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8946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 目录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R1维新变法思想2R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R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R4毛泽东思想2R5新时期的理论探索2R1维新变法思想【文综历史解析卷xx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xx08)】25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知识点】R1近代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维新变法运动【答案解析】A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要打破“国粹”束缚,即打破守旧观念,来挽救民族危亡,材料体现了进化论的观点,属于新文化,所以A项正确。材料不是要重建儒家信仰,排除B项;材料时间为20世纪初,这时戊戌变法已经结束,C项可排除;D项“任凭自然选择”与“不忍而归消灭”矛盾,可排除。【思路点拨】克服D项的干扰。【历史解析卷xx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摸底考试(xx08)】1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后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维新变法的背景【答案解析】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进行维新变法,开启了中国制度变革的探索。A项开始于南京条约;B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D项是林则徐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中的“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界线”,是指中国近代在探索制度的变革,以及正确把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历史解析卷xx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xx09)】L1 C2 R128.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剃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剃发”“留发”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起义”与“蓄发”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 ,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摘自侯杰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材料二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为言,力主“断发”。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辛亥革命最大的结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他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出现的“剃发”“蓄发”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有关“断发(剪辫)”的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清朝以来辫发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8分)(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历史意义。(6分)【知识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辛亥革命 维新变法思想【答案解析】第一问,从满汉文化角度回答;第二问,出发点:康有为侧重从维新角度、孙中山侧重从革命角度、黎袁则侧重于投机革命;第三问,答题关键是题干要求“社会史观”,可从社会制度的变化角度进行分析回答。参考答案:(1)含义:“剃发”代表汉人服从满族人统治的象征;(2分)“蓄发”代表着反抗和挑战清朝政权的一种政治手段。(2分)(2)康有为:侧重于富国强兵,改善国民卫生习惯,提升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2分)孙中山:表明反满清的革命决心。(2分)黎元洪和袁世凯:民主共和潮流下投机革命以保全自己。(2分)“剃发” “蓄发”“ 断发”(剪辫)等都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细节体现,从社会生活角度展现了一个专制王朝向共和时代转型的巨大变化。(2分,言之有理即可。)(3)剪辫子成为民族革命的象征,标志着清政府被推翻、满洲专制统治的结束;(2分)易帜是政治革命的表现,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被推翻,进入了追求民主共和的新时代;(2分)改历是与世界接轨的符号,标志着中国实际上融入了世界,从中国时间融入到世界时间。(2分)【思路点拨】本专题复习注意提醒学生近代社会生活变迁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历史解析卷xx届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试题(xx09)word版】10、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倡导“民族平等”,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四个方面,但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尊重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平等内容则未提及。这一信息说明孙中山 A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早期民族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刻意回避平均地权等经济要求D具有狭隘的中外民族平等观【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答案解析】 B解析: 从材料中孙中山的“民族平等”观中“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尊重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平等内容则未提及”说明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A项说法错误;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D项,材料所说的“民族平等”是强调中华民族内部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而不是中外民族,排除。故选: 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历史解析卷xx届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试题(xx09)word版】7、康有为主张议院人事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而且当选的议郎也要由皇帝来批准。议院的议郎应由那些“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来充当。由此可见,康有为 A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B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C主张引进西方民主制度 D极力糅合中西方政治制度【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解析】D 解析:从材料中“康有为主张议院人事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当选的议郎也要由皇帝来批准”“议院”可知康有为既主张设立西方式的议会,实行议会选举;但仍主张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体现了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结合。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R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解析卷xx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xx09)】21“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A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C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学革命【答案解析】D 解析:抓住材料的核心信息即可,根据“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说明白话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信息“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历史卷xx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8月摸底考试(xx08)扫描版】C3 R2 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分成两个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但在我看来,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新文化运动时一次文化启蒙。个性解放和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调,大批青年投入其中。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但是这个政治运动中经常限制别人自由的,道德口号也起来了,你不跟着走就是卖国贼。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1937年5月,纪念“五四”运动十八周年前后,新启蒙运动进入高潮。许多知识分子著文强调此次运动是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希望发扬“五四”自由讨论的传统,把思想文化统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当时张申府在什么是新启蒙运动一文中强调:凡是启蒙运动都必有三个特性。一是理性的主宰;二是思想的解放;三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普及。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建、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因为这样子,所以凡是启蒙运动必然反迷信,反武断,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建。但在内容上,今日的启蒙运动与从前的一些启蒙运动,也显然有所不同。比如,就拿五四时代的启蒙运动来看,那时有两个颇似新颖的口号,是“打到孔家店”、“德赛二先生”。多年的打倒孔家店,也许孔子已经打倒了,但是孔家店的恶流却仍然保留着、漫延着。至于科学与民主,本都是客观的东西,而那时的文人滥调却把它人格化起来,称什么先生,真无当于道理。就今日而言,我认为对这两口号至少都应下一转语。就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新启蒙运动中张申府提出“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这一口号的原因。(4分)(3)与五四前期相比,材料二的“新启蒙运动”的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启蒙运动的认识。(7分)【知识点】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答案解析】 答案:(1)观点:五四运动前期是文化启蒙运动.后期是政治运动;政治运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名义阻碍思想自由。(2分)(2)原因: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成为当时的第一要务。(4分)(3)变化:由强调思想解放发展到把思想解放与民族救亡有机结合。(4分)认识:新文化运动中.具有时代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旧思想和旧文化,用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在近代中国具有启萦的特性。新启蒙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进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科学与民主是中性认知,如何普及与利用是深远的历史命题。虽然张申府已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通”的普世价值.但是新启蒙运动仍然忽视甚至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观,漠视一战的爆发与西方文化过于强调理性思考之间的联系,导致新启豢运动有走向简单化和绝对化的倾向。(3分)解析:(1)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即可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2)注意新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1937年5月”,正值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民族危机严重,并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把思想文化统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据此分析提出“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这一口号的原因。(3)综合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概括“新启蒙运动”的特点发生的变化。并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辨证认识新启蒙运动”。【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三、选考题(第28、29、30、31题,每题15分。请考生在四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历史解析卷xx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摸底考试(xx08)】17观察图10,其主张的提出者是A胡适 B陈独秀C梁启超 D鲁迅【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A 解析: 从图片的材料信息中可分析出此人要进行文学改良,推动白话文,结合新文化的内容可知此人是胡适。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提炼,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的熟练掌握。【历史解析卷xx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xx08)】22.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思想和政治运动,其能掀起人心于一时者大抵以民族主义为出发点,并基本上假借民族主义的动力。” 下列口号与此不符的是()A“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打倒孔家店!” D“打倒列强除军阀!”【知识点】R2近代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C 解析:注意材料关键限制语:“以民族主义为出发点”,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出自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出现于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出现于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以上口号均“以民族主义为出发点”。只有“打倒孔家店!”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符合题意。故选: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科学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R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R4毛泽东思想【历史解析卷xx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xx09)】22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D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知识点】R4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答案解析】C 解析: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理论上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战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革命两步走战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解放战争时期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成为建立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基础。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R5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历史卷xx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xx09)】1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 “路标”是: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点】R5现代中国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答案解析】C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历史事实,正确分析历史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