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056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xx广东文综)“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甲骨文为商代文字,因此甲骨文宗字出现之时还没有皇帝制度和铁农具,所以排除B、D两项;宗字跟青铜兵器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与宗法、血缘有关系,跟祖先有关,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2.(xx海南单科)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解析: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太尉郗鉴的择婿方式,表明他是庶族出身的官员,而王羲之的所作所为,与士族大相径庭,正符合他的择婿标准。故选B项。答案:B3.(xx四川文综)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根据表格可知,从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从二级制到三级制说明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由此可知C项说法不正确;“县”从秦汉到明清没有多大变化,是最稳定的一级政区,A项说法正确;“州”由高层政区到统县政区,说明其地位由高到低演进,B项说法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二级制、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D项说法正确。故选C项。答案:C4.(xx课标全国)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本题考查内阁权臣乱政的本质。明朝是我国君主专制强化的时期,故A项错误。明朝六部归皇帝直接掌管,并没有被内阁取代,故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虽权倾一时,但这在皇权许可的范围内,并没有达到失控的程度,故D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操纵朝政,均是打着皇权的旗号来实施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君主集权的加强。故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5.(xx广东文综)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的相关问题。秦朝的御史大夫和汉朝的丞相以及唐朝六部尚书都是法定的政府官员,既不是皇帝的私人顾问,权力也不是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故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最初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虽参与政务,但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6.(xx山东文综)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题干强调的是地方行政区划而非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不是各地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是指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行业或部门,显然与题干不相符,故D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地方的行政区划越来越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7.(xx天津文综)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中国古代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推行君主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与中央内部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君主受制于不同人物,D项只是对这一现象的表述,没有揭示出实质,故排除D项。中国古代制约君主的人物往往通过利用君主的权威来控制国家权力,这正是中国古代君权至上的后果,故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8.(xx海南单科)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解析:清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设立军机处,该机构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削弱了内阁的职权。答案:D9.(xx重庆文综)“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解析:梭伦在改革中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照顾了平民的利益;但他又实行财产等级制度,维护贵族的部分特权。答案:D10.(xx课标全国)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仅关于自杀的规定,得不出法律达到完备程度,故A项错误; 得到法律的许可而自杀就不违法,也不能说明法律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故B项错误;D项是关于法理的论述,与题意无关。“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实际上限制了公民自杀的自由,所以公民个人自由受到限制是符合题意的,故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11.(xx山东文综)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雅典城邦公民政治的特点。从题干材料中“不写明家世”可看出,古希腊城邦雅典反对用家世将牺牲的战士进行等级划分,彰显的是城邦公民的平等意识,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不写明家世”,而不是军事,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宗教信仰问题,故C项错误。“不写明家世”是对血缘关系的淡化,故D项错误。答案:A12.(xx福建文综)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题干反映的信息是:雅典的公职人员因受到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监督而不能独断国事。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只要是成年男性公民即可参加,无需选举,A项表述错误。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只负责审理重大案件,而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的是民众法庭,B项表述错误,题干未涉及雅典各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况且三大权力机构之间也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C项表述错误。D项的意思与题干所反映的信息一致,故正确。答案:D13.(xx课标全国)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制定的背景。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制定并颁布的,由此可判断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即平民的斗争起了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平民与贵族因分属于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其政治诉求具有较大差异,故D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罗马平民通过拒绝作战的方式迫使贵族做出让步,然后促使十二铜表法的诞生。这反映了平民通过有效方式为自己争取了权益,故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14.(xx四川文综)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A.自然法B.万民法C.公民法D.十二铜表法解析:本题考查自然法。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题干中的“正义”“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A项正确。B、C、D三项都属于罗马法,B、C两项是罗马法发展的不同阶段,D项是具体的法律文件,故选A项。答案:A15.(xx海南单科)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解析:由罗马居民组成陪审团,参与案件的审理,这是罗马法司法程序的进步,有利于案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审理。答案:D二、非选择题16.(xx福建文综)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 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参考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17.(xx江苏单科)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参考答案:(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