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标真题分类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7849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标真题分类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标真题分类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标真题分类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标真题分类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含解析)1.(xx课标全国文综卷T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解答关键: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解析】选B。主权在民原则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题干材料并未体现权力的来源问题。天赋人权是指生命是平等的,人生下来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黑人只按五分之三折算,其种族歧视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违反了天赋人权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由此排除C。D与题干材料无关。2.(xx安徽文综T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西方的代议制民主。解答关键:掌握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是制约与平衡。【解析】选D。A表述不正确,材料说明“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B表述主体不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统治者的状况;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大,但受到体制的制约,仍然实行民主政治而非如君主一样专制独裁。3.(xx天津文综T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社会政治制度与国情的关系。【解析】选B。材料并未强调联邦宪法创造出了新的宪法体制,由此可知A不正确。材料指出美国的联邦宪法“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说明这部宪法只适用于美国国情,对其他国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故B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美国宪法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C可以排除。材料未涉及美国联邦宪法的借鉴意义,故D错误。4.(xx海南单科T12)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 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解析】选B。材料显示“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与征税无关,故A错误;依据材料中“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 000万美元结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故B正确;依据所学,当时邦联政府已经获得各州的承认,故C错误;材料只是说明邦联政府权力,没有提及各州分离的信息,故D错误。5.(xx北京文综T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A.B.C.D.【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国的联邦制政体。解答的关键是理解联邦制的特点。【解析】选D。在邦联制下,邦联没有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宣战、媾和、签约、发行货币、借债、征兵和征税等权力,也不是立法机构,它的决议需要征得各州同意,因此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正确。联邦制实行联邦政府和地方各州分权的原则,既保持了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又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联邦并未剥夺各州的自主权,错误。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各州关税壁垒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正确。联邦政府有统一发行货币的权力,这有利于国内经济秩序的有序和稳定,正确。故D正确。6.(xx广东文综T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德国君主制。解答关键:理解德国代议制的特征。【解析】选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符合半总统制的法国特征,B指责任内阁制形成前的英国,C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特征,D中“君权仍重”,可以看出当时的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的权力很大,故选D7.(xx江苏单科T1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的理解。【解析】选D。1871年时,德国联邦议会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并不是民选产生,A错误。立法大权主要由联邦议会和皇帝掌握,B错误。德国宰相直接对皇帝负责,C错误。帝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D正确。8.(xx课标全国文综卷T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略)摘编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史学界历史观的变化,涉及现代中国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初的政治经济状况。解答时关键是判断出目录A体现了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而目录B则体现了近代化史观,再看两则目录的出处,是摘自两本世界史教材,并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72年版”和“2011年版”。【解析】从目录A来看,1972年版的世界史教材在叙述近代史时是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第一章讲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提和经过,从目录B来看,2011年版的世界史教材近代史编则是从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讲起的,第一章讲述了西方的商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等重大事件。所以两份目录的最大不同是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划分不同。第一问可回答之所以对世界近代史开端有不同的认识,究其根源是所持的历史观不同,目录A体现的是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目录B体现的是近代化史观。历史观的更新会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72年”和“2011年”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答案: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