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969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三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三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A初涉赌博,他便一发不可收,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置父母、 儿女于不顾,乃至深陷囹圄。B“扑朔迷离的事件背后总会隐藏着无数真相”,三枪拍案惊奇的主题歌,似乎在暗示最近市场的光怪陆离:最近四个交易日,沪综指单日波动幅度分别为、和,围绕点上下波动。C. 上古时的结绳记事,伏羲氏的一画开天,甲骨文、钟鼎文、行楷隶篆,文字在漫长的发展中,为悠久的民族历史和璀璨文明书写了浩帙鸿篇。D日本最近加快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与中国在对亚洲政治和经济影响方面的竞争与日俱增。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基因治疗作为宣传的噱头,但是第一代、第二代基因疗法,都还在实验室里等待着科学的论证。B在卫生部和红十字会的组织下,我国即将建立器官移植应对系统,增加了器官移植的分配公信力和执法力度。C.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国领导人将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D.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现年57岁的梁振英当选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其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坐落松弛协奏曲融会贯通B扫描诙谐天然气振耳欲聋C博弈更叠殊不知毋容置疑D竞标临摹吓马威门庭若市6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川籍工商界精英近日汇聚成都,共商发展大计。 B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黄龙溪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小题。两个感恩节的绅士 欧亨利(1)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2)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3)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4)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5)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6)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7)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8)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9)“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10)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象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11)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12)“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13)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14)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象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15)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16) “多谢你,先生,”他象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17)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象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账。(18)他们象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19)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象猫头鹰的羽毛似地鼓了起来,他自己则象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20)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21)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22)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23)“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注】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茶兰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 小说讲述流浪汉皮特与老先生坚持“感恩节传统”,最后一个被撑病,一个被饿昏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透射出人性的光辉。B.“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文中这两处环境描写,从正面表现皮特饱餐后的真实状况。C. 老先生“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并在细雪中“微微打战”“背朝着风”,这些描写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D选文用词准确,第段“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的“鼓”字,“簌簌地扭动着”中的“扭动”都形象地表明皮特此时又懊恼又激动的心理。E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客观表达。这种写法更易使读者深入故事,引发共鸣,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8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9第14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进行赏析。(6分)10“感恩”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请结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陈亚军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戎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文字有删改) 11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12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丰富”。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13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在爱中行走 一天,德兰嬷嬷坐火车,看到车窗外一个流浪汉靠树坐着,看样子快死了。嬷嬷很想去安慰他,下一站一到,嬷嬷立即下车,气喘吁吁赶到,那个人已经死了。嬷嬷站了很久,她想,如果有人和他说几句话,握握他的手,他就不会死得这么孤单凄凉。嬷嬷决定建立一个临终关怀院。很多人不理解:把资源消耗在那些垂死者身上,而这些人,有的将几天后死去,有的几小时后死去,有的甚至即刻就死了。嬷嬷说:“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不论是贫穷的,还是残缺的,垂死的。” 如果一个病人需要安慰,嬷嬷可以长时间抱着他,不说一句话,直到他安宁为止。有一回,一位身份显赫的牧师来探望她,她正坐在一个垂危的病人身边,握着他的手,为他唱歌,为了安慰这个即将死去的病人,嬷嬷让那个远道而来的牧师等了一个小时。嬷嬷说:“爱不是赞助,而是要伸出你的手我们的手何其温暖。” 身经百战的美国战地记者哈普来到加尔各答采访嬷嬷,嬷嬷正照料一个垂危病人。看到哈普,她行了一个礼,说:“我没有时间说话,先生。”哈普说:“你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您的工作吗?”嬷嬷停下手里的活,对哈普说:“这是上帝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去报道那些穷人吧。你只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穷人有多可爱、多伟大。”说完,嬷嬷朝另一个病人走去。这人腰上有一个很大的伤口,已经溃烂得生了蛆,病人突然呕吐起来,散发着强烈异味的呕吐物喷在哈普脚上。哈普本能地挪开脚,惊恐得快晕过去了。他见过很多可怕场面,今天比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似乎更可怕。 哈普喊道:“修女,他会传染我的。”嬷嬷平静地说:“不会的,不要怕。”说着,蹲下来把那人脸上、身上的秽物擦干净,又抱起他的头,把他扶正,让他睡得舒适些。哈普惊魂未定,嬷嬷走过来按按他的肩膀,安慰说:“相信我,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帮他们洗澡,拿水给他们喝,喂东西给他们吃,你会做到的。”第二天,哈普再次来到临终关怀院,嬷嬷正在为一个病人清理溃烂发臭的伤口,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战栗。这个美国记者日后与嬷嬷成为好朋友,在嬷嬷的感召下,他对乞丐更慷慨,对穷人更友善了。但是有一点他一直没有做到,就是亲手照料那些垂死者。 直到1979年,哈普又一次来到加尔各答,距第一次已经25年了。嬷嬷把哈普带到一个重病的老人跟前,请他给老人喂饭。哈普犹豫一下,在老人身边蹲了下来,舀了一勺饭送到老人嘴里,他很笨拙,不是喂得太多,就是喂的太少,很多饭粒落在老人脖子里,老人举起手,跟哈普说话,哈普很尴尬,以为老人责备他,赶紧说:“对不起。”但老人还是不停地说,嬷嬷蹲下来靠近老人嘴边,细心听了一会,转头对哈普说:“他在祝福你。”哈普很吃惊:“他在祝福我?我仅用口袋的零用钱,就可以帮他买很多很多的食物。”嬷嬷笑了:“但你买不到他的祝福。”对哈普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一天,他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到的事,今天做到了。他想起嬷嬷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自我,便找到自我。哈普再次被嬷嬷稳如泰山的信念所震动。 很多人对嬷嬷说:“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穷人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甚至亿万计,你救得完吗?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嬷嬷说:“如果我不从街上救回第一个人,也就不会救回数亿万计的人,爱得从一个人开始。”嬷嬷选择为最卑微的穷人服务,拒绝使这种服务制度化、设施化。多年来,嬷嬷从不添置治疗方面的任何设备,嬷嬷认为:有了设施,就必然对病人作出选择,那些最有希望痊愈的病人,就会成为医院首选。在临终关怀院里,很多病人被多次收留,每一个再次被收留的人,修女们都以同样的热情、同情和耐心服侍他们。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人对嬷嬷的工作方式提出异议,甚至批评,但嬷嬷不为所动,她认为:现代人迷失在制度、设施里已经很深很深了。德兰嬷嬷最可敬地方在于:始终坚信穷人是有尊严的,并且付出一生的艰苦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壳内,寻找和发现他们的尊严。嬷嬷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抱大爱去做些小事。”举世公认她是穷人之母。(摘编自华姿德兰修女传)【注】德兰嬷嬷:德兰修女,又译为特雷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德兰修女是一位伟大的仁爱行动者,为了让更多的穷人在生命尽头不再那么孤单凄凉,感受到爱的温暖,德兰修女建立了临终关怀院。B很多人认为德兰修女救助垂死者,是资源浪费,没有什么意义,对此嬷嬷从不解释,依然无怨无悔的耐心服侍每一个需要救助的人。C德兰修女让远道而来探望她的牧师等待,把慕名采访的记者晾在一边,这说明她把服务穷人服侍病人放在首位。D哈普给一位重病的老人喂饭,尽管很笨拙,却受到老人的祝福,老人的祝福深深震撼了他,让他做到了25年来一直没有做到的事。E本文通过对德兰修女艰苦努力创建临终关怀院过程的记述,生动展现了她无私无我为穷人奉献的一生。15德兰修女被誉为“穷人之母”,她对爱穷人有哪些看法?请简要概括。(4分)16文中详细写了战地记者哈普的感受和转变,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7德兰修女拒绝仁爱服务的制度化、设施化,认为现代人迷失在制度、设施里已经很深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46每小题3分)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节选自金史)18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彦领兴元尹 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当:阻挡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决:判决19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A. B. C. D.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2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分)(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分)四、默写(题型注释)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22独学而无友, 。(礼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23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2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2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26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27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28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得出现数字。(6分)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国家分项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美国英国巴西印度中国经济增长率3%2.3%6%6.8%9.6%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16%21%14%13%10%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1)_ 。然而,我国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缺。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2)_ ,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3)_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七、作文(题型注释)29阅读下而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面对成功,有人狂热,有人冷静;面对挫折,有人沮丧,有人振奋。面对善良,有人膜拜,有人蔑视;面对罪恶,有人愤怒,有人漠然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往往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请以“姿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参考答案1C【解析】A.主角/角斗都读ju。B. 绽放破绽都读zhn;弹劾弹冠相庆都读tn。D. 削减削足适履都读xu2D【解析】A“增强地位”“提高影响力”搭配不当; B“原因是所导致的”,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3C【解析】A项。应为一发而不可收拾; “B 项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此处宜用“诡异”。或用成语“波诡云谲”亦可D与日俱增,侧重于“增”,强调的是事物的数量,而“竞争” 只能说“更加激烈”,故改为“愈演愈烈”。4A【解析】B 即将与增加了矛盾C项,成分残缺,在将后加上就,或把将改为就;D项多年与夙愿重复5A【解析】B、震耳欲聋;C、更迭;D、下马威6B【解析】A、“海内外”与“国家、地区和国内”有重复且语意不清,删去“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C、“通过”一词使用不当,改为“进行”。D、属动宾搭配不当,“看见”与“幽香”不能搭配,后一句改为“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原来幽香是从那里释放出来的”7(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8(2)老先生是一个曾经体面现在落魄的绅士形象(2分)。 又高又瘦,年过花甲(2分);富有爱心;坚守传统美德(2分)。9(3)本段语言幽默,作者在调侃的描写中,表达了对皮特的赞扬(2分);用夸张修辞手法,写皮特吃饭,用“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这种夸张(2分),并长短句的综合使用(1分),描述皮特用独特的感恩方式来成全老先生善心的行为(1分)。10(4) 示例:我们人应该具有感恩的心,并付诸行动。(观点、理解2分)从斯塔弗的行动看,斯塔弗为了感谢那位老人的好意,不说自己吃得非常饱,而说自己非常饥饿,以及随老人去吃饭,说明都是为了感恩对方,并有具体的行动。从老人行动看,老人自己三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感恩请别人吃饭,这也说明把感恩付诸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这样去做(联系实际,言之成理)。【解析】7B项“从正面表现皮特饱餐后的真实状况”应该是从侧面表现; D项“表明皮特此时又懊恼又激动的心理”错。C项太绝对;8“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属于概括题,注意关键句“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 但他却象一个真正的骑士”“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等。9此题考查语言风格,“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中的“勇敢”居然是“吃饭”,另外还有长短句结合,再回答效果。10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对“感恩”的理解,2分;联系文本谈认识,2分;联系实际进行分析,2分;行文思路、语言表达2分。11D12C【小题1】B【解析】11“活得正确”与“活得丰富”二者之间的关系颠倒了。12不是“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原因。【小题1】A这是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作者认为这种意义上的生活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C“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有误。D文中无此意14A C15每个生命都很尊贵。 穷人是可爱的、有尊严的。爱得从第一个人开始。 怀抱大爱做小事。16哈普见证了德兰修女超常的勇气、坚定的信念。 德兰修女的行为对人们的震撼和感召,哈普是典型代表。 突出只要有爱,人人都可以超越自我。17观点一:制度化、设施化会使仁爱服务受到限制。制度化会限制穷人的多次被收留。设施是有限的,有希望治好的人会成为首选,垂死的人会被排斥在医治之外。爱是救助穷人的最好方式,现代人过于相信制度,依赖设施。观点二:制度化、设施化能让仁爱服务更好地开展。完善的制度能保证服务的有序和普及,先进的设施能使救治更及时有效。制度化、设施化影响会更大,会有更多的人投身慈善事业,进而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制度化、设施化和仁爱并不对立,关键是从事服务的人是否具有永久的热情和无限的爱心。【解析】14B对此嬷嬷从不解释错。她说:“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不论是贫穷的,还是残缺的,垂死的。”D哈普再次被嬷嬷稳如泰山的信念所震动。E艰苦努力创建临终关怀院过程的记述错,记叙她救治穷人、临终的人的过程。15参考最后一段,提取她对穷人的看法。如对生命的看法,对爱的认识。关键点是穷人也是生命,值得人们去关怀、去爱。16哈普再次被嬷嬷稳如泰山的信念所震动。他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到的事,今天做到了。这些句子说明哈普已经认识到德兰修女内心的爱是不分贵贱的。她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抱大爱去做些小事。17本题为开放题。制度化有他的不足之处,例如可能会有很多限制,但也有很多优越之处。如制度的约束,服务的完善,会让救治条件更好一些。18B 19B20C 【小题1】(1)统计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2)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解析】18当:处于19是写其军事才能,是其南京留守时的社会状况,是用人20不是归附宋朝,是被迫留在宋朝;而返回金朝则没有被迫的成分。【小题1】(1)籍:登记,统计,1分;“民之从乱者”定语后置1分,论:论罪,治罪,1分;句意2分。(2)服叛:服从,反叛,1分;不常,没有常性,1分;若非:如果不是,1分;自行:亲自前往,1分;势必:(这种)形势一定,1分22则孤陋而寡闻 艰难苦恨繁霜鬓2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有暗香盈袖24灯火阑珊处 小弦切切如私语25栗深林兮惊层巅 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识记能力。识记时要注意难写字:阑珊、鬓、巅。26比喻(2分)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林。(1分)把游历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一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1分)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来游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1分)【小题1】“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2分)“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表达了作为老师对门人的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2分)“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是希望门人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2分)【解析】26本诗前四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处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 比作“草木”,把“游历生活” 比作“梦”,最后再回答情感,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来游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小题1】结合诗歌的后三联,要有具体分析,围绕“赞赏”、“嘱托”“期望”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展开论述即可得分。28(1)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2)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3)大力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解析】“经济增长率”一栏,属于横向比较,不仅与美、英等发达国家比,还要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比较,而“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则偏低,对一处給2分,三处为5分29略【解析】这是时下流行的命题作文形式,为了降低审题难度,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张扬,一般不直接单纯地给出题目,而是先提供一则材料,通过材料语的提示或暗示,便于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材料提供了四个写作角度,即面对成功、面对挫折、面对善良、面对罪恶,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学生可以就其中的一个角度写作,也可以荡开这四个角度另选一个。在写作时注意两点。第一,抓住角度,不要面面俱到,将所有的角度逐个议论,这样写不深刻,写不透彻;而应抓住一个角度,从不同方面多层次阐述事理。第二,抓准角度,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感悟深刻的角度进行立意谋篇;否则文章写起来不能游刃有余,影响思想内容地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