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卷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7116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卷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卷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卷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年级第一卷语文word版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险衅(xn) 栏楯(sn) 断壁残垣(yan) 象笏(h)B长号(ho) 乳媪(o) 呱呱坠地(gu) 先妣(b)C树冠(gun) 妊娠(shn) 茕茕孑立 (ji) 夙愿(s)D龟裂(jn) 纤维(xin) 越俎代庖(po) 地壳(k)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关隘 婉啭 谷粟 褪皮B抵压 文身 亲睐 斑斓 C蛊惑 罪孽 摩擦 厮守D旋涡 过份 踌躇 碟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随着我国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时常可以在各类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B姚明和刘伟早在上海东方篮球队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可以说是一对志同道合、举案齐眉的好兄弟。C亚洲杯预选赛上,中国足球队虽然没能在客场战胜印尼队,但小伙子们的拼搏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客观讲应是余勇可贾。D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北平那独特的“秋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10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会议时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任务。B在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规范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C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行凶的主要原因多是患者死亡、久病不愈或仅仅因怀疑而报复引起的。D4月20日 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但受灾的群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全国人民的关怀和帮助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5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3分)A.雨泽下注(流入)迨(等到)诸文异爨客逾(越过)庖而宴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妪(婢女)每谓余曰以手阖(关闭)门C.墙往往(到处)而是殆(大概)有神护者其制(修建)稍异于前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大类(很像)女郎也余既为此志(志向)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文化养生徐宏力 国学大师长寿者居多,季羡林享年九十六,梁漱溟九十五,钱穆九十五,冯友兰九十五,南怀瑾九十四,任继愈九十三。如果扩大到国艺,也大抵如此,书法家启功享年九十三,国画家齐白石九十三。业界也有人不太长寿,多因特别变故,不妨碍统计学得出的优势结论。国学养生有传统,孔子享年七十三,孟子八十四,现在看不算什么,但在2500多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相比之下,孔孟均过古稀。对此,孔子在论语中有过结论:“仁者寿。”君子尽享天年,受上苍眷顾,中国文化有生命道理。 国学大师长寿是因也是果。不长寿不能成为大师。文科靠积累,在积累中创新;理科靠创新,在创新中积累。国学是功夫活儿,没磨到时候,总觉得差点儿成色。反过来看,文化养生,亦为大师们长寿的原因。国学是气定神闲、心安理得的学问。气定神闲者有仙风道骨,心安理得者有圣贤气象。平衡是健康的基本前提,儒家的责任催人进取,道家的释怀让人放松。西方文化精英常出绝对主义情绪,容易走极端。中国士人巧取中和之道,有精神避难所,不容易崩溃。 有人说,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是文化,把复杂的事搞简单是科学;把明白的事搞糊涂是哲学,把糊涂的事搞明白是法学;把糊涂人讲明白叫老师,把明白人讲糊涂叫领导;稀里糊涂把人治好是中医,明明白白把人治死是西医。这些话虽为调侃,可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西医是科学,科学简化了对象,也带来了简化后的偏见,大病能确诊,但不一定能治好,死在什么上,心跟明镜似的。中医既是科学,也是文化,是科学有争议,是文化没有争议。中国文化容忍甚至赞赏言不及义,不确定性并非贬义词。郎中说不到解剖学的病灶上去,但也能治病,只要病人痊愈了,结论是否确切,人们并不在意。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大医即大儒,与国学通。中医如易,讲究阴阳辩证施治,头痛医脚,不像西医那样辨病施治。中医讲究整体性,擅长诊治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病变,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不像西医见树不见林。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大都用动植物药物,副作用小,不像西药基于化学合成。中医靠经验,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越老越可信,不像西医唯科学。中医推崇仁和,喜欢调和疗法,不像西医突出对抗疗法。中医的优点与缺点,都是国学的优点与缺点,国医就是国学的一部分,思维方式相通,用来治病是医生,用来治人是老师,用来治国是官员。医生与官员都写作“大夫”,读音不同,岗位不同;医生与老师在民间都叫“先生”,读音相同,岗位不同,均受待见。 诗人流沙河(余勋坦)是高龄文化人,1989年,他已病得很重,有些心灰意冷,便重读庄子。这次不是阅读,而是研读,以投入为解脱,结果很奇妙,按他夫人的话说,庄子救回来了一个快死的人。流沙河后来写了庄子现代版这部书,可以说是生命之作,他每天如庄子般咀嚼淡定、乐观、飘逸、豁达的人生细节,乐此不疲。笔者曾患左手麻疾,去看医生,他开了点儿药后告诉我,回去带着麻手快乐地生活。有病没病,没心就好;好与不好,糊涂点儿好;不好与好,随它去了。不知什么时候,麻疾消失。我也体会到了几分庄子智慧。 (2013年7月8日齐鲁晚报)6关于“文化养生”,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文化养生”主要指国学养生和中医治疗,二者在文化上是相通的。中医既是文化,也是科学,这是毫无疑义的。 B中国文化有生命道理,儒家讲究放松,道家讲究释怀,二者中和,便形成了中国士人的精神避难所。 C国学能够养生,已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思想能够滋养人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寿”。 D国学让人气定神闲、心安理得,因而,国学家们大多长寿;反过来看,长寿也是他们成为国学大师的重要原因。7对中医和西医特点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治疗往往依靠经验,有时不需要确切的科学依据也能把病治好。 B西医讲究科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些大病虽能确诊却无法治愈。 C中医与国学相通,推崇仁和,强调天人合一,讲究阴阳调和,辨病施治。 D西医不讲究整体,采用对抗疗法,药物基于化学合成,副作用比中医大。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长寿者不能成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梁漱溟等人之所以被称为国学大师,主要原因是他们的长寿。 B国学大师长寿跟文化养生分不开,多种文化的中和与平衡是他们保持健康的基本前提。 C中医吸收了国学的优点而摒弃了它的缺点,作为国学一部分的国医,既可治病,也可治国。 D流沙河通过研读庄子使重病痊愈,这充分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D.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旧唐书高适传)9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 薄:轻视B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 恤:顾及C西幸蜀中,避其虿毒 幸:帝王到某地D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 短:缺点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气质自高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 因击沛公于坐C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 文王拘而演周易D盛称之于上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高适“窥察洞明”的一组是(3分)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A. B. C. D.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适小时候家境贫寒,靠乞讨为生,二十岁才关注诗歌创作。所写诗歌以气质自我欣赏,为时人传诵,后被人推荐,但当时专权者李林辅不重视文才,高适愤然离开。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伐声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又辅佐哥舒翰,在哥舒翰兵败后谒见玄宗陈述兵败原因,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C皇帝让各个皇子分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璘起兵造反,肃宗召其商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D高适做蜀州刺史时,对玄宗时代就设置多个节度史的现象表示反对,认为这既让蜀地百姓劳累,又给中央政权制造了隐患。第II卷(共114分)四、(10分)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3分) (2)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4分)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3分)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8分)归燕诗张九龄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注】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时朝政大权由李林甫把持。眇:小。(1) 简要分析诗中的归燕形象。(4分)(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 _ ;屈原放逐,_ _;(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_ ,形影相吊(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4)沧浪之水清兮,_ ;_,可以濯吾足(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五、(8分)16 .仿照下面诗歌的修辞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4分)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17.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即可。(3分)走进徽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人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 。 。 。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间的绿色。湖中,轻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泻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又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箩 筐林清玄香蕉场前面的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子用竹子撑开一个旧箩筐,箩筐里撒了一把米,孩子们躲在一角拉着绳子,等待着大雨前急着觅食的麻雀。一只麻雀咻咻两声从屋顶上飞翔而下,在蕉场边跳跃着,慢慢地,它发现了白米,一步一步跳进箩筐里;孩子们把绳子一拉,箩筐砰然盖住,惊慌的麻雀打着双翼,却一点也找不到出路地悲哀地号叫出声。孩子们欢呼着自墙边出来,七八只手争着去捉那只小小的雀子,一个大孩子用原来绑竹子的那根线系住麻雀的腿,然后将它放飞。麻雀以为得到了自由,振力地飞翔,到屋顶高的时候才知道被缚住了脚,颓然跌落在地上,它不灰心,再飞起,又跌落,直到完全没有力气,蹲在褐黄色的土地上,绝望地喘着气,还忧戚地长嘶,仿佛在向某一处不知的远方呼唤着什么。这捕麻雀的游戏,是我幼年经常玩的,如今在心情沉落的此刻,心中不禁一阵哀感。我想着小小的麻雀走进箩筐的景况,只是为了啄食几粒白米,未料竟落进一个不可超拔的生命陷阱里去,农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白日里辛勤地工作,夜里还要去巡田,有时也只是为了求取三餐的温饱,没想到勤奋打拼地工作,竟也走入了命运的箩筐。箩筐是劳作的人们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用具,它是收成时一串快乐的歌声。在收成的时节,看着人人挑着空空的箩筐走过黎明的田路,当太阳斜向山边,他们弯腰吃力地挑着饱满的箩筐,走过晚霞投照的田埂,确是一种无法言宣的美,是出自生活与劳作的美,比一切美术音乐还美。我每看到农人收成,挑着箩筐唱简单的歌回家,就冥冥想起托尔斯泰的艺术论,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蘸着血泪写成的。如果说大地是一张摊开的稿纸,农民正是蘸着血泪在上面写着伟大的诗篇;播种的时候是逗点,耕耘的时候是顿号,收成的箩筐正像诗篇的最后圈上一个饱满的句点。人间再也没有比这篇诗章更令人动容的作品了。遗憾的是,农民写作歌颂大地的诗章时,不免有感叹号,不免有问号,有时还有通向不可知的分号!我看过狂风下不能出海的渔民,望着箩篱出神;看过海水倒灌淹没盐田,在家里踢着箩筐出气的盐民;看过火旱时的龟裂土地,农民挑着空的箩筐叹息。那样单纯的情切意乱,比诗人捻断数根须犹不能下笔还要忧心百倍;这时的农民正是契诃夫笔下没有主题的人,失去土地的依恃,再好的农人都变成浅薄的、渺小的、悲惨的、滑稽的、没有明天的小人物,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由于气候的不能收成和没有收成固是伤心的事,倘若收成过剩而必须抛弃自己的心血,更是最大的打击。这一次我的乡人因为收成过多,不得不把几千万公斤的香蕉毁弃,每个人的心都被抓出了几道血痕。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只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理,从来没有听说过“收成过剩”这个东西,怪不得几位白了胡子的乡人要感叹起来:真是没有天理呀!18文章开头写孩子们用箩筐捉麻雀的情景有什么用意?(4分)答: 19请分析作者将农民比作“大地诗人”的表达效果。(4分)答: 20说一说“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这句话的内涵。(4分)答: 21本文以箩筐形象来表现农民的生产生活,试结合全文概括箩筐的丰富意蕴。(6分)答: 七、22. 作文。请以“这里没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高二第一次段考语文答案1C2、答案:C(A婉转 蜕皮 B抵押 青睐 D 过分 喋血)3、答案: D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A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区别“骇人听闻”。B举案齐眉:形容夫妻间互敬互爱。本题指代对象不对。C余勇可贾: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本题表意不当。)4、答案:B(A 语序不当,“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与“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位置应调换。C 句式杂糅,可以把“引起的”删掉。D 搭配不当,“在中”换成“从中”,或是“在下”;“树立”和“勇气”不搭配,将“勇气”改成“信心”,或“增强信心”。)5A(妪,年老的女人;制,形式,规制;志,记,指这篇文章)二、(9分)6D(A项错在“这是公认的”,中医是科学有争议;B项错位组合,原文是“道家的释怀让人放松”;C项错在“根本原因”,“仁者寿”只是儒家的认识,国学的范围大得多。)7C(错在“辨病施治”,辨病施治的是西医,中医是阴阳辩证施治。)8B(A项季羡林等人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学术成就而非长寿;C项原文说的是“中医的优点与缺点,都是国学的优点与缺点”;D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涉及中国文化高于西方文化。)9. 答案:D(短:动词,说某人的短处。)10.【答案】C(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后一个“以”是连词,表承接;B前一个“因”是连词,意为“于是”,后一个是介词,意为“趁机”;C项两个“而”都是承接连词;D项前一个是“在”,后一个是“比”。)11 答案:B(表明高适恃才放旷;表明高适傲视权贵;表明高适很有才华。)12.答案:B(原文“征翰讨贼”中的征不是征伐的意思,而是被哥舒翰征召,否则,与后面帮助哥舒翰镇守南阳就矛盾了。)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3分)【答案】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用乞讨来满足自己生活。(得分点:客于:介词结构后置。求丐:乞讨。自给:满足自己的生活。)(2)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4分)【答案】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难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得分点:且:况且。节:权力。宁:难道。拔:战胜。)(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答案】房子一共遭遇四次大火,能够不被烧毁,大概有神明庇护。(得分点:凡:一共。得不焚:被动句。殆:大概。)参考译文:高适,是渤海郡蓚县人。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以乞讨为生。他性格对权贵十分傲气,观察事物有先见之明。等到二十岁时才关注诗歌,凭借气质自我欣赏,每吟诵一篇,喜欢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的才能十分惊奇,推荐他到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辅独揽大权,对文辞十分轻视,只用对待举子的礼节对待他,高适拂袖而去,客居河右。河西节度史哥舒翰见了他觉得他很与众不同,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充当自己府上的掌书记,跟着哥舒翰上朝,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不久高适又离哥舒翰而去。恰逢安禄山叛乱,高适被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拜高适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旧辅佐哥舒翰守南阳。等到哥舒翰兵败,高适从骆谷向西奔驰,谒见玄宗,于是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卒,军卒吃粮仓众的米饭尚且还不够,想让他们奋勇征战,怎么可能?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难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陛下趁此机会向西迁入蜀中,躲避歹毒之人,不算是羞耻之事。”玄宗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后来安禄山的兵灾果然没有触及到蜀中。玄宗嘉奖他,不久升他做侍御史。镏荨二年,永王璘在江东起兵,想要占据扬州。当初,玄宗把各位王子分封到各地,高适强烈劝谏,认为不可以。等到永王叛乱,肃宗听到他的意见很有道理,于是召见他谋划这件事。高适趁机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肃宗认为他的回答很与众不同,让高适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平定江淮叛乱。平叛后,宰相李辅国憎恨高适敢于直言,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被贬为太子少詹事。不久,蜀中动乱,他出京做蜀州刺史,剑南自从玄宗还京后,在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疲敝,高适论及这种情况时说:“蜀地位置偏远,靠近险要之地,从国家角度说,不可以用它来遏制敌人的势力,为什么要用很险要的弹丸小地,使整个蜀地的太平百姓受到困扰呢?”最终他的奏疏未被采纳。后来梓州副使段子璋造反,派兵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奂,高适率领本州兵马跟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打于璋,并斩杀他。玄宗感怀他洞察事物十分准确,用黄门侍郎严武代替他,让高适回京做刑部侍郎,后转做散骑常侍,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封给食邑七百户。高适只乘坐一辆马车到任,食邑都封存归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号曰忠。14(1)燕子虽然弱小,但对春天有着执着的向往与追求;(2分)它为筑巢不辞辛苦,日夜劳作,而且安分守己,不与鹰隼相争。(2分)(2)表达了自己不辞辛苦、不争名利报效国家的一片忠心,(2分)也流露出对遭受权臣排挤的牢骚与不满。(2分)16.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一点是非17 3-1-2-418(4分)以麻雀落入箩筐来象征农民艰辛劳作而命运悲苦的境遇(2分),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形象生动而又耐人寻味(2分)。19(4分)通过类比将农民的劳动之美提升到艺术的高度(1分),用一系列比喻和排比表现出对农民伟大创造的由衷赞美(2分),也为下文表现农民的悲苦命运作铺垫(或反衬)(1分)。20(4分)说明农民在生产受困的情况下无法再有劳动的创造(1分),表现出作者对失去了土地依恃的农民的深切同情悲悯(1分),以及对天灾人祸给农民造成的精神挤压的愤懑不平(2分)。21(6分)箩筐是农民日常劳作的用具,是农民辛勤耕作丰盈收获的载体(2分),是农民遇到天灾人祸时无助形象的化身(2分),也是农民悲苦命运的象征(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