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2-10梨园春秋随堂基础训练 岳麓版必修2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537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2-10梨园春秋随堂基础训练 岳麓版必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高中历史 2-10梨园春秋随堂基础训练 岳麓版必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2-10梨园春秋随堂基础训练 岳麓版必修2现学现练夯实基础1原始时代,人们举行“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祈求神灵保佑B祭祀先祖C出征仪式 D庆祝丰收解析中国古代先民为了祈获丰收,祈求神灵保佑,头戴面具,载歌载舞的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称为傩。答案A2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是()A“傩” B南戏C昆曲 D京剧解析明朝中后期形成的昆曲对京剧、湘剧、越剧及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百戏之祖”。答案C3下列对杂剧叙述错误的是()A元代在南方地区兴起B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元杂剧的认识。元杂剧兴起于北方,A项错误。答案A4京剧与元杂剧相比,其特征是()A京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B京剧是融合吸收了多种曲调而产生的新剧种C京剧的产生得益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D京剧是中国古代形成的最大戏曲剧种解析京剧是徽班吸取了汉调、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而形成的新剧种。这是其区别于元杂剧的特点。答案B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著探索,大胆革新创造,构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既丰富多彩,又用法严谨,使之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已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所有这些成就,在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不愧是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材料二清初,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滚楼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皮簧戏由此而得名。(1)根据材料一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说说京剧融合吸收了哪些剧种和腔调。(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剧艺术在我国戏剧史中的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认识。第(1)(2)问可从材料中概括;第(3)问可结合所学作答。答案(1)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2)剧种和腔调:昆腔、京腔,湖北汉调,西皮调。(3)京剧被誉为“国粹”,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