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8957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试题重点考查: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洋务企业、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建国后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体制改革、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苏联的经济建设与改革、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启蒙运动、凯恩斯主义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文】1.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B. 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C. 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D. 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A解析:本题引文大概意思是:“那些商人们,大的囤积货物,获取加倍的利息;小的开设店铺,贩卖货物,用特殊手段获取利益。他们每日都去集市游逛,趁政府急需货物的机会,所卖物品的价格就成倍抬高。所以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养蚕织布,穿的必定是华美的衣服,吃的必定是上等米和肉;没有农夫的劳苦,却占有非常丰厚的利润。依仗自己富厚的钱财,与王侯接交,势力超过官吏,凭借资产相互倾轧;他们遨游各地,车乘络绎不绝,乘着坚固的车,赶着壮实的马,脚穿丝鞋,身披绸衣。这就是商人兼并农民土地,农民流亡在外的原因。”从题意中可以分析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农业立国,势必推行抑商政策。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文言文材料的准确理解。【题文】2.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A. 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 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 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D. 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D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每个王朝承平时期,社会安定,广大农民都安心农事,过着自给自足田园生活。而及至中叶,随着统治阶级之腐败,赋税日重,徭役繁杂,农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背井离乡,形成庞大流民阶层,涌向城市,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结合材料中“明代”的时间信息,A、D项材料中未体现,B项“开始”说法有误。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文言材料的准确解读。【题文】3.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说北京城“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远方异域之人不避间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蓄积为天下饶”。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是A. 边塞城市 B. 工商城市 C. 消费城市 D. 军事城市【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C解析:从材料中的“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以故蓄积为天下饶”可以分析出,四方的货物都聚集在北京,是以北京城因积聚了大量财富而富饶,反映了明后期开始,商品经济开始空前活跃。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文言文信息准确的解读。【题文】4.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A. 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 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D. 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天下有四聚” 可分析出A项“统一”说法有误; “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 说法当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D项材料中无体现。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5.晚清户部给予一个近代企业的评价是:“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这一企业属于A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B洋务派的民用工业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官僚资本主义工业【知识点】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可分析出该企业以收回长江外海航运权利,富国为目的的官办企业,直接针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势力,改变洋商在中国江海任意横行的局面。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近代中国各种企业的特征的准确把握【题文】6.19世纪,民族资本家祝大椿创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让一部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祝大椿这样做的原因是A. 壮大企业规模,吸引外国注资 B. 顺应世界潮流,采取股份经营C. 引进外国技术,实行产业更新 D. 抵制官府倾轧,依赖外国特权【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答案解析】D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受到本国的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依赖性。从题干中“上海公益纱厂”由“华人独办”到“中英合办”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为抵制封建势力,依赖外国特权,与外国人合办。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的准确理解。【题文】7.19世纪末,李鸿章为慈禧太后在德国订制了宫廷专列,慈禧害怕火车汽笛声破坏京城“气脉”,不用蒸汽机做牵引动力,而以内监“贯绳曳之”。这反映了A. 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近代经济的发展 B. 洋务运动无法推动社会进步C.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必要环节D. 政府阻挠是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知识点】L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答案解析】C解析:从材料中慈禧的做法过于保守,不利于社会进步。A、D项材料中未涉及到;B项与材料无关。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8.1913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 振兴民族产业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抢占国际市场A. B. C. D. 【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答案解析】B解析:材料中“捍卫图存计”反映了挽救民族危机,实业救国;“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反映了抢占国际市场;材料中仅发展“棉、铁”不能说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准确解读。【题文】9.在上海,钢铁、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物资在市区移动须经批准;3码(1码=0.9144米)以上的丝绵毛织物、0.5千克以上的糖或盐,由上海外运须经许可;2千克以上的米面、5千克以上的豆类、20个以上的蛋由外地运入上海也须经许可。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上海物资的外运和内销都要得到政策的批准,当时政府推行的是统制经济,统制经济能够有效的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民。【题文】10.1952年,各种所有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占19.1%,合作社经济占1.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0.7%,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占71.8%。据此可知中国当时A. 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 B. 社会主义改造已开始C. 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D. 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答案解析】C解析:结合材料中时间信息“1952年”可知A项错误,1952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开始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可以分析出当时个体和私人经济比重占主导,D项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1.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中评价20世纪5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任意追求一种理想的结果而导致如此重大的灾难性后果,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A农业合作化 B反右派斗争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答案解析】C解析: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任意追求一种理想的结果而导致如此重大的灾难性后果”可知当时中国社会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追求理想结果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作答。【题文】12.1992年3月至7月,国务院先后决定进一步开放黑河市、绥芬河市、珲春市、满洲里市、伊宁市、博乐市、塔城市、凭祥市、东兴镇、畹町市、瑞丽市、河口县、二连浩特等13个沿边城市。与沿边城市开放相关的条件有国家战略 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环境 地理位置A. B. C. D. 【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外开放城市选取的条件。对外开放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大决策,沿边城市的开放在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下进行的。对外开放城市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两大主题,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也体现了与世界接轨,和平发展的趋势。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我男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题文】13.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崛起A. 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 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C.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D. 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B解析: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一项伟大举措。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安置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地就业的机会,也增加了收入,农村面貌也得到巨大改变,乡镇企业还支援了农业的发展。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乡镇企业的作用的准确把握。【题文】14.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xx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A.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 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 D. 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C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97年”可知B项中的“已经”说法有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形式,A项说法有误;从材料中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增多,国家批准私营企业的自营进出口权,可分析出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增强。D项材料未涉及到。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5.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这一“奇迹”主要是指A. 西欧成为世界中心 B.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 开辟欧亚海上航路 D. 世界初步连为整体【知识点】I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答案解析】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疆界”的变动,创造了世界的奇迹。这里的“奇迹”是指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6.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知识点】I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答案解析】C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17世纪的荷兰占据世界商业霸主地位,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读。【题文】17.1773年詹姆斯瓦特遭遇了失业和丧妻的人生变故,但他仍拒绝出国另谋生路,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与这一机制的形成最直接相关的是A. 英国较早的形成专利制度 B. 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C.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英国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知识点】I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解析】A解析:从时间信息“1773年”可分析出此时的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注重科技的发明创造。“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可以分析出当时的英国对科技发明实用了保护政策。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8.“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 政府管理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C. 工业革命推动自由主义经济原则的形成 D.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走出中世纪的标志【知识点】I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解析】C解析: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主张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形成,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准确理解。【题文】19.19世纪末,有人做了这样一首诗:“富人成双结对而至,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20世纪初,这首诗又被添加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以下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A. 诗歌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B. 生产方式的改进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C.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社会平等D. 工人运动的发展提升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知识点】I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富人成双结对而至,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 可分析出最早拥有汽车的都是一些富豪。“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组装汽车的时间大大缩短,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 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汽车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产业革命使得富人与穷人都能坐上汽车,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题文】20.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A. 新航路的开辟 B. 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知识点】I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解析】D解析:1500年之前,世界各文明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处于隔绝状态,不能称之为世界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尤其是工业革命后,文明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最终形成的“世界史”的标志是指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记忆,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记忆。【题文】21.“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苏联取得这一成就与下列哪一措施无关 A. 推行新经济政策 B.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 实施农业集体化 D. 实行“加速发展战略”【知识点】M2 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D解析:从题干中苏联工业化进程的时间信息“1913年”“1937年”可知,A、B、C项符合题干的时间条件,D项苏共中央1985年4 月制定的“加速发展战略”不符合时间条件。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史实的准确记忆。【题文】22.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当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考茨基之流说我们实行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过错时,他们实际上起了资产阶级走狗的作用。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列宁所说的战时共产主义的“功劳”指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 保障军事战争胜利 为粉碎同盟国进攻创造必要物质条件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A. B. C. D. 【知识点】M2 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D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是这一政策的巨大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的准确理解。【题文】23.1965年5月,苏联颁布集体农庄市场新标准条例,允许个人按市场价格出售农副产品。从1966年起对集体农庄庄员按国营农场相应的工资标准按月支付货币报酬,年终根据实际收入进行结算。这些措施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巩固了工农联盟 摆脱了斯大林体制对农业发展的束缚 A. B. C. D. 【知识点】M2 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允许个人按市场价格出售农副新产品”|“对集体农庄庄员按国营农场相应的工资标准按月支付货币报酬,年终根据实际收入进行结算”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和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一段时间内使苏联的农业状况有了好转。材料中未涉及到;苏联经济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模式,说法有误。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苏联经济改革的相关知识准确的掌握。【题文】24.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场严重的慢性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大萧条与金融风暴无关 B. 大萧条对社会的危害更大C. 金融风暴比大萧条对美国经济危害大 D. 金融风暴导致大萧条的局面【知识点】M1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答案解析】B解析:大萧条所经历的时间长,对经济造成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危害更大。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相关内容的准确理解。【题文】25.二战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最突出表现是A. 出现了“混合经济” B. 经营者革命 C. 人民资本主义 D. 福利国家【知识点】M3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解析】A解析: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即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题,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8分,共50分)【题文】H2 I2 26.(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自明朝后期至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多世纪里,江南棉纺织业的生产扩大了一倍多。到了19世纪初,江南从事棉纺织业的农户已占总数的65%以上,每年所需要的棉花达300万担。另外,江南丝织业的生产规模只不过略逊于棉纺织业,而其他轻工业,如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服装业及印刷业等,亦具相当规模。到了19世纪初,江南轻工业的重要性已和农业相当。除了一些小规模的采煤业外,江南基本上没有煤铁业。工具制造业还是继续生产传统的简单手工工具。造船业有些发展,但江南所造的海船主要是沿海航运的沙船,最大的不过375吨。其数目从明嘉靖时的约1000艘增至清道光时的3000艘,总吨位从明末的5万吨增至清朝中叶的38万吨。 英国方面,毛纺织业是工业革命以前的最大产业部门,但从事毛纺织业的农户不及总数的一半。工业革命在18世纪中期爆发后,依赖进口棉花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其净产值在19世纪初已超过毛纺织业,成为英国最重要的产业部门。英国棉纺织业使用的棉花,自1760年的3万担增至1817年的90万担,但仍然不及江南的1/3。此外,英国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丝织业、麻纺织业、啤酒酿造业、肥皂和蜡烛制造业、皮革和玻璃工业等轻工业。但总体来说,英国轻工业的规模不及江南。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的煤田总产量已达到4700万吨,在两个世纪内增加了23倍。此时英国采煤业的净产值在所有工业部门中已仅次于毛纺织业。另外,铁的年产量亦从1611年的1.2万吨增至1760年的3万吨,其他铅、锡和铜等有色金属的采冶业也不断发展。英国的工具制造业自15世纪开始迅速发展,铁匠数目大幅增加,新的机器不断涌现,到18世纪又发明了蒸汽机及多种新式纺纱机,标志着机器制造业的逐步建立。建筑材料工业亦呈现重大变化,砖瓦逐渐取代了木材,成为主要建材。英国的造船业在16世纪时还不如江南,但其后便迅速发展。到了1760年,英国商船总数已超过7000艘,总吨位在1792年达到154万吨,在一个世纪内增加了近5倍,远远高于同期江南沙船的总吨位。174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队的标准船吨位已接近500吨,超过江南最大的沙船的吨位。摘编自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的江南和英国工业发展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的经济因素。(14分)(2)史学界有一著名的韦伯之问“工业革命为何没有首先发生在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疑问。(8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解析】答案:相同点:轻工业发展迅速;不同点:江南工业发展特点:主要是手工劳动;与农业重要性相当;重工业、工具制造业和造船业发展有限。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思想阻碍;农业占主导阻碍工业进一步发展。英国工业发展特点:主要采用机器生产;轻工业规模不如江南;采煤业、冶炼业、工具制造业、造船业发展迅速。原因:世界市场需求推动;工业革命推动;新兴工业部门受到的阻碍小。(2)(8分)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没有发展起来;民众的消费需求没有推动生产性需求发展;工业革命需要轻工业基础上重工业发展,明清高度发达的是轻工业,重工业没有发展起来;农耕经济阻碍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文化传统妨碍科学技术进步;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发展。解析:(1)“相同点”:从材料中“到了19世纪初,江南轻工业的重要性已和农业相当”中国明清时期,轻工业发展迅速;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不同点” :从材料中“工具制造业还是继续生产传统的简单手工工具”“ 江南轻工业的重要性已和农业相当”“ 除了一些小规模的采煤业外,江南基本上没有煤铁业”可分析出中国轻工业生产的特点是生产工具简单,以农业为主和重工业落后等信息;“原因”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作答。从材料中“英国轻工业的规模不及江南”“英国的工具制造业自15世纪开始迅速发展,铁匠数目大幅增加,新的机器不断涌现,到18世纪又发明了蒸汽机及多种新式纺纱机,标志着机器制造业的逐步建立”“重工业的发展”可分析出英国轻工业与中国的轻工业的不同点。“原因”结合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世界与英国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2)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明清经济发展和英国工业革命前后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创造条件。【题文】J2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清政府于1897年责成洋务派官僚盛宣怀“选择殷商,设立总董,招集股本,合力兴办,以收利权” 而创办中国通商银行,资本定额500万两,先收一半,最大的股东是招商局和电报局,其余多为官僚及买办。总董等9人,由盛宣怀指派。该行在香港、广州、天津、镇江、北京、汉口、九江、汕头等地设立了分行,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为准,在总行和重要口岸的分行都用洋人为大班,规章制度也仿照汇丰银行。该行在创办之初就获得了钞票发行权,发行银两和银圆两种钞票,为中国最早的银行券。发钞、存款成为该行主要的资金来源。从1905到1911年,该行从发钞得到利润80万两以上。1916年盛宣怀死后,行务由董事傅筱庵控制,他积极投靠北洋政府,大量购买公债,并用资金支援孙传芳的军队。1934年存款增到3100万元,比1929 年增加了4倍多。发钞额达2900万元。放款也显著增加,达到3000万元,比1929年增加了2倍多。1935年因币制改革,该行结束发行业务。1937年,国民党政府迫使该行接受增拨官股3475万元,原有商股折合成525万元,合成4000万元。该行改组后,实权仍掌握在杜月笙手中,他大量购买公债,从事投机。抗战胜利后,该行上海总行恢复整顿,因受中央银行委托代兑伪中储券,存款一度回升,1945年底达198,000 万元,比上年增长4倍。至解放前夕,除一些房产外,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该行的官股部分作为公股,将该行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1952年12月,同上海其他59家私营银行、钱庄、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摘编自中国第一家银行(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之初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谈谈影响中国通商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答案解析】答案:(1)(8分)政府投资入股;企业管理用人具有封建性(不规范);主要在沿海通商口岸开展业务;对外国银行和外国人具有依赖;承担起国家银行的某种职能(拥有经济特权);(2)(4分)政府政策,社会环境(战争等因素),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解析:(1)“特点”:从材料中“清政府于1897年责成洋务派官僚盛宣怀选择殷商,设立总董,招集股本,合力兴办,以收利权”“最大的股东是招商局和电报局,其余多为官僚及买办。总董等9人,由盛宣怀指派”“该行在香港、广州、天津、镇江、北京、汉口、九江、汕头等地设立了分行,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为准,在总行和重要口岸的分行都用洋人为大班,规章制度也仿照汇丰银行”“该行在创办之初就获得了钞票发行权,发行银两和银圆两种钞票,为中国最早的银行券”可分析出政治参股、用人不规范、分布在通商口岸、依赖外国、能发行货币等特点;“因素”结合材料中“抗战胜利后,该行上海总行恢复整顿,因受中央银行委托代兑伪中储券,存款一度回升”“至解放前夕,除一些房产外,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该行的官股部分作为公股,将该行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该行改组后,实权仍掌握在杜月笙手中,他大量购买公债,从事投机”可分析出与政府政策、战争以及经营者自身有关。【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作答。【题文】M3 2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1932年10月17日,时报刊登了来自凯恩斯和其他五位经济学家给公众的很长的一封信。他们在信上说明了无论是来自私营的或是政府的,无论是用来消费还是投资,花费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衰退是花销不足造成的。这个不足只有通过政府的加大消费才能补足。 两天以后,四个来自伦敦大学的教授回复了凯恩斯的信。而其中一位就是哈耶克,他们认为,大量的政府的债务比起私人的债务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摩擦以及对经济的复苏造成更大的阻力。(关于)怎样使经济复苏哈耶克认为:“现在是取消这些在贸易上的限制和使资金重新自由流动的时候。” 凯恩斯和哈耶克:伟大的辩论进行中(2010年7月7日刊登于华尔街日报)材料二 1944年,哈耶克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出版,他指出:太多的政府规划意味着太多的政府权力,将破坏自由,奴役人民。中央计划是走向极权国家的第一步。自由是绝对的,要靠竞争机制运作,一旦有时会导致相当多的失业,就不得不承受。凯恩斯对此进行回应:“我们追求的不是没有计划,或者只有少量的计划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计划。”争论中,哈耶克处于劣势。他的通往奴役之路很大程度上被学术界视为 “反动分子恶意破坏崇高理想”。1974年,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哈耶克和凯恩斯经济思想的不同点。(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哈耶克在论战中处于劣势的原因。(6分)(3)请说明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由。(2分) 【知识点】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解析】答案:(1)(8分)不同: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政府投资是解决经济衰退(危机)的必要手段;政府计划有利于经济发展 哈耶克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政府干预会破坏自由,奴役人民;倡导依靠市场、自由竞争恢复经济;(2)(6分)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促进美国经济复苏,苏联计划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国家干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战后各国经济恢复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经济发展的趋势。(3)(2分)哈耶克对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深刻剖析。解析:(1)从材料中“经济衰退是花销不足造成的。这个不足只有通过政府的加大消费才能补足。”“我们追求的不是没有计划,或者只有少量的计划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计划。”可分析出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是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政府计划有利于经济发展;“现在是取消这些在贸易上的限制和使资金重新自由流动的时候。”“太多的政府规划意味着太多的政府权力,将破坏自由,奴役人民” “自由是绝对的,要靠竞争机制运作”可分析出哈耶克的经济思想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经济;(2)哈耶克在论战中处于劣势的原因也就是凯恩斯处于优势的原因,即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了积极作用,自由主义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的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进行分析。(3)主要结合哈耶克经济理论的贡献进行分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凯恩斯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