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质量评估(三)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652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质量评估(三)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质量评估(三)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质量评估(三)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质量评估(三)苏教版必修1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廿七(nin)空旷(un)喘气(chun)菜圃(f)B.逃遁(dn)奇诡(u)眷顾(jun)贫瘠(j)C.厄运()通衢(q)烙印(lo)柔媚(mi)D.袭击(x)按捺(ni)颠簸(b)烟垢(u)【解析】选C。A项,“旷”应读kun,“圃”应读p;B项,“瘠”应读j;D项,“袭”应读x,“捺”应读n。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打夯骨骸瘸腿迁徙旅泊之地B.憔悴慌惑抛锚温馨不容质疑C.俏丽景致缱绻蜻蜓粉装玉琢D.熠熠蕴藏僚倒辜负焦燥不宁【解析】选A。B项,慌惶,质置;C项,装妆;D项,僚潦,燥躁。3.(xx东营高一检测)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世界上最出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一辈子茕茕孑立,经历了他丑小鸭似的一生。留下了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一系列的美好童话,却把孤独留给了自己。B.2014年7月7日凌晨,扬州仪征市区发生一起车祸,一辆黑色轿车顶开保护围挡后,一头撞在仪征鼓楼墙壁上。尽管车子撞得面目全非,但这座鼓楼并没多大损害。C.“如果不是解决了周某的医药费,周某一家会不停上访,两家也可能会结下不解之缘。”办案民警事后分析道。D.近日,俄罗斯版好声音迎来了一位十分特别的学员,那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普京先生的卖力以及动人演唱后,三位导师如痴如醉。【解析】选C。不解之缘:不可分解的缘分,难以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这里指两家可能结下仇,理解错误。A项,茕茕孑立:孤身一人,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B项,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D项,如痴如醉:指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4.(xx杭州高一检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应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及国际关系准则,为促进世界的繁荣、稳定、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B.继“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升空后,我国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正在加紧论证系统方案和关键技术攻关,将在“天宫”二号发射后择机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C.北京高考语文分值将上调到180分,这一改革的背后不是简单的分值增减,而是中国人越加自信地看待本民族文化的体现。D.发布诽谤信息,如果被浏览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五百次以上,应当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的诽谤行为,行为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解析】选D。A项,语序不当,“繁荣、稳定、和平”应为“和平、稳定、繁荣”。B项,搭配不当,“飞船”不能做“论证”“攻关”的主语。C项,不合逻辑,“增减”应改为“增加”。5.(xx宁波高一检测)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可见,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种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这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的,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共同融成的这种气候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A.B.C.D.【解析】选A。本段文字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说艺术高峰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就是这样,作者还将柳永与那些在后世成名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第二层说到艺术成就往往阴差阳错,需要自身才能与特殊环境相结合,并以柳永示例证明。第三层是说紧承柳永在勾栏成名的例子,推出成才的辩证道理:人无法敌过社会这架大算盘的摆弄,但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二、阅读鉴赏(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20分)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你对吊灯做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6.第段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描写了法国居所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4分)答: 【解析】“很少看见人”写出了法国居所的冷清;而文章的主旨是思乡,交代居所的冷清就是突出思乡之情,并为下文做铺垫。答案:特点:描写了法国居所冷清的特点。作用:交代了“我”心归去的原因之一,为下文思念故乡做铺垫。(每点2分)7.作者说“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为什么会有“难耐的冷清”?作者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感受?请简要概括。(6分)答: 【解析】解答此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分析,从原因和感受两个方面来谈。答案:原因:周围没有声响,不知所措,语言的隔阂、文化的迥异,无法与人交流,使“我”如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里。感受:“我”感觉像置身于无底深渊的边缘,寂寞,虚空,没有回应。(每点3分)8.第两段都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那么,第两段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写?(4分)答: 【解析】回答此题要了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的作用是: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的作用是:便于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答案:使用第二人称,似乎在和读者面对面地交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2分)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更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2分)9.第段结尾连用四个问句表明了什么内容?(6分)答: 【解析】前三个问句紧扣住生存的问题提问,第四个问句扣住物质之外的东西提问,抓住这两个方面回答即可。答案:表明自己不愿移民,作者在这里找不到生存和安家的依据。(2分)说明了物质上的满足不能代替家的感觉,(2分)从而升华了家的内涵,即家是人的精神乐园。(2分)(二)(xx菏泽高一检测)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20分)故乡的炊烟郭宗忠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我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它缥缈似梦,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故乡的炊烟是最早升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就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升腾起乡村的第一缕炊烟。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等蔬菜送到八里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赶回家来,还耽误不了去生产队参加劳动。赶集卖掉蔬菜,是为了补给一个个长大的孩子上学的费用。麦苗上的霜,沟沟坎坎中的雪,河沟里厚厚的冰,增加着冬天的寒冷。喝下一碗葱花和白菜炝锅的面汤,星光砭人的寒夜也会温暖一些。远处村庄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谁家的烟囱也跟着升起了一缕带着火星的炊烟。从半路上生产队的牛棚里燃烧的火光,知道今夜又有小牛犊降生了,喂牛的老人又是一夜守护着小牛犊,为这幼小的生命烤火取暖。一边的炉火上烧着沸腾的茶炊,父亲推着独轮车吱扭吱扭经过牛棚前时,打盹儿的老人也惊醒过来,叫住父亲喝上几杯热茶,故乡的炊烟是温馨的。每当我们儿时撒欢儿玩,常常不知道跑到哪儿。是去河边捉鱼,还是去树林里捉鸟,还是去场院里玩游戏?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的忘情和快乐。直到母亲的唤归声和炊烟一样升起,我们会忙不迭穿上鞋子,边跑边看屋顶上的炊烟,才感到肚子已经饿得扁扁的。回家来不及洗手,就端起黑瓷大碗喝着有豆粒的粥,玉米或是地瓜面的贴饼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三五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然后又到热闹的大街上疯跑疯玩。后来我在外地读中学,有时候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着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黄昏后,故乡的炊烟都飘到了村外的树林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人会悄悄来到有炊烟的树林里约会自己心爱的人儿,单身汉大虎叔又在河坝上吹起了那支竹笛,幽怨的笛声迷离,能传到对岸的邻村,增加着夜晚的幽深。我们又在炊烟和月光里玩着百玩不厌的各种游戏,故乡的炊烟是浪漫的。当兵离开了故乡,最想念的是故乡的炊烟。无论走多远走到哪里,故乡的炊烟总是牵着我的思念。每一次离家前,母亲在低矮的柴火棚里给我煮鸡蛋,给我炒花生米,我都蹲在母亲的身边,故乡的炊烟飘满了四合院,炊烟的味道是呛人的。此刻,不知道我的泪水和母亲的泪水是被烟火呛出来的,还是用烟火来掩饰心里的离别忧伤故乡的炊烟是深情的。一次次离家归家,如今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每一次回家时,总是怯怯的。离开故乡再回去时,奶奶已经长眠在故乡的河边,看着我长大的乡亲父老们,每次回去都一个个永远不能再和我蹲在墙根下聊天,冬日暖暖的墙根下显得有些落寞。从前那种盼着数着日子回家的心思不再像从前一样强烈了。这时我才体会到唐代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境,故乡的炊烟又是如此让人揪心。船营村的炊烟又袅袅地升起,是从故乡飘到了我寄居的地方?让我情思绵绵,如梦如幻。此刻,我也想变成一缕轻柔温馨的炊烟,飘在故乡的上空,浸染在故乡的树林和暮色里,沉醉在故乡的怀抱里。(选自2012年3月27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10.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4分)答: 【解析】解答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在内容方面有什么作用;二是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答案:内容上:写出了眼前炊烟引发的亲切感觉,触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思,点明了题目;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故乡的炊烟”的回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1.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4分)答: 【解析】回答此题应从全文着眼。所谓文章的思路就是段落层次是如何安排的,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答案:首先这篇散文以“故乡的炊烟”为线索,开篇点题,(1分)接着围绕着炊烟的温暖温馨、甜蜜浪漫、深情揪心的特点展开叙述抒情,(2分)最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挚爱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12.文章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了母亲,请概括母亲的形象,并分析两次所写的内容情感有何不同。(4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概括人物的形象,要从文中语言动作行为来分析概括;二是分析文章内容情感的不同点,也要结合文段的具体语境分析概括。答案:母亲的形象:刻画了母亲勤劳爱家、吃苦耐劳、贤淑质朴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2分)不同点:第一次写母亲为父亲做面汤,由此引出冬夜里的炊烟,表现了母亲为家庭的操劳,突出了炊烟的温暖。第二次写母亲为“我”做吃的,由此引出离别时的炊烟,表现了“我”和母亲离别时的忧伤,突出了炊烟的深情。(2分)13.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体验,就“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谈谈你的理解,并写出自己的感悟。(8分)答: 【解析】本题具有探究的性质。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要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感悟或见解各有千秋,但只要表述合理,都是可以的。答案:理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的是既急切盼望回家,又怕到家的矛盾心理,是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可能会被无情的现实粉碎而造成的精神痛苦。文章中的“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过了不惑之年,回到故乡,亲人离世,乡亲父老们也一个个离开,故乡的落寞景象使“我”精神痛苦。(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感悟:乡情普遍存在。乡情最易打动人,最能引发共鸣。乡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乡情是人类最柔软的情感。(答出两点,表述合理,即可得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20分)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韩少功(1)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样,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2)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的还是冬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的感觉。(3)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荫里筛下的满地光斑,明灭闪烁,聚散相续;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4)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我已经身在何处?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飘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5)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6)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有删改)14.文章重点写的是乡村的夜晚,为什么开篇先写城市的夜晚?(4分)答: 【解析】一般来说,写景抒情散文,在主要景物出场前,作者往往会先写一些与之形成对比的景物作为“从景”,这些景物都会有铺垫衬托的作用。本文开篇写城市的夜晚显然用意也是在此。答案:与乡村的夜晚形成对比,突出乡村月夜的美好;(2分)引出下文乡村月夜带给人的享受和感悟。(2分)15.作者为什么说“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4分)答: 【解析】抓住形象特点:从形状、色泽以及与乡村景物的关系来分析,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点缀了乡村的溪流、树林、禾田,也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成了乡村特有的标志。答案:因为明月总是高悬在乡村的上空,这种景象在城市是很难看到的。(1分)挂在乡村的月亮美化了乡村的景物,美化了乡村的生活,美化了人们的精神世界。(2分)月亮似乎是乡村特有的标志。(1分)16.文章描写月光,采用了多种技巧,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试做分析。(6分)答: 【解析】回答本题要结合文段,从遣词造句、修辞、衬托以及景与情的关系方面概括。答案:(1)选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飘落”“拥挤”等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美丽形态。(2)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来描写月光。如从视觉方面写树荫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从听觉方面写月光洒下叮当叮当、哗啦哗啦的音韵之美。(3)采用侧面衬托手法。结尾写鸟被月光惊飞,衬托了月光的明亮。(4)情景交融,描写中融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从一个方面回答即可,技巧2分,分析4分)【知识延伸】景物描写的分析角度1.感官角度:就是通过人的感官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对物体的多重感知。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2.联想烘托的角度:即“烘云托月”的方法。有时候,描写的对象很单调,可运用联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现其神韵。3.修辞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学会使用修辞手法,如春中,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用拟人描画出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图景;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和排比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写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比喻表现出春风和煦、温柔的特点。4.情景交融的角度:“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正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具体体现。相同的景物在千人眼中有千种形象,如同为秋天,何其芳说:“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字里行间溢满丰收的喜悦。马致远却说:“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极力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以表达游子的乡愁。我们也要把我们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流动着情感的语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17.“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这句话应如何理解?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6分)答: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型。可从城市人的自我迷失及生活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着手。答案:理解:人忙碌着,或沉溺于热闹的场所,常常会变得浮躁,“忘记”自己,缺少自我反省和反思,迷失在喧嚣的城市里。同意。因为城市远离了自然,生活在城市里,生活节奏紧张,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很难获得心灵的回归。(第二问也可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句意理解3分,观点1分,分析2分)三、语言运用(15分)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5分)“月是故乡明”这组散文以深沉、优美的故园情思感染了我们。从表达方式来看,这类散文有自己的特点:既不是一味地记叙,也没有单纯地议论,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记叙,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高明的作家常常将叙议结合得水乳交融,这一专题的散文就具有这一特点。关键词:、【解析】先读题,明确题干要求以及语段的核心话题。这个语段谈论的核心话题是散文的表达方式问题,“表达方式”这个词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这组散文在表达方式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很容易找到另外两个关键词“夹叙夹议”“水乳交融”。答案:表达方式夹叙夹议水乳交融【方法技巧】“两步”提取关键词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取时,要遵循以下两个步骤:步骤一:筛选陈述的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步骤二:提取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先整体把握材料,用压缩语段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压缩,提取出一句话;然后再对这句话进行压缩,提取关键词。基本程序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采用“谁(或“什么”)怎么样了”的主谓结构来表述。19.(xx扬州高一检测)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在某大学新生座谈会上,有位学生问:“我们现在读什么书最有用?”一位老教授回答说:“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答: 【解析】回答此题要结合前面语境,即“我们现在读什么书最有用”,由此可知老教授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把读书比成撒网捕鱼。答案:示例一:我们不知道哪本书以后会有用,(2分)现在只能抛弃功利的想法,多读书。(2分)示例二:读书不能急功近利,(2分)现在读得多,将来用时才会得心应手。(2分)20.(xx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6分)答: 【解析】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简单明了,画面上只有一老一小两个人物。一个梳着发髻的老年妇人两只手紧紧握住小孩的一只手,生怕小孩挣脱跑走她静静地伫立着,背影侧对着读者,双眼向右前方写着“巷口”的两个字处眺望。可以推想老年妇女在看风景,或在等待孩子爸爸妈妈下班归来。根据题目要求,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可以加上天气和环境描写,同时把这个画面描述出来,也可以加上人物的心理活动。答案: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四、写作表达(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故乡的青山绿水,让我们深深陶醉;故乡的文化风情,让我们魂牵梦萦。无论我们是浪迹天涯,还是客居他乡,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儿时的喜怒哀乐,亲人的音容笑貌,总是挥之不去请以“故乡情怀”为话题,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故乡情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写作时,一定要化虚为实,以实写虚,通过对有关“故乡”的具体事物、情景、场面等的具体描写,形象逼真地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写作时,要防止偏离故乡谈情怀,或是偏离情怀谈故乡,而应抓住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理,通过创设情境,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等来具体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千万不能空泛地抒情,给人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参考例文】月是故乡明是谁,在异乡白露横江的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样偏执地吟出一句别有滋味的诗句来“月是故乡明”。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解释了我们内心那份奇妙的感情。因为深爱,所以偏执。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大学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比不上家园日暮时亮起的那一束橘黄的灯光。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山不巍峨但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但可以是悠悠的;校园虽然说不上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得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因着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舍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那感情的天平,早已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北京。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吆喝声也是那样好听。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因为深爱,所以偏执。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愿赞美,只因它激荡不起心中最深处的涟漪。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见出李白、杜甫的诗情画意来;而许多的不完美与平凡,也并非我们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爱上了它。就如同母亲对并不美丽的女儿,人民对并不富强的祖国。“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越千年的时空,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