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5401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3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婢女媲美刚愎自用大有裨益B缔造孝悌瓜熟蒂落屏息谛听C与会熨帖钟灵毓秀鹬蚌相争D啮噬摄取奉为圭臬蹑手蹑脚【解析】A项,“媲”读“p”,其他读“b”;B项,“悌”读“t”,其他读“d”;C项,均读“y”;D项,“摄”应读“sh”,其他读“ni”。【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横绝峨眉巅绝:隔绝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尚且C琵琶声停欲语迟 语:回答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解析】A项,“绝”意为“越过、渡过”。【答案】A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侧身西望常咨嗟A商人重利轻别离B闻舟中夜弹琵琶者C猿猱欲度愁攀援D使人听此凋朱颜【解析】B项,“夜”与例句中的“西”,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重”,为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C项,“愁”,是为动用法;D项,“凋”为使动用法。【答案】B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转徙于江湖间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问其人,本长安倡女D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解析】C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C5名句默写。(任选三句作答)(1)西当太白有鸟道,_。地崩山摧壮士死,_。(2)_,巫山巫峡气萧森。_,塞上风云接地阴。(3)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答案】(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玉露凋伤枫树林江间波浪兼天涌(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8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从颈联“万里”“作客”“百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解析】既要联系作者经历,又要从字眼中挖掘深层内涵。【答案】万里离家遥远;作客漂泊异乡;百年年老;多病疾病缠身;独孤独无依。从中可以知道诗人流落异乡、年老多病、孤苦无靠,值此国家多灾多难之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忧国忧民、凄苦悲伤。7尾联中“艰难”一词指的是个人还是国家?“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解析】杜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因此其诗歌中的“艰难”既是指个人遭遇,又是指国家命运。所以,在分析“苦恨”的内涵和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时都要以此为出发点。【答案】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破家亡忧心如焚。“苦”是副词“极”,“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不能多为国家出力。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11分)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8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B颔联中“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D本诗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既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解析】D项,本文思想内容上的独到之处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而看不出“深深的同情”。【答案】D9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4分)_【解析】颈联即“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表达的主旨上看是讽刺。另外还要注意这两句从时间上看是倒置。【答案】对比、反讽手法。“此日”与“当时”两相对比,对玄宗的荒唐进行讽刺,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玄宗沉溺于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10有人说这首诗的特点是“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试用诗中内容来说说诗句中所隐含的讽刺意味。(4分)_【解析】“讽意至深,用笔至细”是该诗一大特点,赏析时除把握诗句表面意思外,还要进一步去体会诗中隐含的极具讽刺意味的诗句。【答案】首联,海外徒闻而不可得,极具讽刺地指出唐玄宗的痴心妄想;颔联,“空闻”与“无复”相应,嘲讽了玄宗的荒唐误国;颈联,“此日”的现状与“当时”的海誓山盟在对比中加强了讽刺的意味;尾联,“四纪为天子”与“卢家有莫愁”形成强烈反差,一个“不及”更添嘲讽之意。(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7分)宫怨唐李益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注】昭阳:指昭阳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得宠时所住。长门:指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所住。1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象?这对表达宫怨这一题旨有何作用?(3分)_【答案】前两句境界极为美好。宫花在春晴时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越发娇媚浓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觉察,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昭阳宫殿彻夜笙歌,明月无处不在。这与下两句所描写的昭阳殿情景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宫怨”题旨。1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_【答案】主要运用了对比(反衬)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对比:前两句写昭阳之幸,后两句写长门之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夸张:后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没有了期,强调“愁人知夜长”的愁苦的深切,深化了“宫怨”的主题。(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7分)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13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_【解析】本题考查对思想内容的把握能力。该诗是一首律诗,前四句是杜甫对李白诗歌的高度评价,第一句整体评价李白诗的地位无人能比,二、三、四句进一步评价,从“思不群”“清新”“俊逸”三个词语可以推断评价的角度应该是思想情趣和风格两个方面。【答案】诗坛地位,无人可比;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歌风格,清新、俊逸。1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把握和对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从注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渭北”“江东”分别是杜甫、李白的所在之地,“春天树”和“日暮云”分别是两人所在之地的代表性景物,我们不难推测出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中,杜甫是借渭北之景和江东之景来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之情。【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唐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15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3分)_【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首联“一年两度”,两个“值”字,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中间两联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山脉、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末联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结束全篇。【答案】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末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16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可以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角度切入。答题时,应先点明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这种技巧,最后指出此技巧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颔联中的“芳草”“碍马”“好云”“遮楼”等景物描写提示我们可以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答案】表现手法: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拟人手法)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三、语言表达(15分)17杜甫的漫成一首中写道:“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扩写首句“江月去人只数尺”,试从形、色、光、神等方面描写,描绘出这句诗的意境。(6分)_【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此类扩展必须以理解原诗的内容及作者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为前提。答题时要抓住“月”这一意象,从月形、月色、月光、月神等方面考虑,结合诗句描绘意境。【答案】(示例)一轮明月倒挂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月形),银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江面上(月色)。时而,微风轻拂江水,泛起涟漪丝丝,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那银盘飘忽,好似一朵不胜凉风娇羞的睡莲,盈盈一水间,即便在眼前,也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月神)。18“欢乐中国行”节目组来到了“江州”,假如其中有一个节目是琵琶曲演奏,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报幕词。(5分)_【解析】此类题目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对白居易诗歌的熟练掌握程度。答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各种修辞的适当运用,一方面要注意内容上与琵琶行并序靠近。【答案】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一曲琵琶,演绎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唱。如今的浔阳江依旧江水悠悠,秋风瑟瑟,月光皎白,荻花飘飞,那么,下面一首琵琶曲能否让您相隔千年触摸到诗人白居易的幽凄情怀呢?19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揭示漫画的寓意。要求:表达准确生动,字数不超过20字。(4分)_【答案】寓意:屠杀动物打破生态平衡,将导致人类的覆亡/动物皆屠殁,人类独何存?/动物没了,人呢?/别一枪打破平衡。四、写作训练(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断句邵燕祥走在秋天的田野上我问老托尔斯泰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请以“低头”或“抬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根据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是肯定低头。成熟的事物大都懂得谦卑而低头,成熟的稻穗低头不语,成熟的人懂得谦逊所以不张扬。因为成熟者都懂得内在的丰厚才是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是不需要借助任何来宣扬的。故成熟者低头,丰富者安静。二是否定低头,要抬头做人。低下头固然是谦卑的表现,但低头往往会限制人的眼界,影响人的发展,过分谦虚也是骄傲的表现。真正的成熟者会昂起头颅,真诚而直率,当然不是为了张扬,而是为了看得更远,做人更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