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回顾训练2 人民版选修2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7641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回顾训练2 人民版选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回顾训练2 人民版选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回顾训练2 人民版选修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回顾训练2 人民版选修21(2011新课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和近代民权的实施情况。第(1)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不难找出其相同点:反专制、人民主权、权力制衡。不同之处从材料中体现较为明显:三权分立五权分立;间接民权直接民权,分期进行。第(2)问要分析出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和目的及国民党政府训政的实质。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英美为间接民权,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2(xx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两部分内容,通过呈现洋务派和维新派办报的两段材料,引出其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比较,进而考查办报的作用,考查的内容既有材料分析、归纳部分,也有主观目的、客观作用的成分,较好地体现了史鉴的功能。回答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寻找即可;回答第(2)问要在第(1)问和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近代办报的作用,答题时要紧扣材料,并能结合戊戌变法运动开展的背景、条件来组织答案。答案(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做了舆论准备。3(xx海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查临时约法,原为临时政府而设,自公布施行以来,于兹已二十阅月矣。其于国家之根本组织,固系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初具规模;然于国家之政治刷新,要亦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横生障碍。综计临时期内,政府左支右绌于上,国民疾首蹙额于下,而关于内治外交诸大问题,利害卒以相悬,得失仅以相等,驯至国势日削,政务日隳,而我四万万同胞之憔悴于水深火热之中者且日甚。凡此种种,无一非缘约法之束缚驰骤而来夫以吾国幅员之广漠,人户之众多,交通之隔绝,革命而还,元气凋丧,欲持急起直追之策,以谋闾阎一日之安,纵遇事假以便宜,犹恐有所未逮;何况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1913年10月16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文件出台的背景,并概括指出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答案(1)背景:袁世凯控制了政权,得到了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的支持。看法: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制约了总统权力,阻碍政府施政和国家的发展。(2)评析:反对民主,主张废除临时约法,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阻碍了中国民主共和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