫、鱼等自然景物来暗示。答案(示例一)画面主体为两根花枝,枝上附着四五片湿漉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枝下是满地零落的花瓣,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抬头凝望枝上的花蒂。湿叶、落红表明雨骤,麻雀闲立意味着雨歇。(示例二)画面主体为光脚行走于小桥之上的老翁,身披蓑衣,手持斗笠,蓑衣斗笠仍在滴水,身上衣服尽湿;桥下水流湍急汹涌。老翁打扮以及急流意味着雨骤,手持斗笠意味着雨歇。,阅卷现场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字。(5分),考场问题聚焦:意蕴缺乏细节弱化致失分,矫正训练从下面诗歌画线的两句诗中任选一句,扩展成一段话。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要求:突出原句重点,并且不改变原诗意境。(不少于50字)答:_答案(示例一)风鸣两岸叶:风大起来了,两岸茂密的杨柳被狂风蹂躏着,在风中无奈地扭动着身子,树叶和着风声发出一阵阵呼啦呼啦的奇怪的声响。(示例二)月照一孤舟: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中天,如水的月光从头顶泻下来,它无言地铺洒在我飘零寂寞的船头,清清冷冷一如铺地的寒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