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入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7867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入学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贵族色彩”源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2 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规模必须大于诸侯的国都规模。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齐国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逐渐增大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已经出现3.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4. 西汉文帝出行时有人惊吓到他的马,此人被廷尉处以罚金。汉文帝认为处罚过轻,廷尉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据此可以认为汉初A. 重视法治社会的建设 B官僚集团自觉守法C官僚和法律牵制皇权 D法律权威高于皇权5.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6.“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7. 胡适说:“辛亥革命以后,从前所有一切维系统一的制度都崩坏了。中央政府没有任官权,没有军队,没有赋税权;而各省的督军都自由招兵,自由作战,自由扣留国税,自由任命官吏。到了后来,有力的督军还有干预中央的政治,中央政府就变成了军人的附属品了。离心力的极端发展,造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由此可见,胡适A认为辛亥革命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 B意识到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C坚持走社会改良的道路 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8. “从战争(甲午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慈禧太后、奕訢、李鸿章)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但他们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他们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高是基于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损害了西方列强的利益9.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10.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是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据此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点的是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C.南京条约 D.甲午战争112013年12月19日法律教育网载文指出,市民权的授予是罗马法发展的体现。公元前89年的普劳提亚和帕皮利亚法授予所以居住在意大利或在60天内向裁判官表示接受此等授权的人罗马市民权。公元前49年,凯撒授予波河以北的所以意大利人罗马市民权。公元212年,安东尼努斯敕令把罗马市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以的自由人。上述市民权授予行为A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 B保障了罗马帝国对境内的有效统治C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 D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12.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A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B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C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13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14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A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已被打破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15列宁在向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发表一次讲话时说:“在国内,农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说:我们不再跟资本家打交道了,我们要同工人一道干。我们只要颁布一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就可以赢得农民的信任,农民会懂得,只有同工人结成联盟,他们才能得救。”,列宁发表上述讲话的相关历史背景是A集中苏俄的人力物力争取国内战争的胜利B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满足人民的和平愿望C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满足俄国农民的夙愿D斯大林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16.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17.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合起来代指古时国家祭祀大事。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于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高帝此举A体现了以农立国的思想 B.体现了皇权与神权的统一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18有学者认为“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曾经希望,原子弹可能使苏联人更好控制些,这个模糊期待没有起作用;如今,金钱收买苏联人的尝试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材料表明 “二战”后的美国 A曾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B一直利用军事优势威胁苏联C选择“冷战”是因为苏联在经济上不合作D力图主导欧洲一切事务19.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B. C.D.20.(xx保定模拟)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郡人,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时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2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22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B苏联已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23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政府就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还是看见许多穿长袍马褂的老汉、许多缠足的“小脚老太”。这说明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B生活习俗的变迁城乡发展不平衡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D传统旧习的废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24“19世纪中期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主义大旗。杀气腾腾涌人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经登上高峰以后,就会把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亡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材料中的“梯子”是指A重商主义 B殖民主义 C. 垄断主义 D贸易保护主义25“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A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B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C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D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二非选择题部分(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问。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己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企业产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之后有了比较快的发展,19121919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 朱伟东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6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为何把这一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分)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法德化解百年恩仇 独立的欧洲核心环球时报(2003年10月30日)材料二 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联合从煤钢开始?(4分)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4分)(2)据材料二,欧盟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2分)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4分)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4分)28. (16分)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材料二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大国崛起工业先声材料三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成 员占全国人口占国民收入年 代穷人数量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2%36.5%1855年85(万)1856年87(万)普通群众80%40%1863年109(万)1866年130(万)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一个犯罪有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 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后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 17 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斯哥,1821年工人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838年上升为38%,1843年达到4%。在兰开斯特郡1841年死亡的102025 名工人中,有 83216人不到20岁,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21岁。这些人大部分因可以医治的疾病而死,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国民体质下降,在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布尔战争爆发后,人们突然发现堂堂英国居然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合格士兵。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 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4分)(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4分)(3)根据材料五,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高二入学考试历史答卷一选择题(50分)1-5 _ _ _ _ _ 610 _ _ _ _ _11-15 _ _ _ _ _ 16-20 _ _ _ _ _ 21- 25 _ _ _ _ _二非选择题(50分)26题:(16分)(8分)(8分) 27题(18分)(1)(8分)(2)(10分)28题(16分)(1)(4分)(2)(4分)(3)(8分)高二入学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5 CADCA 610 BADBB1115 ACCAC 1620 AAACB2125 ACDDC26.(16分)(1) 因素:出现汇票;政府担保银行票据;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任答四点得8分)(2)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群众性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站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每点2分,任答三点记6分)“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分,若答“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给1分)27. (18分)(1)将战略物资煤钢置于联营共管之下,形成法德互信机制;消除法德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化解双方的恩怨矛盾。(4分)共同:通过联合形成一支独立于美苏的力量。法:重新恢复大国地位;西德: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承认,摆脱战败国地位。(4分)(2)社会主义阵营(华约)。(2分)两极格局的解体(冷战的结束),欧洲一体化的推动。(4分)增强欧盟的实力,有利于欧洲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欧洲的安全和繁荣。(4分)28. (16分)(1)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4分)(2)问题:贫富悬殊,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疾病流行,国民体质下降。(4分)(3)措施: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保障工人权益,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4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