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8116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每小题1分,请将正确选出来,共46分)1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A“天下一家”“大一统” B.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3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4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A按军功选官 B按门第选官 C科举考试选官 D按品德选官5“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6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用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7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8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9西方学者评价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10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类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遵照了以下原则联邦制 分权制衡 消灭奴隶制度 民主原则A B C D11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12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在日本提出看来比较合理的条件时,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 赞成蒋介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个人回忆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A BC D13民初著名政论家黄远庸曾写道:“由今思之,革命者,亦即罢学风潮之放大影片而已。综自革命后种种政界现象,凡系革命派所主持者,无一不与取缔风潮相似。革命之后,不从政治轨道为和平进行,乃一切以罢学式的革命之精神行之,至于一败涂地,而受此后种种恶果。”材料反映了( )A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B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一场大的罢学风潮C暴力革命需要先进革命精神指导D作者主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14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前两次分别是由孙中山和毛泽东两个伟人领导的,这两次近代历史性巨变的共同点是(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性新起点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15民国采访战原名我的中国岁月(1926-1941),讲述的是美国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阿班对在华十五年适逢中华民国历经多变的回忆。下列事件,你认为阿班在华十五年的新闻报道有可能覆盖的是( )。中共一大召开 北伐军收复汉口英租界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A、 B、 C、 D、16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A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17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发表后,西方舆论将其比喻为“外交核爆炸”,美国则说“这是戴高乐在美国的背后捅了一刀”。中法建交说明( )A中法结盟威胁到美国霸权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受到了冲击C中美关系正常化已无可能D中国已完全突破美国的外交封锁18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C.第三世界崛起 D.欧洲走向联合19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D、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20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时说,“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21“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白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22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其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革命运动与其口号对应正确的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B1911年的中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C1871年的巴黎革命:民主、法治、人权D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23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D. 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的性质24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上述现象说明( )A、地区性分工扩大 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25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27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28下表是1750年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此表格提供的信息证明( )国家年份1750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3.228.134.253.261.362.0中国32.833.329.819.712.56.2印度24.519.717.68.62.81.7A外国列强在此时间段对中国进行了疯狂掠夺B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全面的侵略C欧洲工业总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 D中国、印度经济仍得到发展29我国近代某个工厂刚刚创办时“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 以下是1840-1956年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符合该工厂形态的是( )。30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砸烂公检法” “发展才是硬道理” “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 BC D31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分类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工业固定资产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1956年100%100%100%100%100%100%100%1966年约200%1944%近180%300%124%111%1617%A我国社会主义建没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地调整和整顿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32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A洋文学科的增设 B顽固势力的反对C社会观念的落后 D大家子弟的谨慎33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有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西餐种类繁多、营养卫生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西餐馆在内地普遍出现34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3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A. 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B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C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D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资的优化配置36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推动WTO的谈判。”这主要说明了A. APEC经济一体化已推动政治一体化进程B. 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C. 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D. 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371960年5月,英国、瑞典、挪威、丹麦、葡萄牙和奥地利7国组成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部的成员国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即仅是个自由贸易区而已。与之相比,欧盟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A发达国家组成 B区域经济集团C体现超国家性 D反对贸易保护38“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39“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40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亡国”和“亡天下”的论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针对的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是早期启蒙精神中的“民权”意识 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 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A BC D41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A B C D42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4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捍卫思想自由原则44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45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6按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观点,应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师夷长技以制夷 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A BC D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7题18分,48题18分,49题18分,共54分)4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材料二 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 是指什么? “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行动”的?这一行动开创了什么经济模式?(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4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整(或退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4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唐宋时期,海上丝路臻于极盛唐代海上丝路的繁荣与广州的极盛,是与中国安定团结的统一局面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隋代开辟的沟通南北的的大运河成为唐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代又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广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快马3日可达,尤其是开元四年凿辟大庚岭道,把控粤赣咽喉的险峻山路,整治成浩浩落荡的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臻于极盛”的原因。 (6分)材料二(2)报据材科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概况,并结合史实评述19世纪后世界贸易发展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12分)4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黄伊梅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材料三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4分)(3)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10分)参考答案1A2D3A4C5C6D7B8D9A10D11C12C13A15C16A17B18B19D20A21D23A24A 25D 26A27A28C29C30C31C32C33C34D 【解析】试题分析:“1953年到1964年间”为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农业情况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A; 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排除B;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排除C;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选D。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3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全球化的认识。材料“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不利的一面。分析选项,A、B、D都是对全球化积极方面的认识在论述全球化好的一面,故应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影响3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理解。由“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得知材料体现了“三纲五常”。结合所学知识D项符合题意,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的形成3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体西用。依据所学,A是在明清之际就由顾炎武等人提出,与题干材料“中西文化频繁接触”不符;B是在19世纪中期洋务派提出,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朝封建制度和文化,符合题意;C是在19世纪末由康有为等维新派提出,与题意不符;D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办学方针,与题意也不符。所以应选B。考点:“师夷长技”。所以应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师夷长技到新文化运动洋务思想4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所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们的事,而保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明显是针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这种思想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所以应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41C【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是关于“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题目,要求比较共同点。作为思想解放运动,她们的共性应从二者的性质、作用、影响、意义等方面着手,而题文中比较出的相同点中“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错误的,所以有的都是错误的选项。答案只能是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宗教改革;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42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得生”,意思是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救赎,成为“得生”。从材料中的“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等信息可知宗教改革是反对教会垄断与上帝沟通的权力,主张人人都能直接与上帝沟通。因此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宗教改革只是在信仰范围之内进行的改革,他们的宗教哲学思想依然带有神学的印记,所以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宗教改革4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苏格拉底是与古希腊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本题中“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一句,表明苏格拉底在捍卫自己的思想自由,D选项正确。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4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材料“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界的一切”强调以人为中心、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所以应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45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由题文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本题应选D项;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4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项是近代初期林则徐和魏源等开眼看世界思潮的代表人物的观点;项是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的观点;项是维新派的主张;项是主张共和制的革命派的主张;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思想萌发魏源的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的思想特点47(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2分); 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2分)(2)原因:1929年的经济危机;(2分) 行动:实施新政。(2分)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干预经济)。(2分)(3)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4)启示:经济模式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 (任答1点,共2分,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