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单元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6371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单元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单元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单元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单元检测 苏教版必修1一、基础知识(共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驼铃(tu) 巷道(xin)慰藉(ji) 不屈不挠(no)B.抹煞(sh) 藐视(mio)犄角(q) 开天辟地(p)C.干瘪(bi) 思忖(cn)水泵(bn) 妄自菲薄(fi)D.彷徨(pn) 吮吸(shn)撩起(lio) 嘻嘻哈哈(h)答案C解析A项“巷”读hn。B项“犄”读j。D项“哈”读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廓枯滕眷属历历在目B.窗扉琐碎回旋至高无尚C.寂寥摇曳署光血脉相承D.哀怨彳亍轻蔑幸灾乐祸答案D解析A项滕藤。B项尚上。C项署曙。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许多家长忧心忡忡,由于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不少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养成了一种不怕事大的恶习,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去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令人不安。A.忧心忡忡B.耳闻目睹C.明目张胆 D.江河日下答案B解析“耳闻目睹”应改为“潜移默化”,文中强调的是“网络游戏”的影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法律援助制度旨在通过减免费用,替那些因为经济困难而又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应有的法律援助。B.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C.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转载规范化、运作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D.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大范围气温偏低,主要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引起的。答案D解析A项介词误用,“替”应改为“给”。B项“防止不再发生”,错用否定,造成语意不合逻辑。C项成分残缺,应在“将”后面加上“就”字或“围绕”一词。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才能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必须依靠法律力量,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仅靠良心、道德,不可能有效地约束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经济行为。A. B.C. D.答案B解析是观点。和属递进关系。6.补充下面的句子,分别表达对“生活”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意思。(各句不超过30字)(6分)(1)表达消极的意思生活好似一张网,_(2)表达积极的意思生活好似一张网,_答案(1)人只是一条鱼,迟早都要为生活所束缚。(2)只有强者才能撕破它,获得自由。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顾协字正礼,吴郡吴人,晋司空和六世孙也。幼孤,随母养于外氏。外从祖右光禄大夫张永尝携内外孙侄游虎丘山。协年数岁,永抚之曰:“儿欲何戏?”协曰:“儿正欲枕石漱流。”永叹息曰:“顾氏兴于此子。”及长好学,以精力称。初为扬州议曹从事,举秀才。尚书令沈约览其策而叹曰:“江左以来,未有斯作。”为兼廷尉正。太尉临川王闻其名,召掌书记,仍侍西丰侯正德读。正德为巴西、梓潼郡,协除所部新安令。未至县遭母忧,刺史始兴王厚资遣之。送丧还,于峡江遇风,同旅皆漂溺,唯协一舫触石得泊焉。咸谓精诚所致。张率尝荐之于帝,问协年,率言三十有五。帝曰:“北方高凉,四十强仕,南方卑湿,三十已衰。如协便为已老,但其事亲孝,与友信,亦不可遗于草泽。卿便称敕唤出。”于是以协为兼太学博士。累迁湘东王参军,兼记室,鸿胪卿,员外散骑常侍。大同八年,卒,时年七十三。高祖悼惜之,手诏曰:“员外散骑常侍、鸿胪卿、兼中书通事舍人顾协,廉洁自居,白首不衰,久在省闼,内外称善。奄然殒丧,恻怛之怀,不能已已。傍无近亲,弥足哀者。大殓既毕,即送其丧柩还乡,并营冢椁,并皆资给,悉使周办。可赠散骑常侍,谥曰温子。”协少清介,有志操,初为廷尉正,冬服单薄,寺卿蔡法度欲解襦与之,惮其清严,不敢发口,谓人曰:“我愿解身上襦与顾郎,顾郎难衣食者。”竟不敢以遗之。及为舍人,同官者皆润屋,协在省十六载,器服饮食不改于常。有门生始来事协,知其廉洁,不敢厚饷,止送钱二千,协发怒,杖二十,因此事者绝于馈遗。自丁艰忧,遂终身布衣蔬食。少时将聘舅息女,未成昏而协母亡,免丧后不复娶。年六十余,此女犹未他适,协义而迎之。晚虽判合,卒无胤嗣。协博极群书,于文字及禽兽草木尤称精详,撰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文集十卷,并行于世。(南史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孤,随母养于外氏孤:幼时失去父亲B.即送其丧柩还乡,并营冢椁 营:建造C.自丁艰忧,遂终身布衣蔬食 丁:遭逢D.年六十余,此女犹未他适 适:适合答案D解析适:女子出嫁。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顾协“清介、有志操”的一组是()(3分)及长好学,以精力称江左以来,未有斯作惮其清严,不敢发口协发怒,杖二十廉洁自居,白首不衰协博极群书,于文字及禽兽草木尤称精详A.B.C.D.答案C解析表现其好学,表现其有才,从侧面表现其“清介、有志操”,直接表现其“清介、有志操”,借皇帝的褒扬侧面表现其“清介、有志操”,表现其才学广博。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顾协刚出来做官时,担任扬州议曹从事,被推举为秀才。尚书令沈约很欣赏他的才干,就让他兼任廷尉正,并召他为掌书记,继续陪西丰侯正德读书论学。B.张率曾经在皇帝面前推荐顾协,皇帝认为顾协年龄偏大,但顾协毕竟是个人才,不应该被埋没,就让张率以朝廷的命令征召顾协入朝为官。C.顾协年轻时清正耿直,有志向节操,担任廷尉正时,冬天衣服单薄,寺卿蔡法度想要解开自己的衣服给他,但怕他清廉严正,最终也没敢给他。D.顾协年轻时打算娶舅舅的亲生女儿,尚未成婚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守丧期满以后就不再婚娶。顾协到了晚年才娶了她,但没有留下后代。答案A解析尚书令沈约“并召他为掌书记”错,应是“太尉临川王听说他的名声后,征召他担任掌书记”。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北方高凉,四十强仕,南方卑湿,三十已衰。(3分)译文:_(2)奄然殒丧,恻怛之怀,不能已已。(3分)译文:_(3)及为舍人,同官者皆润屋,协在省十六载,器服饮食不改于常。 (4分)译文:_答案(1)北方地势高气候凉,人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适宜为官的时候;南方地势低而气候潮湿,人到三十岁就已经衰弱了。(2)现在突然去世,令人悲痛不已。(3)等到顾协做了舍人,同官的人都起造华屋,而顾协在朝廷官署十六年,用的、穿的、吃的、喝的都和平常没有两样。【参考译文】顾协字正礼,吴郡吴县人,是晋朝司空顾和第六代孙。幼时丧父,随母亲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右光禄大夫张永曾经带着内外孙侄游虎丘山。顾协当时才几岁,张永抚摸着他说:“孩子,你想玩什么?”顾协说:“我就想枕石而卧,让流水来荡涤我。”张永听了感叹说:“顾家将从这个孩子起走向兴盛。”等到顾协长大后,他非常好学,以专心竭力见称。刚出来做官时,顾协担任扬州议曹从事,被推举为秀才。尚书令沈约看了他写的策后感叹说:“自从迁到江南以来,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作品。”就让他兼任廷尉正。太尉临川王听说他的名声后,征召他担任掌书记,继续陪侍西丰侯正德读书论学。正德主管巴西、梓潼郡时,顾协被任命为所属的新安县的县令。顾协还未来得及到新安县就任,就遭遇了母亲的丧事,刺史始兴王给了他许多钱财送他回家。送丧回来后,在狭窄的江面上遭遇大风,同行的船只都被水冲走,人也掉入水中,只有顾协的船碰到一块石头得以停靠下来。大家都说他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张率曾经在皇帝面前推荐他,皇帝问顾协年龄多大,张率说三十五岁。皇帝说:“北方地势高气候凉,人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适宜为官的时候;南方地势低而气候潮湿,人到三十岁就已经衰弱了。像顾协已算年岁大了,但他事奉母亲孝顺,和朋友交往诚信,这样的人也不应当让他遗落在民间。你就以朝廷的命令征召他出来做官吧。”于是就让顾协兼任太学博士。多次升迁官至湘东王参军,兼记室、鸿胪卿、员外散骑常侍。大同八年去世,时年七十三岁。高祖哀悼他,亲手写了诏书,诏书中写道:“员外散骑常侍、鸿胪卿、兼中书通事舍人顾协,廉洁自律,终老不改变志向,长期在中央政府任职,朝廷内外都称赞他。现在突然去世,令人悲痛不已。他的身边没有亲近的亲属,这更令人哀怜。入殓以后,便送他的灵柩回乡,同时为他营造棺椁墓冢,拨给一切需要的资费,所有事情派人周到办理。可以追赠散骑常侍,谥号为温子。”顾协年轻时清正耿介,有志向节操,当初担任廷尉正时,冬天衣服单薄,寺卿蔡法度想要解开自己的衣服给他,但怕他清廉严正,不敢开口,就对他人说:“我愿意脱下身上的短袄给顾郎,顾郎衣食有困难。”但最终也没敢给他。等到顾协做了舍人,同官的人都起造华屋,而顾协在朝廷官署十六年,用的、穿的、吃的、喝的都和平常没有两样。有门生刚来顾协手下任事,知他廉洁,不敢馈赠厚礼,只送了两千钱,顾协大发雷霆,杖打他二十下,从此,任事的人不再敢馈赠他。自从遭遇母亲的丧事以后,顾协就终身穿布衣吃素食。年轻时打算娶舅舅的女儿,尚未成婚顾协的母亲就去世了,守丧期满以后就不再婚娶。直到六十多岁,这个女子也没有嫁给他人,顾协守情义娶了她。晚年虽然两性结合,但最终没有留下后代。顾协博览群书,对文字和禽兽草木尤其称得上精通,撰写了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文集十卷,都流行于世。三、古诗词鉴赏(10分)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注,平海夕漫漫。【注】“迷津欲有问”化用了论语微子中孔子使子路问津(渡口)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3分)答:_(2)诗歌第三联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4分)答:_(3)试分析尾联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答:_答案(1)选取了“落叶(木)”“鸿雁”“北风”“长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落叶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面寒冷的深秋景象。(2)“乡泪客中尽”,直接抒情,直接点明了思乡情深,也抒发了客居他乡的凄苦。而“归帆天际看”则虚写家人盼望自己,把思乡之情写得更加真切感人。这两句虚实结合,极富表现力。(3)尾联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愁苦之情。“迷津欲有问”,用孔子使子路问路的典故,点出内心的迷茫,即从政与归隐的心理矛盾。“平海夕漫漫”写景,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四、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生命是一种过程生命是一种过程,你无法超越。无论你出身于豪门深宅还是穷家陋室,向人世间报到的第一声必定是嘹亮的啼哭。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你必须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属于你的生命初级阶段的探索;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成熟丰稔的中年再到壮心不已的暮年,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必然要被时间轮船载着驶向不同的港湾。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有圣人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有哲人的高呼:当机会迎面扑来的时候,你牢牢抓住它,你就是天才。选择是痛苦的。你要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让生命在自己手中变成一张白纸,在时间的风里飘来荡去。你要么另辟蹊径,按照预定的设想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是磨烂双脚也义无反顾。这时你所面对的,也许是孤独和寂寞;但你奉献给社会的,也许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发现,也许是艺术作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也许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实。作为常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当生命的过程临近尾声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你只要说一句:“我努力过,奋斗过,此生无悔矣。”你的生命便结出了虽不丰硕但却饱满的果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12.文中“这个过程”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答:_答案生命的经历由小到老。解析注意“这”字的指代作用,在第一段文字中交代得很清楚,就是指生命从向世间报到到咿呀学语到风华正茂的青年等的生长过程。13.怎样理解“选择是痛苦的”?(4分)答:_答案不论哪种选择都要付出代价,或是变成白纸或是磨烂双脚,也可能是努力后什么都没有。解析内容在第六段文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会“让生命在自己手中变成一张白纸”;“另辟蹊径”可能会“磨烂双脚”,“也许是孤独和寂寞”,“也许什么都没有”,所以痛苦。14.“圣人的感叹”和“哲人的高呼”的内在联系是什么?(6分)答:_答案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呼吁珍惜生命。解析圣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强调惜时,哲人的“牢牢抓住”是强调把握机遇,二者本质上一样,都是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15.“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作者在这里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不超过30字)(6分)答:_答案生命是一种过程,主宰的是你自己,只要你努力过,结果未必是最重要的。解析“这个意义”是指代上一段文字中的“我努力过,奋斗过,此生无悔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0分)父亲不写信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了,还未开口应答鼻子就酸了。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急流啊!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就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16.阅读第段,说说“我”为什么总感到自己和父亲“很疏远”。(6分)答:_答案(1)没有享受过父爱(或:从来没有享受过在父亲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2)父亲威严、冷峻,话很少;(3)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或: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解析抓住“我”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和心理感受概括。17.第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_答案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自己而伤感,这是不善于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解析注意这个细节描写是在“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还没离开家时父亲的表现。联系后文看,实际上父亲对儿子十分牵挂,所以欣慰中有伤感。18.第段中画线的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出来的?(6分)答:_答案(1)在父亲冷峻的外表下有对“我”深深的爱。(2)a.给儿子倒酒;b.卖驴让儿子复读;c.儿子考上大学后他喝酒,看着地图自言自语;d.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e.专门赶回来送儿子;f.深情叮嘱。解析注意前文有关交代父亲默默无言的行为举止和不多的表示关心的言语。19.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4分)答:_答案(1)“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2)因为父子间有深刻的理解和信任(或:因为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儿子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激)。解析从父亲和儿子两个方面思考这句话蕴含的感情。注意除了互相理解和信任外,还有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五、作文(60分)20.本专题围绕“青春”的话题分别选取了一组歌唱青春的诗作、一组面对现实感悟青春的佳作和一组青春时期规划人生的美文。请从文本中选取一定的材料,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