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863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其中第卷面50分,第卷面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次、学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上,试题卷自己保存。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xx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材料表明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们的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 B C D2、2014年8月31日,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落幕。图博会期间,共达成版权协议4 346项,比去年增长185%。其中,引进1 752项,同比增长111%,输出2 594项,同比增长24%,引进版权与输出版权比为1:148,中文图书版权输出实现了进一步的增长,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一成就说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A B C D3、“山寨”“高富帅”“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一些网络语言正被我们广泛使用,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表达,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网络语言值得全盘接收网络己成为文化创新的主阵地 网络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A B C D4、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我国重视大运河申遗工作,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对研究该国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是该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趋同性具有独特作用 是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展示A B C. D5、徐悲鸿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画家。他的历史巨作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外国观众看了之后都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6、2012年9月11日,一部被认为诋毁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电影穆斯林的无知在美国上映,引发了中东大规模反美浪潮,四位外交官付出生命的代价。从中应该领悟到A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B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7、2014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的传统歌节,为纪念这一民族节日,贵州省荔波县联山湾举办第四届“六月六”布依歌节活动。我们通过“六月六”布依歌节活动可以 感受布依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领略布依族文化的韵味接受布依族文化熏陶同化 消除不同民族文化差异A B C D8、我国从2014年7月1日起为期两年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将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我国有绵延上千年的家庭养老文化。不少老人心中仍深植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对于住了一辈子的房屋,很多人宁可去世之后留给子女继承,也不愿意抵押养老。因此,真正青睐“以房养老”的老人寥寥无几。这表明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传统思想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传统思想会阻碍社会进步A B C D9、2014年9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马尔代夫时指出,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为此,公民出国旅游应当入乡随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率性而为,言谈举止不拘小节取长补短,学习他国各种文化 文明出行,维护礼仪之邦形象A B C D10、歌手龚琳娜演唱的神曲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突破传统的民歌唱法,获得广泛好评。这说明A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C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D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11、奥黛(Ao Dai)是越南传统民族服饰,类似中国旗袍的式样,但又表现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通常以丝绸类布料制作,分长衫和长裤两部分,长衫一般开叉到腰部,并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有越南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旗袍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12、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强融合性 B.鲜明民族性 C.相对稳定性 D.明显渗透性13、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的特点 。 A . 博大精深 B. 区域性 C. 民族性 D .源远流长14、中国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孕育在改革开放的中华大地,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这表明中国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于继承,关键在于创新 中华民族精神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A B C D15、目前,一些省市电视台的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为追求收视率,放任拜金主义等不良言论,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等倾向。针对上述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选择个性、前卫的文化价值取向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审美品位 努力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A B C D16、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是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A B C D17、“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 B C D18、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届。爱国、坚强、勇敢、善良、孝悌、助人等诸多传统美德通过媒体的“寻找感动”活动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 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A B C D19、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应以传统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A B C D20、2014年6月6日是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已经在欧洲翻过了历史的一页,德国的真诚忏悔,得到了世界的尊重。然而作为二战中亚洲战场加害方和战败国的日本,其领导人至今还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在历史问题上大开倒车,挑战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遭到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德国和日本的不同做法说明世界观是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并体现方法论A. B. C. D.21、2013年1月4日被许多新人寓意为彼此“爱你一生一世”,不少新人认为在此日结婚婚姻一定幸福美满,据统计全国大约有5.6万多对新人在此日到民政局登记结婚。从本质上来看,这种看法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2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23、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A艺术创作取决于艺术家的合理想象 B艺术创作可以改变现实生活C艺术创作有时不取决于客观存在 D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重要体现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将大量泥沙带到中、下游,使中、下游河床淤积严重。但近年来,一些根雕艺人发现,在黄河中、下游的河道中,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具有独特的形状,经加工,成为颇具欣赏价值的根雕作品。据此回答2425题。24人们利用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雕成具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其前提是A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物的变化规律C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D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25人们能够利用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做成具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B意识依赖于物质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班级_ 姓名_ 学号_密封线xx年下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试卷高 二 政 治 答 卷(文科)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道,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得 分答案第卷(非选择题:26-28,共50分)二、本卷为综合题,三大题六小问,共计50分。请务必把答案写在相应的题号下26、(14分)(1)、(10分)(2)、(4分)27、(20分)(1)、(8分)(2)、(12分)28、(16分)(1)、(6分)(2)、(10分)xx年下期高二蓝山二中、新田一中联考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道,总分50分。)15CDCAB 610BABDB 1115DCDBC 1620CDCAB 2125DBDDD二、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总分50分)26(1)此漫画反映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道德观念的变化,旧的家庭养老形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于是出现了不能正确赡养老人,道德素质低下,违背中华传统美德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针对道德滑坡的现象,我们要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每点2分,共4分)(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每点2分,共6分)27.答案一:赞同。(1分)理由: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继承性。保持汉语言的纯洁性有利于延续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3分)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汉语言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3分)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外来语的过度使用会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3分)(共10分)答案二:反对。(1分)理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需要交流。(3分)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语言的合理成分,有利于汉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更好地融入世界。(3分)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需要立足社会实践,与时俱进。语言也要顺应时代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吸收外来语言,是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体现,不会损害中华文化的独立和尊严,还会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3分)(共10分)28.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产业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分)对外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能够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3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有重要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等。)(3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3分)(满分12分,每点3分,每空答对一个知识点即可。)29.(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错误的意识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是违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每点4分,共12分)(2)xx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为xx年经济增长制定了目标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这也是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为未来经济建设提出的规划,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每点3分,共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