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块测政治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8956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块测政治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块测政治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块测政治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测试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块测政治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考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1.美国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这一发现不仅被称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成就,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探究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如宇宙是如何开始的,我们为什么存在等问题。材料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可以发现宇宙的终极真理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B.C.D.2.信息时代,人们用“大数据”来描述和定义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作出, 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作出。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泄界观楚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人的理念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A. B. C. D.3.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反映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观点是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A. B. C. D.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有评论认为该思想是中国追梦的时代哲学.这是因为“四个全面”思想A. 全面回答了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B. 决定着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方向C. 是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的指导思想D.源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5.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右图是人类修建水库的影响图。该图蕴含的哲学道理有人类社会是一个客现的物质体系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遵循固有规律改变并利用规律能够为人类造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密切联系A. B.C. D.6.人类如何准确获取自己的位置?如何在重复同样的路线时迅速査获信息?在大脑中如何对位置信息进行存储?研究者通过科学实验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内置于大脑中的“GPS”,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内实现定位,掲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这进一步证明了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的产物D.意识活动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7.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物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俗话 说:眼见为实。但科学证明,眼见不一定为实,由此可见A.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现象B.意识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C.错觉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D.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8.韩非子锌经教人竞马的要妙,其一是“不耻最后”。鲁迅先生对这句话作出了精辟的解释:即 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效,伹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这对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A.落后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一直落后B.勇气和毅力才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C.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以为耻D.落后和领先都是人生旅程的正常状态9. xx年被联合国瑰定为“国际光学年”,以纪念人类在光领域的重大发现。早在1015年阿拉伯学者推论出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定律,1905年爱因斯坦指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0世纪中叶贝尔实验室研发了太阳能电池技术;21世纪激光和量子技术的应用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光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过程说明的哲理是A.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B.客观事物阻碍人的实践活动C.认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认识世界是为了探索和获得真理10.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现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北半球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出A.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C.真理和谬论有时没有明确的界限D.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阶梯11.有些人不相倌自己是最聪明最强大的,深信抱团协作的力量是最大的,做事容易成功;有些 人深信自己是天生骄子,个人力量 最大,反而容易失敗。这告诉我们A.关键部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B.部分的作用与整体的作用有时同等重要C.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12.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和世界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今天,“一带一 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由 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材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也离不开人的参 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正是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A. B. C. D.13.下列与防微杜渐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毀于蚁穴C. 集沙成塔,集腋成裘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4.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洽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苏轼的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用联系的观点肴问题 要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用发展的现点看问题A.B.C.D.15.“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 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这一法则告诉我们A.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 B.任何偶然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必然性C.系统的整体功能并非其要素的简单相加 D.任何小的错误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16.在上海出台,给不少人带来了观念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奖励改革创新者,更强调对“未牟取私利的改革创新失败者”实行“免责”,允许试错,宽容失敗。这一做法的合理之处在于A.认识到了失败是成功之母 B.认为所有的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C.看到了失效只是个别现象 D.承认一切失敗都可以转化为成功17.今年元月7日,国际油价跌破50美元,相对于此前的高点已接近腰斩。面对油价“跳水”各种论点纷纷出现,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导致这种观点差异的原因是A.认识的客观对象不同B.认识主体的能力差异C.认识主体的方法不同D.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18.下列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理解正确的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是标志着客现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慼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是观念的集合”心外无物,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A. B. C. D.19.对右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前者重视经验的普遍指导意义,又不囿于前人的经验对成功者的足迹,有人视为路标,有人视力枢枢后者既重视经验的普遍指导意义,又重视研究现实问题的特殊性前者重视经验的普遍指导意义,但忽视了研究现实问题的特殊性 后者机械地照搬前人的经验,亦步亦趋,缺乏创新精神A.b.C.D.20.近几年,校园“国学热”持续高温,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不久前,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 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对待国学的正确态度是全面地弘扬辩证的否定批判地继承创新和重构A.B.C.D.21.现代社会进人了“微”时代,微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一些人用来进行诈骗或传播谣言。因此,我们应该A. 分为二地看待微信,兴利除弊B.看到微信弊大于利,限制微信的使用C.放手让其发展,在市场竟争中自然淘汰 D.开发新的交流方式,取代微信22.“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歌德的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B.不同的人优点和缺点都很相似C.人生的不同阶段有共同的特点D.不同的人优点和缺点各不相同23.马克思认为:“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 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A. B.C. D.24.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创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细胞培养出需要移植的器官。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B.c.d.25.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 一位禅师说:“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弯路绕道而行。正因为走弯路,让它进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这启示我们A.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曲折和困难B.只有沿着曲折的道路才能走向成功C.要善于抓住机遇,嬴得主动和优势D.避开障碍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包括26-28題,3大题,共50分。2.请用0.5奄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理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26.(18分) 湛州87岁的林闻川老人每天清晨起来打扫村里的路面,他不是清洁工,却常年扫路,不拿一分钱报酬,20年如一日;“最美济宁人”泗水乡医刘庆民35年如一日为乡邻服务, 手持1880张欠条却从不索要费用;夺刀少年高三学生抑艳兵与同学在中巴车上与歹徒英勇 搏斗.身上多处被砍伤,但咬紧牙关强忍疼痛,终于制止了歹徒,保全了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 一股股捍卫真善美的正能量喷薄而出,在与假恶丑的交锋中,不仅治疗著不良进德事件给 社会带来的创伤,而且有力提升了社会公德,捍卫了公平正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荚 德,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运用人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些“民族的脊梁”的感人事迹对我们的人生启示。(2)请从意识能动作用的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需要“民族脊梁”。27.(15分)材料一 当前,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垅、资浮、出口等制约因素日益突 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烃管因难增多,各种风除日益丑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xx年工作进行了总体却署,要求各地正螭认识新常悉,适应新常态,引領新常态,积极转方式、调结 构、设改革、稳增长,实现烃济持续健康发展。材料二 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重点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促进产北蛄构优化升级;根据本市6然、人文等旅游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实施釗新駔动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企:Jk哳新主体地位,着力促进科技成果 释化,加快建立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培养引进创新创&团队和人才,提高创新驵动能力和水平。(I)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要求的合理性。(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28.(17 分材料一我国改革的发展历程材料二 : 当前,改革关注的主要问题已从宏现层面转向具体层面,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 革有所应。深化市场烃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淥配置中 的决定作用;貢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化司法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 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 )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基础”的知识,分析国改革发展历程。(9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当前全深化改年的哲学依据。 (8 分)xx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测试高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l.D 2.C 3. A 4.C 5.C 6. B 7. D 8. B 9. A 10. D 11. D 12. C 13. B 14. D 15. B 16. A 17. D 18. A 19. C 20. B 21. A 22. A 23. D 24. D 25. A26.(1)这些感人事迹启示我们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 献。(3分)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依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正确 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分)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坚持坚定的理想倌念,在本职岗位和生活中奉献和服务社会。(3分) (2)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民族脊梁”,能够指导我们分辨社会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选择正能量和向善向上的美徳。(3分)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民族脊梁”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弘扬社会正 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3分)*民族脊梁”能够产生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人们自觉追求真雜,提高自身道徳素养。(3分)27.(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亊求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总体 部署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准确把握。(3分)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 动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趋势,及时作出科学部署,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2)抓住主要矛盾。该市把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抓住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3分)坚持具体问超具体分析。该市因地制宜,根据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增 长。(3分)树立创新竞识。该市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和引进创新人才,在新常态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 强 大 动 力。(3分2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化。(3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改革实践中,正确的措施得到了检验和坚持,错 误的做法得以修正,使改革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3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为全面深 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3分)(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耍求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2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化司法制度改 革,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全面进步。(2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 改革.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共 享改革发展成果。(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